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充满逻辑推理的自然科学,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所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的关键。而利用图片、动画视频、实验等手段都能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但是有些老师过度依赖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一节课就像放电影,图片一幅一幅,动画视频一段一段,学生看似很感兴趣、很投入,一节课就像看了一场电影,思考的很少,理解不透彻,而且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很少或者没有得到锻炼。原因就在于他们舍弃了一个重要方法——实验过程教学。下面就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动画视频和实验教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 动画视频 实验过程教学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a)-0143-02
1 物理教学中动画视频的必要性
首先,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动画视频的播放恰好可以高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图片、动画视频有效地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进而强化学生思维,不断刺激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创设了有效的情景。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一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为。”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并没有完全成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主要是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获得大量的形象直观的信息,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从而也能提高学习效率。比如:笔者教过这样的男生,在九年级第一次月考中物理考了92分,名列班级前十,期中考试时更是考了99分的高分,级部前十。办公室的同事说:“他呀,肯定是偷考的。”但是笔者印象中这个孩子很聪明,也很好学,就问同事为什么。同事说:“八年级他是我教的,上课不听讲,态度不端正,作业一塌糊涂。”后来笔者和这个孩子交谈,孩子说:老师你第一节课播放了几个视频很好玩,做了几个有趣演示的实验,器材很普通,但是很容易理解,一节课让许多同学发言,而且有好几个都是成绩很差的同学,我们很惊讶,于是对你的课就认真了起来,课后自己也找器材去做实验,认真做作业,结果我们发现,其实物理也很好学、很有趣,而且应用非常广泛,越学越喜欢学,越喜欢学就越认真,所以这学期我的物理一直很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么鲜活的实例。
其次,由于时间、空间、经济等限制,在物理教学中许多探究实验往往没有条件让学生反复操作练习,这时候可以通过动画视频播放,让学生有直观形象的感受。有一些现象和过程根本无法在课堂上演示,由于物理过程要么非常短暂要么非常缓慢,如皮球落地时形变的过程,时间极短无法看清;而有的过程是微观的,单凭肉眼很难觉察现象,这就需要把过程模拟减慢或者人为放大,此时就可通过动画视频模拟来实现。图片、动画视频教学也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
2 动画、视频教学的局限性
动画视频教学虽然具有以上非常突出的优势,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实验教学。首先,不能过分依赖,它们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理解理论知识,如果仅仅是为了丰富课堂,那么这种直观材料对教学不但没有意义,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干扰。大多数的物理知识,还是以物理实验、师生交流讨论为宜。其次,动画视频等模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真实物理实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它的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获得大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它的直观性,特别是真实性是动画视频无法达到的。
3 实验过程教学的重要作用
首先,物理实验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更容易强化概念的理解,有效地突破难点。课堂教学设计时,能做演示实验的就绝不要播放动画视频,能分组实验就绝不要演示实验。例如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很多老师喜欢播放这样一段视频:春晚上赵本山和范伟的小品《卖拐》,范伟用力跺脚后脚会麻,那么为什么不给学生机会,直接体验一下,既激发兴趣,又积极参与,还印象深刻,理解起来也更容易。再例:学习力的示意图时,挂在细线下的小球,当悬线摆动到一侧瞬间静止时,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和电线杆支架上的静止电灯的受力示意图,对于两者的区别,很多同学难以理解,其实让学生把书包挂在手上,并伸直膀子与水平方向45度,学生会强烈感受到此时膀子对物体施力方向确实是竖直向上的特点,难点顿时化解。拔河比赛时,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同学都理解为谁的拉力大谁就可以获胜,这时可以找一个瘦小的学生和一个同学公认力气大的同学,当场表演,在大力气的同学脚下撒少许细沙,会简单发现,瘦小的同学获胜了,这样可以让学生轻松理解,拔河比赛取胜的关键是如何增大摩擦力而不在于谁的力气更大。能做的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和直观的真实感受。动画视频模拟试验虽然逼真,但毕竟不是学生亲手做的实验,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真实感上无法和物理实验相提并论。即使是为了理解概念、规律,也不能一味罗列各种动画、视频,让学生看着很热闹,这样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很短,机会很少。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该以真实实验为主,模拟实验为辅。能做的实验一定要做,不能亲手做的再考虑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习惯,加强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其次,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数据的获得和处理的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合作协调能力。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是认知的第一步,物理知识的获得也是通过先观察。在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现象,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也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践的起点,而分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器材的正确使用,掌握一些实验的技能和技巧。同时,在与同学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交流合作的协调能力,实验数据处理的过程,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及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再次,实验的设计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物理教学要教会学生知识,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学生要会学。创新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迁移。在实验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欲望。利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测定盐水的密度。方案一:(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并测出总质量m2;(3)把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4)求出密度ρ=(m2-m1)/v。方案二:(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2)把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3)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4)求出密度ρ=(m1-m2)/v。比较两种方案,方案二更好。因为方案一中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时体积减少了,一部分盐水附着在烧杯的壁上,没有倒入量筒中,导致测量结果有较大误差,所以引导学生选择方案二。这样,让学生去设计实验过程、分析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更多地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外,实验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树立辩证的观点,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总之,由于实验器材、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一些无法真实演示和观察的实验,利用动画视频,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很好地创设了相应的情景,有助于物理的学习。但是物理学仍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获得绝大多数以实验为基础。这就决定了物理教学应以真实实验为主,通过实验才能使学生观察到真实的现象从而建立相应的概念或总结出规律。动画视频所演示的毕竟是模拟的实验,难以替代真实的实验,更不能替代学生的思考、操作的过程,过多地依赖动画视频无疑会抑制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重视和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还能使学生切实地掌握物理基础的知识和基本物理实验技能,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养成实事求是、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过程教学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也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 季建峰.浅谈现代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数理化学习,2009(3):28-29.
[2] 刘传奇.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2011(1):46.
[3] 贺雅奇.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0(32):208.
关键词:物理教学 动画视频 实验过程教学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a)-0143-02
1 物理教学中动画视频的必要性
首先,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动画视频的播放恰好可以高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图片、动画视频有效地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进而强化学生思维,不断刺激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创设了有效的情景。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一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为。”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并没有完全成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主要是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获得大量的形象直观的信息,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从而也能提高学习效率。比如:笔者教过这样的男生,在九年级第一次月考中物理考了92分,名列班级前十,期中考试时更是考了99分的高分,级部前十。办公室的同事说:“他呀,肯定是偷考的。”但是笔者印象中这个孩子很聪明,也很好学,就问同事为什么。同事说:“八年级他是我教的,上课不听讲,态度不端正,作业一塌糊涂。”后来笔者和这个孩子交谈,孩子说:老师你第一节课播放了几个视频很好玩,做了几个有趣演示的实验,器材很普通,但是很容易理解,一节课让许多同学发言,而且有好几个都是成绩很差的同学,我们很惊讶,于是对你的课就认真了起来,课后自己也找器材去做实验,认真做作业,结果我们发现,其实物理也很好学、很有趣,而且应用非常广泛,越学越喜欢学,越喜欢学就越认真,所以这学期我的物理一直很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么鲜活的实例。
其次,由于时间、空间、经济等限制,在物理教学中许多探究实验往往没有条件让学生反复操作练习,这时候可以通过动画视频播放,让学生有直观形象的感受。有一些现象和过程根本无法在课堂上演示,由于物理过程要么非常短暂要么非常缓慢,如皮球落地时形变的过程,时间极短无法看清;而有的过程是微观的,单凭肉眼很难觉察现象,这就需要把过程模拟减慢或者人为放大,此时就可通过动画视频模拟来实现。图片、动画视频教学也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
2 动画、视频教学的局限性
动画视频教学虽然具有以上非常突出的优势,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实验教学。首先,不能过分依赖,它们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理解理论知识,如果仅仅是为了丰富课堂,那么这种直观材料对教学不但没有意义,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干扰。大多数的物理知识,还是以物理实验、师生交流讨论为宜。其次,动画视频等模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真实物理实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它的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获得大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它的直观性,特别是真实性是动画视频无法达到的。
3 实验过程教学的重要作用
首先,物理实验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更容易强化概念的理解,有效地突破难点。课堂教学设计时,能做演示实验的就绝不要播放动画视频,能分组实验就绝不要演示实验。例如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很多老师喜欢播放这样一段视频:春晚上赵本山和范伟的小品《卖拐》,范伟用力跺脚后脚会麻,那么为什么不给学生机会,直接体验一下,既激发兴趣,又积极参与,还印象深刻,理解起来也更容易。再例:学习力的示意图时,挂在细线下的小球,当悬线摆动到一侧瞬间静止时,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和电线杆支架上的静止电灯的受力示意图,对于两者的区别,很多同学难以理解,其实让学生把书包挂在手上,并伸直膀子与水平方向45度,学生会强烈感受到此时膀子对物体施力方向确实是竖直向上的特点,难点顿时化解。拔河比赛时,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同学都理解为谁的拉力大谁就可以获胜,这时可以找一个瘦小的学生和一个同学公认力气大的同学,当场表演,在大力气的同学脚下撒少许细沙,会简单发现,瘦小的同学获胜了,这样可以让学生轻松理解,拔河比赛取胜的关键是如何增大摩擦力而不在于谁的力气更大。能做的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和直观的真实感受。动画视频模拟试验虽然逼真,但毕竟不是学生亲手做的实验,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真实感上无法和物理实验相提并论。即使是为了理解概念、规律,也不能一味罗列各种动画、视频,让学生看着很热闹,这样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很短,机会很少。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该以真实实验为主,模拟实验为辅。能做的实验一定要做,不能亲手做的再考虑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习惯,加强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其次,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数据的获得和处理的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合作协调能力。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是认知的第一步,物理知识的获得也是通过先观察。在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现象,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也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践的起点,而分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器材的正确使用,掌握一些实验的技能和技巧。同时,在与同学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交流合作的协调能力,实验数据处理的过程,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及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再次,实验的设计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物理教学要教会学生知识,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学生要会学。创新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迁移。在实验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欲望。利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测定盐水的密度。方案一:(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并测出总质量m2;(3)把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4)求出密度ρ=(m2-m1)/v。方案二:(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2)把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3)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4)求出密度ρ=(m1-m2)/v。比较两种方案,方案二更好。因为方案一中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时体积减少了,一部分盐水附着在烧杯的壁上,没有倒入量筒中,导致测量结果有较大误差,所以引导学生选择方案二。这样,让学生去设计实验过程、分析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更多地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外,实验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树立辩证的观点,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总之,由于实验器材、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一些无法真实演示和观察的实验,利用动画视频,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很好地创设了相应的情景,有助于物理的学习。但是物理学仍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获得绝大多数以实验为基础。这就决定了物理教学应以真实实验为主,通过实验才能使学生观察到真实的现象从而建立相应的概念或总结出规律。动画视频所演示的毕竟是模拟的实验,难以替代真实的实验,更不能替代学生的思考、操作的过程,过多地依赖动画视频无疑会抑制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重视和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还能使学生切实地掌握物理基础的知识和基本物理实验技能,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养成实事求是、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过程教学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也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 季建峰.浅谈现代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数理化学习,2009(3):28-29.
[2] 刘传奇.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2011(1):46.
[3] 贺雅奇.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0(3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