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剪纸元素在职校女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s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当中的典型象征和代表,经过较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剪纸风格和流派。在进行女装设计时,设计师可根据设计主题进行传统剪纸元素的选择,利用现代女装设计方式再现传统剪纸艺术,也可以将传统剪纸的一些着色方法和纹饰等元素融入到女装设计中,使女装设计作品更具中国传统意蕴。
   关键词:职业院校;女装设计;传统剪纸元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070-02
  剪纸是利用面、线、点来呈现不同的事物和形象,但受到其操作形式的影响,往往很难呈现较为明显的光影、起伏、深度、体积等效果。因此,设计师在女装设计中需理清思路,以二维空间平面图的方式表现存在于三维立体空间中的事物或形象,掌握创作主题的外形特点和特质,遵循删繁就简的原则,大胆进行提取、凝炼、创新,尽可能地利用简单的线条或者形状表现事物。设计师应在突出画面的重点与核心的同时,更好地表现虚实和黑白之间的关系,使包含了传统剪纸元素的女装更具张力和表现力。
  一、女装设计中的传统剪纸元素
   剪纸主要是以不同的纸张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利用剪刀对各种不同的形象和事物进行塑造。在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或者要求以布、树皮、树叶、皮革、金银箔等作为剪纸艺术创作的材料,将不同的纹饰或形象进行组合,从而获得独具特色的质感。剪纸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不同的民俗活动、社会生活、精神追求,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气息和文化特质。学生通过剪纸作品鉴赏,能够更好地感受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的审美情趣、生活理想、社会实践、道德观念、社会认知等。
   传统剪纸艺术是在纸张发明之后产生的,但在此之前,已有人利用镂空、雕刻等方式在薄片上进行创作,或根据不同的需求在绢帛、皮革、金箔上利用剪、刻、剔、镂、雕等手法进行创作。传统剪纸在唐代获得了大发展,民间手工艺者根据自身的审美和要求制作较厚的纸雕刻花板,以布皮作为载体,通过染料点染的方式获得精美特殊的图案。宋代的传统剪纸发展空前繁盛,甚至出现了剪纸职业艺人,利用羊、马、牛、驴等的皮革和传统剪纸技艺进行结合,制作出姿态各异和形式多样的皮影戏人物造型。明清时期的传统剪纸逐渐完善和成熟,剪纸元素更是被运用到了扇面、彩灯、刺绣、服装等领域。民间常利用棚顶花、喜花、窗花、门栈等装饰房间或门窗,而当时的皇族亲贵在成婚时会在墙壁贴上喜字剪纸,或在宫殿顶棚粘贴黑色的龙凤团花剪纸,在宫殿的过道、墙壁贴上粘贴以红色为主且具有吉祥寓意的剪纸。
   现今,传统剪纸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特别是在出现大批优秀的剪纸艺术家之后,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影响和应用不断增多,一些以歌舞、杂技、体育、儿童等为题材的剪纸作品也屡见不鲜。设计师应在不断传承和发展剪纸的过程中融入一些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的元素,使之與女装设计的发展更加契合。
   二、传统剪纸元素在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1.纹样应用
   设计师可根据纹饰特性和表现效果,利用撕纸、剪影、折叠等方式呈现剪纸作品。折叠剪纸主要是根据不同的规律和要求将剪纸进行折叠,根据图形轨迹和特点剪纸,从而得出大小相同、连续不断的剪纸花纹。也可以将一些深受人们喜爱的祥云、爱心、花朵、鲤鱼等图案作为题材,对其进行整理和变形,从而获得造型结构古朴且具有对称性的剪纸纹饰,将之应用到女装设计中。剪影主要是通过剪纸的方式呈现物象或人物的外部轮廓形态,大多选用颜色较深的棕色纸或者黑色纸,利用刻刀或剪刀,在观察对象的同时进行剪、刻。其成品具有较好的透光效果,但题材往往是物体或者人物的侧面。撕纸具有豪放、雄健、古拙的特点,女装设计中可利用不同材质布料进行创作,通过撕裂的方法进行造型,过程随意、天然,整体效果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和个性特色,但却不适用于精细部位的雕琢和刻画。设计师还需对不同的纹饰进行筛选与整合,可直接利用传统剪纸中典型的图案,根据地域特性和其他要求进行变形、概括、提取、抽象、创新等处理,并在其中融入一些特殊的精神情感或者民族文化。还可以考虑现代化的服装设计需求,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传统剪纸纹样的重新设计,全面体现纹样现代气息和时尚特性。
   2.色彩应用
   设计师在女装设计中可借鉴单色剪纸,或参考彩色剪纸的配色原理和要求,将具有传统气息和代表性的颜色应用到女装设计中。设计师需深入了解彩编、勾绘、喷绘、木印、填色、分色、套色、点染等剪纸色彩呈现方法,通过一系列设计和组合获得全新的色彩效果。点染剪纸主要是在已完成的剪纸作品基础上在阳刻面进行点色,阴刻面则更加注重细节刻画,能够取得与木板年画相近的效果。所选用的点染颜色通常为品红、品绿,调色原理与水粉画和水彩画相同。为提升整体的着色效果,可在颜料中加入一些酒精。例如,可在白底旗袍上增加祥云、青花、牡丹等不同纹样,调制青色颜料,以毛笔为工具进行点染。套色剪纸制作时需预留大面积镂空,主要以阳刻进行创作,需尽可能为套色留更多的空间,以便更好地在剪纸背面贴上相应的色纸块。主要选择金纸和黑纸,贴纸需确定主色调,再配以其他颜色,根据所刻画的花木、器物、服饰、肤色等的特点贴色。分色剪纸具有装饰性强、颜色鲜明的特点。设计师需根据要求进行单色剪纸,遵循某个规律或者按照构图要素将其进行组合,使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剪纸重新构成一幅画面。应用过程中除了要注重细节刻画之外,还要协调好不同颜色之间的关系,合理选择底纹和主纹,利用交错重叠的方式进行拼接。填色剪纸主要是在白衬纸上贴上黑色剪纸,利用笔进行线条和内部轮廓的描绘,并用不同手法进行填色,以确保能够取得自然晕染和浓淡变化适宜的效果。喷染剪纸是利用喷枪或者喷笔进行剪纸着色,可直接在纸张上进行喷射,也可以在完成后的剪纸作品上喷射。其喷染色点疏密有致、大小各异,能够取得如雨珠、霜雪、晨露、薄雾等的效果。采编剪纸以各种不同颜色的彩色纸条为主,通过相应的编织和裁剪形成独具特色的人物、动物、花卉图案,其构图别致、线条明快,将其应用在女装设计的主体和装饰部分,能够有效提升其实用性和艺术性。
   3.造型应用
   立体剪纸有彩色和单色之分,制作过程中利用了黏合、折叠、剪刻、绘画等手法,包含浮雕和雕刻等工艺优势的剪纸类型,是美术浪漫和艺术写实的集合体,能够使剪纸作品更具立体性和视觉性。设计师可以选择锦鲤、龙、凤、仙鹤等祥禽瑞兽,利用立体剪纸的方式呈现,将特殊的布料和剪纸工艺手法组合,参考其构图方式和制作流程,使女装设计作品更加立体。设计师可根据设计主题和呈现效果用镂空拼接印染等剪纸方式,利用不同颜色和材质的纸张进行创作,再将其巧妙地转嫁到作品上。镂空则是在女装设计作品中将阳刻、阴刻等进行优化组合,在女装上呈现出形式不同且具有中国传统韵味的剪纸镂空图案,以期能够取得如梦似幻、精致华美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设计师必须掌握女装设计的整体发展趋势和国际潮流,对传统剪纸元素的特性和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借鉴传统剪纸的造型和构图,利用传统工艺来实现剪纸和女装的叠加。也可以将一些形象生动、精致优美的中国传统剪纸纹样或图案应用到设计中,在现代化的女装设计理念中增加传统剪纸元素,使设计出的女装作品更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并为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媛.现代设计艺术与传统剪纸的工艺的结合与发展[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2).
  [2]侯明勇,黄芬.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初探[J].艺术评论,2010(10).
  [3]佟则.论剪纸艺术与服装衍生品课程的设计方向——以沈阳师范大学对民间剪纸传承人的培训课程为例[J].艺术教育,2017(19).
其他文献
英语阅读教学至关重要,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不断创新和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教师可以从积极创设英语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入信息技术,不仅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趣味性,还能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降低学生的知识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文章分析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探究具体应用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教学情境,优化学习资源,构建翻转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兴趣;情境;教学资源;翻转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
摘 要:科学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良好的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将自身所学科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从而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功的试题命制是有效检测学生学习质量及学习水平的关键因素,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文章对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质量监测试题命制的意义及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科学课;质量监测;试题命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 要:为了使学生能够在逻辑性较强的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提升个人的合作学习能力,数学教师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帮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养成谦虚、豁达的合作意识,使学生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学习意见,积极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能力;合作精神;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
摘 要:發展幼儿运动机能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相关研究表明,幼儿运动机能发展存在一个关键期,若错过了这个时期,再进行训练,将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可通过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发展幼儿的运动机能。文章分析发展幼儿运动机能的意义,探究提升幼儿运动机能的策略。   关键词:运动机能;体育;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能力成为中专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能力之一。中专计算机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能力,以促进学生就业。培养中专学生计算机专业能力的策略包括:建设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师资队伍,完善计算机专业教学设备,优化计算机教学模式,改进计算机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中专生;计算机专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712
摘 要: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基于建构主义的圆锥曲线教学有利于凸显学生在数学课堂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文章从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学习目标、情境创设、课堂实施、教学评价五方面,探究建构主义视域下圆锥曲线优化策略,以提高圆锥曲线教学效率。   关键词:建构主义;圆锥曲线;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幼儿的语言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注重课堂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培养;教学目标;质疑;主动性;课堂引导   中图
日前,英语课堂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观念落后等问题.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优化英语教学方案,创设英语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