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来源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we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寒,太阳到达黄经285°,于每年公历1月5日至7日交接。小寒的气候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俗话说:『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小寒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
  想起幼年时,像这样的天气,特别喜欢窝在柴火旁取暖,柴火灶烧水煮饭,松木枝一直噼噼啪啪地响,小儿嬉戏,大人漫无边际地聊着天,就是炉火旁的小猫赶都不肯走,烤得浑身发暖。
  “生命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体重一定要浪费在美味的食物上。”这时,烤红薯、烤橘子、烤土豆……一口接一口的温热,吃得暖胃,烤得暖心。
  【小寒吃什么?】
  ★糯米饭
  广东人在小寒这天要吃糯米饭。糯米性温,对脾胃虚寒有较好的补益效果,冬季适量食用糯米可以起到御寒保暖的效果。
  ★腊八粥
  一般来说,小寒跟腊八节很接近,所以,很多地方在小寒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的食材主要有糯米、大米、黑米、红豆、花生、小米、板栗、葡萄干、桂圆、莲子、红糖、坚果碎等,南北方所用食材和口感不尽相同。
  ★鸡汤
  小寒节气在“三九”时节,民间有“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的说法。冬季吃鸡肉不仅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有效抵御寒冷,又不會滋生内火,是冬季滋补佳品。鸡肉的做法很多,但炖煮吃肉喝汤是最滋补的吃法。
  ★菜饭
  到了小寒,南京人通常要吃菜饭,但内容并不相同。古时贫寒人家是用油盐和青菜煮米饭,而条件好的人家则用香肠、咸肉、板鸭丁和糯米,再剁一点生姜碎一起煮。糯米和生姜二者一起食用可以增强肌体御寒抗邪的能力。
  ★黄芽菜
  小寒吃黄芽菜是旧时天津特有的习俗。黄芽菜是用白菜芽做的,将白菜收割后去掉茎叶,只保留菜心,再用粪肥覆盖,过半个月取出来吃,非常鲜脆。
其他文献
森林小学开学了,动物宝宝们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学校。黑猫老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小学生了,不光要学知识,还要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并且要多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大家听了黑猫老师的话,纷纷点头。  黑猫老师又说:“孩子们,过几天要举行刷牙比赛,你们要做好准备,在家里多多练习。”  小蜗牛回到了家,向妈妈提出要学会刷牙,妈妈惊讶地说:“孩子,咱们是从来不刷牙的。”小蜗牛哭起来
期刊
孺子可教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釋义  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授给他。  水中捞月  出处  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niān)花,水中捉月,觑(qù)着无由得近伊。”  释义  也说水中捉月。比喻某种事情根本做不到,白费力气。
期刊
有一位作家曾说过:我就是一只把种子衔(xián)进回忆之乡的青鳥,世界有多辽阔我的翅膀就伸得有多遥远。说这句话的,就是我国台湾女作家桂文亚。在桂文亚的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一个顽皮、机智、馋嘴还会来点闹剧的小丫头,在她的身上发生了无数有趣、动人又不乏思考智慧的小故事。这次我们要读的,是桂文亚的代表作《二郎桥那个野丫头》,作家把这本集子称为儿童小说,实则是一篇有散文特点的短篇故事。作家曾说过,阿桂桂是她
期刊
您好,这里是《男生女生》编辑部。  阿姨您好,我是咱們杂志的一名小读者,最近写了几篇习作可以投稿吗?
期刊
寒冬悄然而至,让我们乘着冬的翅膀,去穿越千古江山!  听,诗人们在冬日里,在不同的处所,抒发着各自深沉、别样的情感:  寒冬夜里的形单影只,就让白居易愈发孤单想家。他在《邯郸冬至夜思家》中写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节,而他只能抱膝坐在灯前,与自己的影子相伴。  注释:  邯郸(hán dān):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  驿(yì):驿站,古代传
期刊
“母鸡在天空中飞翔;蚂蚁的个头比树还高大;老鹰胆小如鼠谁都怕;蜗牛健步如飞……” 读着这些句子,你会不会拍案大叫,急得直跳:“溜溜梅老师,你说反了!所有句子都不符合现实!怎么可能发生呢?”  溜溜梅老师告诉你:当然可能发生!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可能。充满不可能的想象故事同样充满魅力:想象大胆,情节奇特,文章有悬念——令读者深受吸引,欲罢不能。  聽溜溜梅老师讲到这里,你可能会瞬间变身“小迷弟
期刊
跟着大部队一起出来采购的拇指姑娘,因为一时贪玩跟大家走散了,没能跟大部队一起回到小人国。现在,她需要經历两道关卡(qiǎ)才能回到小人国,为了回家,拇指姑娘找来了转小圈和萌多多帮忙。想要到达小人国的大门口,他们必须通过云朵桥。这是一座用云朵架成的桥梁,每一片云朵上都是一个以“小”字为部首的分散开的字,只有拼凑出正确的字,云朵才能变成实体让人踩在上面哦!  在转小圈和萌多多的帮助下,六片云朵上的字都
期刊
“子年春到户,鼠岁喜临门”,想必各位小伙伴已经洗去一学期的疲惫,开始享受这快乐而又惬意的寒假了吧?眼看着就要迎来鼠年的除夕了,或许你们正在和家人们一起忙碌地选购年货吧!看到家人在精心地准备过年使用的对联、灯笼、烟花、爆竹、美酒佳肴等物品时,你是否好奇过,为什么大家迎新年总是要做这些事情呢?其实如果带你穿越千年,回到中国的古代,答案就可以见分晓啦!  新年前夕的夜晚,众所周知的民俗活动就是将所有房间
期刊
有人喜欢鲜艳的玫瑰花,也有人喜欢洁白的百合花,可我最喜欢的是丁香花。丁香花是哈尔滨市的市花,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绽放在北方冰冷的气候中,深受我们的喜爱。  每年4月底到5月初是丁香花盛开的时节,妈妈说:“丁香花喜欢在夜间开放,它就像春天的使者来到我们身边,告诉人们春天来了。”犹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  最开始认识丁香花是去年的春天,妈妈带着我和我的小伙伴去了丁香公园,这也是我第一次
期刊
雪后,  大地穿上雪白的裙裳,  喧哗的大街也变得天真起来,  孩子们你追我打,  雪球在空中纷飞起舞,  笑声穿过围墙,  温暖了寂寞的人们。  小路上的雪還混着清香,  那是朵朵红梅在风中的微笑。  赏雪的人也笑了,  也许他听到了梅花的笑声,  正如梅花听到了雪的笑声,  雪听到了孩子们的笑声。  雪,  又来了,  它们轻轻地飘落,  如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  在和孩子们捉迷藏,  它们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