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本地化翻译人才的培养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国外的交流日益增多,本地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景象;同时,对本地化翻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地化翻译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本地化翻译的现状却不是特别令人满意。
  【关键词】本地化 翻译人才 培养 策略
  一、本地化翻译及其特点
  本地化是指从文化、外形、语言等方面对某种产品进行加工,使某种产品满足国际上的市场要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国际间的经济往来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被销售到我国;同时,我国的产品也被销售到国外。在这个贸易过程中,就要对我国产品进行包装,想要获得长期的经济利益,就要让我国的产品满足国外客户的需求,迎合客户的语言习惯和使用要求等,所以,在产品的销售中都会用到语言的转换,由此可见,本地化翻译在商品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本地化翻译与传统翻译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换句话说,本地化翻译更加迎合市场的需求。首先,本地化翻译在经营管理上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据有关调查显示,本地化翻译占据了市场份额的五分之四,而传统的翻译向本地化翻译转型也成了必然趋势;其次,本地化翻译涵盖了越来越多的内容,如电子软件、网站、电子材料等,这是传统翻译所不能比拟的;最后,本地化翻译除了包含语言上的转换之外,还增加了很多环节,如技术操作、软件平台等。
  二、本地化翻译的现状
  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的本地化翻译人员不论是从数量上来说还是从专业素质来说,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虽然,在我国有很多从事翻译行业的兼职人员,但是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很难满足市场中对专业翻译人员的能力的需求。在我国,目前只有少数的培训机构已经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很多高等学校中并没有开设相关内容的课程,这对于培养专业的本地化翻译人才来说,相当于损失了一个专业的获取翻译能力的机会,所以,高等学校应该开设与本地化翻译人才培养有关的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获取本地化翻译知识的机会。
  三、本地化翻译人才培养的策略
  1.因材施教,分层培养。现在有很多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与本地化翻译有关的内容,而非外语专业的学生,除了一些公共课程也会学习专业英语课程,但不管怎么说,大多数学生对于本地化翻译领域是不熟悉的,但是在工作中大多会涉及到本地化翻译。为了让大学生在应聘中有更强的专业能力,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就要在大学时期学习与本地化翻译有关的课程。
  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中所积累的翻译技巧和基础知识并不能够满足工作需要,也很难快速达到专业的本地化翻译人员的能力需要,所以,在大学期间开设专业化翻译的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对于非外语专业的学生也要开设与本地化翻译相关的课程,这些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如果能够掌握更多的技能,对学生的就业也是有好处的。
  2.在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想要更好的完善和发展本地化翻译这个行业,就要加强技术上的准备,技术上的准备包括本地化翻译人才对产品的了解程度和翻译软件的运用能力。培养本地化翻译人才就是要根据客户的需要,将产品从语言上进行包装,而想要客户购买某种产品,本地化翻译人员需要对这种产品充分了解,这样才能解答客户的疑问,让客户了解产品的性能;而对于翻译软件的应用,这就需要本地化翻译人员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翻译软件,这样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翻译工作。所以,在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从这两方面有针对性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专业能力更强的人才。
  3.加强本地化翻译的语言培训及能力培养。一名合格的本地化翻译人员,在推销产品的过程中,如果想要获得客户的接受和认可,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客户的语言习惯,更离不开翻译的语言技巧和语言之间的转换。对比本地化翻译和传统翻译,两者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本地化翻译的结果会影响到产品是否能够在销售的地方打开销售市场,如果客户接受产品的翻译结果,那么,该产品就能够站稳脚跟。由此可见,翻译语言的转换就是培养本地化翻译人才的重要内容。当然,我国不仅向国外销售产品,还会从国外引进技术先进的产品,这就要求本地翻译人员根据我国的语言习惯将产品的使用方法及功能等内容翻译过来,所以,在培养本地化翻译人员的能力时,不能忽视培养翻译人员的汉语能力。
  4.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调查得知,很多企业对刚刚从事工作的毕业生不是很满意,从能力上来说,刚刚步入翻译领域的毕业生不能够独立完成本地化翻译任务,对本地化翻译流程也不能做到熟记于心;另外,他们不能熟练的运用翻译软件,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而已,这就需要企业花费精力和财力来培养这些毕业生,所以,高等学校要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任务,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与企业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这样,不仅能为企业培养更多的、有专业的本地化翻译能力的人才,还能为学生安排一份不错的工作,这是互惠互利的合作。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本地化行业的发展,市场上需要越来越多的本地化翻译人才。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要培养更多的专业的本地化翻译人才。当然,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策略,同时也要在保证翻译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翻译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让更多的本地化翻译人才为全球化经济而服务。
  参考文献:
  [1]穆雷,仲伟合,王巍巍.从职业化角度看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J].中国外语.2013(01).
  [2]姚亚芝.地化翻译人才的培养:以欧美高校的实践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01).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大部分高等院校面临着师生比例失调带来的问题。文章探讨了大学英语大班课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问题和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效率  一、引言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各高等院校招生人数持续上升。1998年,全国高校总招生人数为108万人,而到2004年,全国高校总招生人数为420万。加上已有在校生人数,给高校的后勤、管理以及教学等等各方面都带
花朵都有靓丽的身姿和充满魅力的外表,但是不同花朵的个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梅花总是静静地开放,送出阵阵暗香;月季则是温柔地展现自己的热情,把绿篱变成花墙;至于昙花,就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研究已经从纯语言的角度转向了文化角度。谚语,又称为熟语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它的翻译不仅涉及到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涉及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本文介绍了文化视角在谚语翻译中的体现,并解析了谚语翻译研究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谚语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谚语 文化 翻译策略与方法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精华,是
【摘要】随着初中英语教学形式的不断深化,导学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展开基础英语教学,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逐渐养成英语学习能力。本文将以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的部分内容为例,阐述“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导学案 初中英语 运用  导学案是一种学生使用的引导性学习材料,教师利用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意识,在逐步的引导学习中让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重
【摘要】在过去的十几年里,CLIL教学模式已经有效地运用在各教学阶段。其借助于良好的第二外语教学方式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学生第二外语习得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语言掌握与运用效果,实现了当代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鉴于此,本文结合CLIL教学模式特点,将其更好的融入到现代本科院校教学中,以期能够较好的当下本科院校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意愿。  【关键词】CLIL教学 本课院校 第二外语 本科院校 应用 
【摘要】无论是何种语言教学,主要目的都是使得学习者能够灵活自如地使用语言进行日常交际。词汇是语言的基石,掌握较多的词汇,能够为运用语言进行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提供较大帮助。但是从我国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词汇往往被认为是语法学习的附属物,对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而且,由于长期受到忽视,也没能研究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许多地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当中往往是事倍功半。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词块教
【摘要】英语与汉语属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受到文化、修辞、风格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英语与汉语互译的过程中存在着对应与不对应的情况,有必要借助不同的影响要素来客观分析其对英语与汉语互译长生的作用,将对应关系理顺,对不对应的问题进行合理规避,文章从文化、修辞、风格等三个影响要素出发,对英汉互译中的对应与不对应进行论证,使得英汉互译更加科学合理,弱化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瓶颈。  【关键词】
【摘要】在我国经济文化水平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于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高中阶段。而在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当中,最为困难的则是英语这一部分,这不仅仅因为学生思维的问题,还与我国英语教学的方式有关。因此,为了保证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翻转课堂的应用是十分必须的。文章就针对这一课堂的内涵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了这一教学方式在整个英语教学当中所具有的优势。  【关键词】教育事业 高
【摘要】科普作品往往对于普通的翻译人员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毕竟在科普类中存在着很多陌生的领域和深奥的词汇,随着科普更新速度的加快,也使得一些新的科普事物逐渐衍生出来,从而为科普作品的翻译工作造成了一些困难。当前,欧美的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很多新的科学名称陆续出现,尤其对于创新性的科普术语的问世,更成为翻译工作需要跨越的障碍,有必要从词法特征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翻译对策。  【关键词】欧美科普作品
强流加速器中的束晕-混沌现象是强流离子束重要应用中极其关键的问题之一[1-3],不仅必须深入研究这类束晕-混沌的特性及其产生的物理机制,而且更需要研究对束晕-混沌的控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