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晚饭的时候,我对你说,有个男孩,叫刘强,今年上小学二年级 ,他爸爸妈妈都去世了,现在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可他爷爷奶奶太老了,没钱供他上学,他就要失学了。
你问我,他住在哪里,你怎么认识他的?
我说,他住在我们这个城市的郊区。我是从网上看到的。
你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问,你想帮他交学费供他上学吗?
我说,是的。我想起你有一个新书包还没背过,就说,有时间我想去他家看看,把你的新书包送给他,好吗?
你有点诧异,说,你跟他不认识,又非亲非故的,为啥对他这样好?
我说,因为他非常需要有人关心,而我们又能够帮助他。
你说,像他这样的穷孩子有许多,你只帮他一个,不是还有那么多孩子上不起学吗?
我本想对你的这种看法跟你说几句,而这时你离开饭桌去你的房间看书去了。
孩子,你知道吗?你的话虽然声音不大,却每个字都重重落在我的心上。我责备自己,为什么平日只注重你的学习成绩,而没有重视你养成“爱”的习惯呢?妈妈多么希望你是一个有爱心、同情心、关注他人困苦的孩子呀!当然,你爱爸爸妈妈,爱亲人,爱同学;可是只爱跟自己有关系的人是不够的,孟子不是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吗!对跟自己没关系的人也一样要爱。虽然他们和自己无亲无故素不相识,可冥冥中彼此都有一种相托的情感,这情感蕴含着一种义务、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你说的没错,上不起学的孩子有那么多,我的这一点点力量太小太薄,但是,对这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呀!或许他由此就能走出困境,改变他将来的命运。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很小,试想如果每个人都献出一点,都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加起来不就是全社会帮助全社会了吗?妈妈跟你说了这么多,并不想责备你,因为你还小,精神的成长需要时间。但是,这些话不能不说给你。
孩子,不知你还记得吗,那年咱们家一起出去旅游,在机场见到几个残疾青年,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其中几个人上飞机时还须有人抱他们上去。可使我惊奇的是,他们的笑容是那么灿烂,他们的目光是那么明净,一点也看不到残疾人的沮丧与消极。后来知道他们都是画家,自发组织去外地搞一个募捐画展,以资助贫困地区建学校。而帮他们上飞机并陪他们一起去的也是不取分文的大学生志愿者。别人关爱着他们,他们也在关爱别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造福他人。那情形令我难忘。从他们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来自于你为别人,别人为你。如果他们只想到自己,怎么可能活出精彩的人生来呢。孩子,你知道吗?爱别人的人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美好。
或许你会想,关爱只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个人只要自己有钱,有健全的体魄,拥有自己追求的所有东西,就无需别人的关爱。能是这样吗?即便是一个人拥有了所追求的一切物质,也不一定就真正幸福。
人的一生,也是一次精神旅游,除了物质上的满足,还希望能够得到朋友的认同,需要别人知道自己的价值,希望在生活的世界里有一种自己对别人很重要的感觉,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怜恤。如果一个人的面孔是冷漠的,灵魂是自私孤傲的,内心是贫乏干燥的,你想这种人能得到他所希望的快乐和幸福吗?没有一个人会富裕得不需要这些。你希望别人怎样对自己,那么你就应该怎样去对待别人。
一个人不可能脱离别人而独自快乐。这是一条永恒的定律。我想起从报上看过的一个美国人的故事:一位久治不愈的忧郁症病人,找到了一位极有名气的心理医生,医生给他开了这样一个处方——每天用心帮助一个人,并让他感觉到你的爱心与真诚。医生承诺,按照这个处方去做,半个月内保证能治好病。病人按着这个“药方”身体力行努力去做,果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疗效。这是“爱”所具有的独特功效呀!
孩子,你知道吗,心灵的匮乏比贫穷、疾病更能侵蚀人的身心健康。妈妈只想告诉你,如果你生活得愉快幸福,不要忘了看一看你周围的人,是否需要你的“爱”。“爱”很容易做到,它不只是钱和物,爱也可以通过一些细小的事表现出来,比如给老人让一个座位,比如对别人的一次宽容、一个微笑……如果你能行,就不要放弃任何“爱”的机会,随时随地;也不要轻视你的能力,只要你用心去做就够了。
孩子,寻个时间咱们一起去看刘强好吗?我想你会和我一起去的,再带上你的那个新书包。
你问我,他住在哪里,你怎么认识他的?
我说,他住在我们这个城市的郊区。我是从网上看到的。
你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问,你想帮他交学费供他上学吗?
我说,是的。我想起你有一个新书包还没背过,就说,有时间我想去他家看看,把你的新书包送给他,好吗?
你有点诧异,说,你跟他不认识,又非亲非故的,为啥对他这样好?
我说,因为他非常需要有人关心,而我们又能够帮助他。
你说,像他这样的穷孩子有许多,你只帮他一个,不是还有那么多孩子上不起学吗?
我本想对你的这种看法跟你说几句,而这时你离开饭桌去你的房间看书去了。
孩子,你知道吗?你的话虽然声音不大,却每个字都重重落在我的心上。我责备自己,为什么平日只注重你的学习成绩,而没有重视你养成“爱”的习惯呢?妈妈多么希望你是一个有爱心、同情心、关注他人困苦的孩子呀!当然,你爱爸爸妈妈,爱亲人,爱同学;可是只爱跟自己有关系的人是不够的,孟子不是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吗!对跟自己没关系的人也一样要爱。虽然他们和自己无亲无故素不相识,可冥冥中彼此都有一种相托的情感,这情感蕴含着一种义务、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你说的没错,上不起学的孩子有那么多,我的这一点点力量太小太薄,但是,对这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呀!或许他由此就能走出困境,改变他将来的命运。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很小,试想如果每个人都献出一点,都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加起来不就是全社会帮助全社会了吗?妈妈跟你说了这么多,并不想责备你,因为你还小,精神的成长需要时间。但是,这些话不能不说给你。
孩子,不知你还记得吗,那年咱们家一起出去旅游,在机场见到几个残疾青年,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其中几个人上飞机时还须有人抱他们上去。可使我惊奇的是,他们的笑容是那么灿烂,他们的目光是那么明净,一点也看不到残疾人的沮丧与消极。后来知道他们都是画家,自发组织去外地搞一个募捐画展,以资助贫困地区建学校。而帮他们上飞机并陪他们一起去的也是不取分文的大学生志愿者。别人关爱着他们,他们也在关爱别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造福他人。那情形令我难忘。从他们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来自于你为别人,别人为你。如果他们只想到自己,怎么可能活出精彩的人生来呢。孩子,你知道吗?爱别人的人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美好。
或许你会想,关爱只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个人只要自己有钱,有健全的体魄,拥有自己追求的所有东西,就无需别人的关爱。能是这样吗?即便是一个人拥有了所追求的一切物质,也不一定就真正幸福。
人的一生,也是一次精神旅游,除了物质上的满足,还希望能够得到朋友的认同,需要别人知道自己的价值,希望在生活的世界里有一种自己对别人很重要的感觉,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怜恤。如果一个人的面孔是冷漠的,灵魂是自私孤傲的,内心是贫乏干燥的,你想这种人能得到他所希望的快乐和幸福吗?没有一个人会富裕得不需要这些。你希望别人怎样对自己,那么你就应该怎样去对待别人。
一个人不可能脱离别人而独自快乐。这是一条永恒的定律。我想起从报上看过的一个美国人的故事:一位久治不愈的忧郁症病人,找到了一位极有名气的心理医生,医生给他开了这样一个处方——每天用心帮助一个人,并让他感觉到你的爱心与真诚。医生承诺,按照这个处方去做,半个月内保证能治好病。病人按着这个“药方”身体力行努力去做,果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疗效。这是“爱”所具有的独特功效呀!
孩子,你知道吗,心灵的匮乏比贫穷、疾病更能侵蚀人的身心健康。妈妈只想告诉你,如果你生活得愉快幸福,不要忘了看一看你周围的人,是否需要你的“爱”。“爱”很容易做到,它不只是钱和物,爱也可以通过一些细小的事表现出来,比如给老人让一个座位,比如对别人的一次宽容、一个微笑……如果你能行,就不要放弃任何“爱”的机会,随时随地;也不要轻视你的能力,只要你用心去做就够了。
孩子,寻个时间咱们一起去看刘强好吗?我想你会和我一起去的,再带上你的那个新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