中耳研究论文中常见的问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sontai1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Wullstein和Züllner在20世纪50年代初将显微镜应用于中耳手术,并提出鼓室成形术以来,中耳手术已经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各种中耳病变无论是从发病机理还是治疗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由于耳部解剖复杂,对基本理论和手术设备要求高等原因,我国的显微耳科手术技术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医院仍然以破坏性的乳突根治术为主,有些医生对一些基本概念模糊不清,这不仅不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也影响了相关研究论文的质量,造成“做了大量工作,论文不能发表”的遗憾。因此,只有明确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理论才能够使更多医生的稿件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上发表。从投稿中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也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2002年6月26日首张人类基因图和测序计划(HGP)完成后;科学家们开始进入功能基因组,即"后基因时代"的研究.随蛋白组学研究与疾病相关基因和功能蛋白不断发现,出现了大鼠的生物信息和需要解决的医学问题.随之,现代生物技术,转入基因组学技术、蛋白组学技术、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技术、基因克隆、重组、表达技术,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等方面,其中引人关注的是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110页例2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与方法,同时使学生体验动态的统计过程。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初步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一格代表五个单位);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做出合理的预测。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