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油画现状的思考

来源 :当代旅游(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m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分析了中国油画问题的现状及其形成的根源,在探求中国油画一些重要问题发展的方向。通过深入剖析中国油画面临的社会现状,提出美术教育从“启发”入手,培养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结合中国国情与艺术教育、艺术政策等措施,不断完善中国油画审美取向和教育体制,使中国油画创作能够形成一个特色的中国油画独特的体系。
  关键词:油画精品;艺术教育;艺术政策;自由创作
  一、中国油画现状
  伴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上出现追名逐利浮夸之风,混乱的审美追求,空虚的精神世界,这些问题直接表现在一部分油画作品上。邵大箴谈到如何将文化和艺术适于百姓的审美志趣,推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油画精品,构建出中国油画的价值标准和审美取向,谈到如何构建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如何建设有“中国文化特征”和“审美特点”的独立体系呢?每个人脸上也有一双眼睛,我们应当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去思考。在当代艺术的各种思潮和艺术市场共同对学院美术教育的影响下,中国青年油画艺术家的作品越发的简单、平面以及公式化,像一部没有灵魂的作品一样,原本对作品的“厚重”和“内涵”感已然消失不见。这种现象在与上代艺术家的作品想比较的时候就更加的“自惭形秽”了。
  (一)油画精品意识的缺失
  那么,我们如何面对现在这样的油画现状问题呢?是什么让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确没有继承且发扬前一代画家们的艺术修养与追求呢?又该如何扭转这个局面,缩短与上一代画家之间的差距呢?这是否就意味着至此之后油画就一蹶不振了呢?我们又该如何重新发扬精湛的绘画功底呢?这些都是我们所要探讨并深刻反思的问题。
  冯远在《前进中的新时代展览》提到“在驾驭艺术规律,寻求最佳方法和自觉追求价值取向方面略亏一筹,导致了诸多胚子尚好,独欠火候的遗憾”,优秀的作品应该是将绘画技法和文化内涵两者完美结合并展现在众人面前,而如今,我们确很难再引起这些共鸣了。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因素:第一,现如今我国的艺术教育培养的方式呈现出的特点即侧重于培养绘画技法练习,而忽视了“创作”这一环节,但这一环节又往往是培养艺术内涵最重要的方式,这样我们青年艺术家缺乏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画幅大,内容空,缺乏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画面被浮躁和焦虑充斥,导致作品水平下降。所以说油画艺术家与油画优秀作品的出现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应该对这一问题要有深刻的认识。
  (二)题材简单化、图解化
  在许多作品中选题不明确,不能充分反映出生活深刻内涵及作者对生活感识,大部分的知识借生活瞬间表现群体的同一性来猎奇和借题展示多学技巧的娴熟,中国油画作品偶尔会出现重视绘画技巧。审美的标准成就出的是“匠工”而非“艺术家”,例如有些民工和市民这类题材的作品,只有虚假的生活“真实”,图解了生活从中体验不到感动人的情感,呈现不出深化的实质性内涵和作者真诚的感情,从另一类艳俗现实主义作品中,多数试图以格调样式和怪异设计来吸引人,形成没有明确的文化指向,缺乏深刻的社会认知和独立的艺术主张等弊病。作为中国油画家,当你能给社会什么,社会就可以回报给你什么,好的艺术家、有思想的人,更是擅长将思想转换为艺术言语的人。我们了解的艺術言语就是艺术作品赖以存在的基本形式,是艺术作品的外表形式结构。艺术言语是崭新的更是具有独创性,它体现了人类艺术创造的品行与特点,在西方评价以为油画家的成就主要是看其艺术语言的别树一帜。在国内举办的多次油画展览中,令人难以接受的是简单地再现自然现象,更有甚者是一些不如彩色照片和类似于看图说话的画面效果。造型意识缺失、色彩研究不细致、画面处理不当这都会使人觉得工匠味儿。然而工匠式的绘画程序又往往使得作品缺乏生机和活力。精品油画作品实在是凤毛麟角能够供商贩反复玩弄的好作品还是不成气候。中国油画作品中出现沿袭西方现有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来描绘中国的特色艺术,不仅缺乏了个人的艺术创造力,而且不能深刻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图片化的主要表现为,简单化的中国文化精神,令作品主题模糊不清。自从油画传入中国以来,一些画家并没有继承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与理念,只是侧重视觉效果和绘画材料的运用娴熟,在中国油画题材选择、表现方式上应该是中西方文化融合,需要深入领悟我国文化深层精神及其理念上去创新发展中国油画。
  (三)过于精雕细琢照片化
  在一些有影响的风景画家的作品中,很大程度上没有将艺术个性发挥出来,有些作品没有新鲜的活力,只是表面空大唬人的作品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仅仅凭借一些获奖美术作品中抄袭来的模板为范例进行改造,并没有从写生中寻求自己的切身感受进行创作。翻版出许多功名利禄的作品以希望赢得认可和市场高价,风景画丧失了艺术家对自然的亲切感受和深邃思想内涵,却成了投其所好的市场和利益所需求的工具。在大众看来,“像”就是画对了,就是画的有水平。虽然油画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是一个“美”字所能全部囊括。凡高画的人物,毕加索创造的形象,苏丁表现的人的气质等等,其中一些丑陋形象的作品却能让人们感受到其中“鲜活”的精神活力。
  (四)绘画心理过于浮躁
  现代化里的人们工作压力大,人的精神过度紧张,有很多艺术家心理浮躁,每个家庭要承担的责任也大,有些作品中出现虚伪、急功近利,缺乏明确的文化倾向、审美追求和价值标准;美展成名和市场利益的捷径,以及画家为了谋取一些经济利益,急功近利的趋势,随波逐流去创作一些符合当前市场的绘画作品。艺术家完全不明白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并处于一种精神空虚的状态。创作者从技法上被禁锢于固定模板化绘画技巧,观念上被市场所吸引,于是借助某种样式、无病呻吟或造作姿态,美术教育院校并不太重视对艺术创造的鼓励,而更重视艺术基本造型的规范和成绩标准的确立,这样就很难创作出有质量的优秀作品。一幅精致油画是要求画家的艺术素养和个人修养同步提升。然而画家大部分时间要花在积累个人素养和接受艺术交流上。安远远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系列访谈《希望本届美展出更多精品力作》中谈到:“一个好画家,他不只是会画画,他必须要有文化关怀和社会责任承担,他才能画出一幅更经典的作品”多方面接触社会科学知识和其他各类学科领域才能使我们的艺术作品达到较高的层次和思想境界。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
  作者简介:武琪瑾,研究生,研究方向:版画。
其他文献
2012年12月27日,正值北京的隆冬季节,美国华资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伍启伦博士专程奔赴北京,参加国务院新闻办主管的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与华网商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京举行的
期刊
搞经济学的人,没有不知道张五常的.这位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曾在香港街头摆摊卖桔子(一种供观赏的小桔子树),不但小小赚了一笔,而且出了一本,畅销一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案情介绍及分析1.案情回顾。2005年,中国银河证券北京望京西园营业部原总经理杨彦明被一审法院认定贪污6 840多万元且拒不交待赃款去向而获极刑,从而成为我国证券业界被判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自1998年开始,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要把经济发展的基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的方针.并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将过去适度从紧的
如何以作为求地位,树立统计部门良好形象?我认为改革统计年报会议方式也是重要一环.以往,统计局各专业处、调查队开年报会时,都是各自安排时间地点,向企业发通知,你开你的,我
摘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保障人类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足迹模型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也开始被逐渐被应用于林区。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内涵、计算方法、特点及在林区中的实践应用,总结得出生态足迹模型运用于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林区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
本文探讨免疫异常表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选用多种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测定分析仪,对49例MDS、50例良性血液病患者(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