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做饭用的是煤气,出门不再是步行,家家户户都有了代步工具,例如:摩托车、电瓶车、汽车;当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就出现了很多安全隐患,例如:在楼道内给电动车充电,将汽车停在消防通道上等。本文简述了造成消防火灾隐患的原因,分析如何根据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及新形势下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的意义及问题。
关键词:消防;火灾隐患;举报投诉
一、可能造成火灾隐患的原因
(一)之前的老建筑设计、施工不符合当前的建筑消防技术标准
目前大部分火灾隐患存在于老建筑中,且有很多重大火灾隐患,由于当时的建筑消防技术水平有限、消防执法力度较弱、消防制度还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在建筑设计和施工建设时未考虑到更多的消防安全因素,很多消防安全通道、消防栓、烟火自动报警系统等都是不符合现在的建筑消防技术标准,从而造成了很多火灾隐患。
(二)缺乏消防安全意识
就已发生的火灾来看,大部分的原因是思想上的麻痹和管理上的漏洞。一些单位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愿意花大量的经费在消防管理上,认为火灾是不会轻易发生的,但其实火灾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的。另外,业主为了能节省空间,直接将可燃物存放在家中,完全将住宅当作仓库,我们的家中不仅有老人还有小孩,小孩是无消防安全意识的,从而产生了火灾隐患。另外,有部分单位和业主会认为消防行政执法工作对他们是故意刁难,在消防执法工作上,他们缺乏必要的认识,也对指出的整改问题及意见不理解。
(三)在利益驱使下,设计、施工单位只按建设单位要求做
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某些单位只顾自己的经济利益,将施工、设计原则置之度外,不考虑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只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做,有问题未及时提出。同时,可能还对消防设施设计和建设偷工减料,造成了在建设初期就存在了各种火灾隐患。
(四)政府有关部门缺少必要的协调配合
对建筑防火设计不到位的,有关部门不能按规定吊销设计单位的设计资格;对乱搭乱建占用防火间距和堵塞消防车通道的,有关部门不能坚持强行拆除;对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未经防火审核或经审核不合格的,有关部门仍发给施工许可证;对明知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附近且不能满足消防条件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仍批准建设工程,甚至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处罚措施都难以落实。
(五)行政行为偏差失误
某些地方政府以及部门以牺牲消防安全为代价,把降低对外商消防安全要求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快速发展当地经济,导致大量火灾隐患的存在;一些领导想要尽快做出政绩,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搞盲目发展,使一批形象工程根本没通过消防安全审核。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大量无序现象存在,加之消防管理人员很匮乏,监督管理会存在管理不过来的情况,不免会出现一些疏于管理的地方。
二、新形势下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的意义
(一)可以通过各大媒介宣传消防知识
目前微信是大家每天会点开的APP之一,火灾隐患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也相继上线,通过微信公众号即可查看有关的火灾事故新闻,让民众了解更多的事故发生原因。公众号将事故具体原因、消防安全知识以及消防人员未到达现场时的可采取的措施等通过动画等形式展现得更加生动形象。另外,在小程序中也会发布相关消防违法行为,群众可以根据说明举报投诉,减少误投诉等。各省城市消防利用公众号可以大力宣传火灾隐患的严重性以及如何投诉火灾隐患,还可以通过各大媒介和媒体普及消防知识,特别是人流量密集的商场、小区等。
(二)促使群众积极参与消防工作
对于民众提供的隐患线索,消防部门也可以加大奖励力度,对核查属实并符合奖励条件的,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奖励。设置奖励是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消防工作的一个载体和手段,也是最直接、最生动、最富有成效的,不仅能够提高消防监督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提升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通过奖励举报投诉火灾隐患,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减少不实举报投诉,及时向投诉者反馈核查结果
由于通过微信小程序举报投诉时,需要填写举报人真实信息,隐患举报中心接收到的隐患投诉不会将投诉者的信息泄露,避免了投诉者担心信息泄露,也能及时联系投诉者了解情况,并及时处理。另外,投诉时需填写说明举报内容以及相关的照片视频,从而减少了误举报的现象,若通过电话举报,未详细说明情况,可能会导致消防人员无法准确到达隐患现场排查或举报者认为消防人员不作为的情况。
三、新形势下火灾隐患投诉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举报投诉工作人员服務水平
目前,消防队伍还存在着不少民众不满意的问题,对待群众不热情、服务质量不高、执法不公不廉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很多举报投诉反映的问题直接指向消防执法部门,他们认为少数消防监督执法人员故意刁难,暗中受贿,故意偏袒和照顾一方利益。同样,在处理信访问题的过程中,也发现有些群众会对消防部门在火灾原因认定、损失核定等环节提出一些无理要求,如果消防部门出具的结果不能让当事人满意,也会造成当事人上访。
(二)群众中存在大量的不实举报
有一位女士,逛商场时与商场工作人员购物时发生不愉快,所以该女士拨打了96119举报该商场存在火灾隐患。经调查该商场并不存在该女士所述的火灾隐患。最后电话回复该女士,该女士才将实情讲述出来,导致消防执法资源被严重浪费。全国接到的举报投诉电话中,虚假案例占举报投诉总量的50%,导致虚假举报的原因很多,例如:邻里矛盾或涉及利益纠纷;部分城市火灾隐患举报制度尚不健全,举报者文化参差不齐,有的表达能力比较差,反映的问题不确切,导致举报线索的可利用价值不高;部分举报者将举报热线用于商业竞争,不断地对同行进行举报;部分举报者把举报当作是报复的工具等。
四、对出现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
(一)定期组织消防人员进行培训
对消防举报投诉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让我们的民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消除火灾隐患的队伍中,扩大消防队伍,加大消防力度,尽可能地将火灾隐患降低至最小,使人们生活更安心。对于不实举报的来电,接待人员要及时、耐心地说明情况,将正确的可举报投诉行为告知举报者,需要其他部门单位协助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申请解决办法。对于真实举报,接待人员应报告相关值班人员,值班人员根据情况及时处理,积极调解消除被投诉者的相关侵害行为,避免可能产生的矛盾。
(二)完善奖惩制度
对于投诉举报的问题,大多数城市都设立了奖励机制,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对于有效举报,我们可以在保证不泄露举报人信息的情况下,将所有的接待、受理、处理过程、结果公开透明化,根据火灾隐患的等级也将奖励情况通过微信小程序、公众号或其他的方式公布,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有奖励的同时也该有一定的惩罚,由于现实生活中总会存在抱侥幸心理的举报人,随意、恶意举报,对于这类举报人,我们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并公布。
五、结语
消防工作是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消防工作做好了,百姓就少了一份忧患,多了一份安全。在新形势下建立完善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机制是实现群防群治消防工作的有效措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消防工作,对创新社会管理、破解消防执法力量不足、有效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源头管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苏婧.新形势下建立完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机制的几点探讨[A].2015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C].2015:562-563.
关键词:消防;火灾隐患;举报投诉
一、可能造成火灾隐患的原因
(一)之前的老建筑设计、施工不符合当前的建筑消防技术标准
目前大部分火灾隐患存在于老建筑中,且有很多重大火灾隐患,由于当时的建筑消防技术水平有限、消防执法力度较弱、消防制度还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在建筑设计和施工建设时未考虑到更多的消防安全因素,很多消防安全通道、消防栓、烟火自动报警系统等都是不符合现在的建筑消防技术标准,从而造成了很多火灾隐患。
(二)缺乏消防安全意识
就已发生的火灾来看,大部分的原因是思想上的麻痹和管理上的漏洞。一些单位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愿意花大量的经费在消防管理上,认为火灾是不会轻易发生的,但其实火灾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的。另外,业主为了能节省空间,直接将可燃物存放在家中,完全将住宅当作仓库,我们的家中不仅有老人还有小孩,小孩是无消防安全意识的,从而产生了火灾隐患。另外,有部分单位和业主会认为消防行政执法工作对他们是故意刁难,在消防执法工作上,他们缺乏必要的认识,也对指出的整改问题及意见不理解。
(三)在利益驱使下,设计、施工单位只按建设单位要求做
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某些单位只顾自己的经济利益,将施工、设计原则置之度外,不考虑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只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做,有问题未及时提出。同时,可能还对消防设施设计和建设偷工减料,造成了在建设初期就存在了各种火灾隐患。
(四)政府有关部门缺少必要的协调配合
对建筑防火设计不到位的,有关部门不能按规定吊销设计单位的设计资格;对乱搭乱建占用防火间距和堵塞消防车通道的,有关部门不能坚持强行拆除;对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未经防火审核或经审核不合格的,有关部门仍发给施工许可证;对明知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附近且不能满足消防条件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仍批准建设工程,甚至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处罚措施都难以落实。
(五)行政行为偏差失误
某些地方政府以及部门以牺牲消防安全为代价,把降低对外商消防安全要求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快速发展当地经济,导致大量火灾隐患的存在;一些领导想要尽快做出政绩,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搞盲目发展,使一批形象工程根本没通过消防安全审核。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大量无序现象存在,加之消防管理人员很匮乏,监督管理会存在管理不过来的情况,不免会出现一些疏于管理的地方。
二、新形势下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的意义
(一)可以通过各大媒介宣传消防知识
目前微信是大家每天会点开的APP之一,火灾隐患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也相继上线,通过微信公众号即可查看有关的火灾事故新闻,让民众了解更多的事故发生原因。公众号将事故具体原因、消防安全知识以及消防人员未到达现场时的可采取的措施等通过动画等形式展现得更加生动形象。另外,在小程序中也会发布相关消防违法行为,群众可以根据说明举报投诉,减少误投诉等。各省城市消防利用公众号可以大力宣传火灾隐患的严重性以及如何投诉火灾隐患,还可以通过各大媒介和媒体普及消防知识,特别是人流量密集的商场、小区等。
(二)促使群众积极参与消防工作
对于民众提供的隐患线索,消防部门也可以加大奖励力度,对核查属实并符合奖励条件的,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奖励。设置奖励是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消防工作的一个载体和手段,也是最直接、最生动、最富有成效的,不仅能够提高消防监督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提升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通过奖励举报投诉火灾隐患,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减少不实举报投诉,及时向投诉者反馈核查结果
由于通过微信小程序举报投诉时,需要填写举报人真实信息,隐患举报中心接收到的隐患投诉不会将投诉者的信息泄露,避免了投诉者担心信息泄露,也能及时联系投诉者了解情况,并及时处理。另外,投诉时需填写说明举报内容以及相关的照片视频,从而减少了误举报的现象,若通过电话举报,未详细说明情况,可能会导致消防人员无法准确到达隐患现场排查或举报者认为消防人员不作为的情况。
三、新形势下火灾隐患投诉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举报投诉工作人员服務水平
目前,消防队伍还存在着不少民众不满意的问题,对待群众不热情、服务质量不高、执法不公不廉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很多举报投诉反映的问题直接指向消防执法部门,他们认为少数消防监督执法人员故意刁难,暗中受贿,故意偏袒和照顾一方利益。同样,在处理信访问题的过程中,也发现有些群众会对消防部门在火灾原因认定、损失核定等环节提出一些无理要求,如果消防部门出具的结果不能让当事人满意,也会造成当事人上访。
(二)群众中存在大量的不实举报
有一位女士,逛商场时与商场工作人员购物时发生不愉快,所以该女士拨打了96119举报该商场存在火灾隐患。经调查该商场并不存在该女士所述的火灾隐患。最后电话回复该女士,该女士才将实情讲述出来,导致消防执法资源被严重浪费。全国接到的举报投诉电话中,虚假案例占举报投诉总量的50%,导致虚假举报的原因很多,例如:邻里矛盾或涉及利益纠纷;部分城市火灾隐患举报制度尚不健全,举报者文化参差不齐,有的表达能力比较差,反映的问题不确切,导致举报线索的可利用价值不高;部分举报者将举报热线用于商业竞争,不断地对同行进行举报;部分举报者把举报当作是报复的工具等。
四、对出现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
(一)定期组织消防人员进行培训
对消防举报投诉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让我们的民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消除火灾隐患的队伍中,扩大消防队伍,加大消防力度,尽可能地将火灾隐患降低至最小,使人们生活更安心。对于不实举报的来电,接待人员要及时、耐心地说明情况,将正确的可举报投诉行为告知举报者,需要其他部门单位协助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申请解决办法。对于真实举报,接待人员应报告相关值班人员,值班人员根据情况及时处理,积极调解消除被投诉者的相关侵害行为,避免可能产生的矛盾。
(二)完善奖惩制度
对于投诉举报的问题,大多数城市都设立了奖励机制,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对于有效举报,我们可以在保证不泄露举报人信息的情况下,将所有的接待、受理、处理过程、结果公开透明化,根据火灾隐患的等级也将奖励情况通过微信小程序、公众号或其他的方式公布,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有奖励的同时也该有一定的惩罚,由于现实生活中总会存在抱侥幸心理的举报人,随意、恶意举报,对于这类举报人,我们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并公布。
五、结语
消防工作是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消防工作做好了,百姓就少了一份忧患,多了一份安全。在新形势下建立完善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机制是实现群防群治消防工作的有效措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消防工作,对创新社会管理、破解消防执法力量不足、有效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源头管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苏婧.新形势下建立完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机制的几点探讨[A].2015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C].2015:56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