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汪峰的作品《春天里》,农民工歌手组合旭日阳刚走红网络,并在2011年央视春晚中亮相,成为万人瞩目的歌手。前不久,汪峰方面正式通知旭日阳刚经纪人:以后不准在大型演出以及商业活动中演唱这首歌。该事件被报道后引起各方议论,汪峰写下5000多字的声明,并表示:“我这样的行动不只是针对旭日阳刚,我只是以此警示所有没有通过合法渠道却反复使用我的作品的人。”另一边,旭日阳刚成员刘刚表示尊重汪峰的选择,同时表示会努力创作原创作面。
汪峰一直以来的宽容和及时的维权并没有得到一片喝彩。相反,有关汪峰“小气”的言论此起彼伏,在很多人看来,汪峰的愤怒有些小题大做。
在这件事上汪峰所作所为无可厚非,小的方面,是对个人财产的一种维护;大的方面,是对整个行业版权意识的提醒。在欧美音乐发达的国家,无论多大的明星都要遵守版权的相关法律,前披头士成员保罗麦卡特尼曾经公开表示过:他最难过的事就是现在每唱一次自己早年创作的歌曲,都要付给迈克杰克逊
版税(迈克·杰克逊个人购买了披头士乐队的版权)。而旭日阳刚组合在突如其来的成功面前,已有被异化的端倪,这从他们出场费的节节上涨可见一斑。汪峰在博客里写道:“此时此刻他们再也不是两个住在狭小屋子里、在生活最底层为梦想和音乐努力,忍受贫苦和非议,忍受生;舌的压力的年轻人,而是存在于这个追名逐利、为成功不择手段的娱乐圈中的两个翻唱歌手。”汪峰此次对自己歌曲所有权的保护,初衷并非对个人知识产权的保护,而是对于某种姿态的好恶。汪峰作为这个行业资深的从业人员都是如此,其他歌手恐怕更难想象,这也在另一个层面显示了国内版权意识的薄弱。
关于焦点,人们总是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外人总是无法插嘴劝架。但我们不妨做个比喻——旭日阳刚向汪峰借了一辆三轮车,说要去接下亲戚,汪峰同意了^然后旭日阳刚开始三天两头地跑来向汪峰借车,甚至问都不问直接把车骑走。汪峰发现,他们已经不是在接亲戚,而是在到处载客赚钱(商业演出)。孰是孰非,一眼便知。
有人对旭日阳刚比汪峰火感到不平,其实《春天里》的終极意义是让真正需要它的人听到它、思考它、理解它,这是真正的摇滚必须具备的气质和艺术承担。希望旭日阳刚不要迷失自己当初的梦想和追求,不要成为被娱乐的娱乐人。就像当初的你们,自强不息,用自己的原创和精神成为真正的奇迹。
旭日阳刚,禁唱《春天里》又如何? 龙卷风
汪峰不愿意了,发出了最后的通牒,旭刚二人今后不得再翻唱汪峰的原创歌曲。旭刚草根二人组,从汪峰的原创中找到了自己的魂魄,成为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的音乐文化使者,一举成名,红得发紫。而吟唱着自己的歌淫的汪峰,却倍感单薄和寒意,给予旭刚以魂魄的歌曲,被无情地收回,一时间让许多人不知所措,就更不用说旭刚二人了。
旭刚二人在短期内想再靠翻唱《春天里》赚钱,路已不通了。他俩不唱《春天里》,不唱汪峰的歌,是不是还有灵魂,还能让观众陶醉和疯狂?还真的要打上一个问号。没有旭刚,汪峰依然还是汪峰,依然有他原来的峰迷,仍然做着他的摇滚实力歌手。旭刚二人呢?自己的原创还是零(成功数),有的就是强大的人气,没有的是文化和音乐的底蕴。
之后二人与汪峰有过多次的电话联系,可惜不成功,可能意识到时,神马也是浮云了。有些钢丝还对汪峰的做法表示十分的不满,甚至言称,从现在起,“鄙视”这个唱歌的男人。
不唱《春天里》,旭日阳刚还有烈酒的醇香吗?要知道,许多的人只等着他们唱《春天里》这首歌。
路,是有腿脚的人走出来的。希望我们的草根组合,走出自己的春天之路来。
关于《春天里》不得不说的故事 董路
一个事实是,《春天里》是一酋好歌。一个有趣且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春天里》原本是唱给谁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换句话说,应该是唱给“和汪峰类似的那群人”的。这群人的两大显性特征:一是中年;二是中产;同时,他们痛苦,并因痛苦而怀旧。
当今中年中产阶级的痛苦在于历经多年的拼杀,终于有钱了,有房了,有家了却发现没有了青春,更没有了快乐,于是,他们开始追忆自己尚且处于无产阶级时期的那份年轻且简单的快乐。
至于当今的无产阶级,不论是青年无产阶级、中年无产阶级以及老年无产阶级,他们也痛苦,但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源自于——没有钱、没有房、没有家。
当无产阶级的旭日阳刚唱着中产阶级的汪峰的《春天里》的时候,他们一无所有、纵情高歌的样子以及质朴、真实的嗓音,让无产阶级急速找到了亲近感。这样的误读乍看有趣,实则悲哀。它揭示了一个真相:当今“无产阶级”的范围正在无限扩大之中。
他们高唱着、感动着、追捧着《春天里》,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春天究竟在哪里。在这一点上,汪峰们要相对明确一些,至少他们知道,他们的春天曾经在“许多年前的春天”里。
汪峰无错,错在底层向上层流动不畅 王秋瑞
汪峰禁止旭日阳刚再唱《春天里》,导致全民探讨版权问题。其实,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倒是民众为何对此高度关注。
去年在网上看到旭日阳刚光膀子版本的《春天里》,他们也正是通过这段视频,进入亿万网民视线,走上星光大道、怒放演唱会舞台,直到登顶春晚,演绎了一段草鸡变凤凰的奇迹。
无可争辩,禁唱《春天里》,是汪峰不可剥夺的法定权利。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叫骂汪峰?只因汪峰的禁唱,可能会让这段传奇戛然而止。从此,草根便只能一直埋在地下,埋在这春天里。
中国人有喜欢奇迹的传统,总希望看到奇迹发生,更喜欢亲身感受奇迹。或许,这是因为民众想要的东西太难得到。
春晚前夕,有人公开反对旭日阳刚与西单女孩上春晚,理由是草根一步登天,而老艺术家们尚未熬到机会,这不公平。“树根”不想让出几分钟给草根,汪峰又收回了《春天里》的表演权。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任何一个都可能让草根继续是草根,都可能把旭日阳刚“打回原形”。虽然,禁唱可能会在客观上粉碎旭日阳刚的春天,但那并不是汪峰的错。如果一定要深究其中的原委,我更愿意相信,这源自草根变“树根”、“树根”变“大树”的机会过于渺茫,底层流向上层的通道不够通畅。
编辑:董晓菊
汪峰一直以来的宽容和及时的维权并没有得到一片喝彩。相反,有关汪峰“小气”的言论此起彼伏,在很多人看来,汪峰的愤怒有些小题大做。
在这件事上汪峰所作所为无可厚非,小的方面,是对个人财产的一种维护;大的方面,是对整个行业版权意识的提醒。在欧美音乐发达的国家,无论多大的明星都要遵守版权的相关法律,前披头士成员保罗麦卡特尼曾经公开表示过:他最难过的事就是现在每唱一次自己早年创作的歌曲,都要付给迈克杰克逊
版税(迈克·杰克逊个人购买了披头士乐队的版权)。而旭日阳刚组合在突如其来的成功面前,已有被异化的端倪,这从他们出场费的节节上涨可见一斑。汪峰在博客里写道:“此时此刻他们再也不是两个住在狭小屋子里、在生活最底层为梦想和音乐努力,忍受贫苦和非议,忍受生;舌的压力的年轻人,而是存在于这个追名逐利、为成功不择手段的娱乐圈中的两个翻唱歌手。”汪峰此次对自己歌曲所有权的保护,初衷并非对个人知识产权的保护,而是对于某种姿态的好恶。汪峰作为这个行业资深的从业人员都是如此,其他歌手恐怕更难想象,这也在另一个层面显示了国内版权意识的薄弱。
关于焦点,人们总是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外人总是无法插嘴劝架。但我们不妨做个比喻——旭日阳刚向汪峰借了一辆三轮车,说要去接下亲戚,汪峰同意了^然后旭日阳刚开始三天两头地跑来向汪峰借车,甚至问都不问直接把车骑走。汪峰发现,他们已经不是在接亲戚,而是在到处载客赚钱(商业演出)。孰是孰非,一眼便知。
有人对旭日阳刚比汪峰火感到不平,其实《春天里》的終极意义是让真正需要它的人听到它、思考它、理解它,这是真正的摇滚必须具备的气质和艺术承担。希望旭日阳刚不要迷失自己当初的梦想和追求,不要成为被娱乐的娱乐人。就像当初的你们,自强不息,用自己的原创和精神成为真正的奇迹。
旭日阳刚,禁唱《春天里》又如何? 龙卷风
汪峰不愿意了,发出了最后的通牒,旭刚二人今后不得再翻唱汪峰的原创歌曲。旭刚草根二人组,从汪峰的原创中找到了自己的魂魄,成为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的音乐文化使者,一举成名,红得发紫。而吟唱着自己的歌淫的汪峰,却倍感单薄和寒意,给予旭刚以魂魄的歌曲,被无情地收回,一时间让许多人不知所措,就更不用说旭刚二人了。
旭刚二人在短期内想再靠翻唱《春天里》赚钱,路已不通了。他俩不唱《春天里》,不唱汪峰的歌,是不是还有灵魂,还能让观众陶醉和疯狂?还真的要打上一个问号。没有旭刚,汪峰依然还是汪峰,依然有他原来的峰迷,仍然做着他的摇滚实力歌手。旭刚二人呢?自己的原创还是零(成功数),有的就是强大的人气,没有的是文化和音乐的底蕴。
之后二人与汪峰有过多次的电话联系,可惜不成功,可能意识到时,神马也是浮云了。有些钢丝还对汪峰的做法表示十分的不满,甚至言称,从现在起,“鄙视”这个唱歌的男人。
不唱《春天里》,旭日阳刚还有烈酒的醇香吗?要知道,许多的人只等着他们唱《春天里》这首歌。
路,是有腿脚的人走出来的。希望我们的草根组合,走出自己的春天之路来。
关于《春天里》不得不说的故事 董路
一个事实是,《春天里》是一酋好歌。一个有趣且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春天里》原本是唱给谁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换句话说,应该是唱给“和汪峰类似的那群人”的。这群人的两大显性特征:一是中年;二是中产;同时,他们痛苦,并因痛苦而怀旧。
当今中年中产阶级的痛苦在于历经多年的拼杀,终于有钱了,有房了,有家了却发现没有了青春,更没有了快乐,于是,他们开始追忆自己尚且处于无产阶级时期的那份年轻且简单的快乐。
至于当今的无产阶级,不论是青年无产阶级、中年无产阶级以及老年无产阶级,他们也痛苦,但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源自于——没有钱、没有房、没有家。
当无产阶级的旭日阳刚唱着中产阶级的汪峰的《春天里》的时候,他们一无所有、纵情高歌的样子以及质朴、真实的嗓音,让无产阶级急速找到了亲近感。这样的误读乍看有趣,实则悲哀。它揭示了一个真相:当今“无产阶级”的范围正在无限扩大之中。
他们高唱着、感动着、追捧着《春天里》,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春天究竟在哪里。在这一点上,汪峰们要相对明确一些,至少他们知道,他们的春天曾经在“许多年前的春天”里。
汪峰无错,错在底层向上层流动不畅 王秋瑞
汪峰禁止旭日阳刚再唱《春天里》,导致全民探讨版权问题。其实,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倒是民众为何对此高度关注。
去年在网上看到旭日阳刚光膀子版本的《春天里》,他们也正是通过这段视频,进入亿万网民视线,走上星光大道、怒放演唱会舞台,直到登顶春晚,演绎了一段草鸡变凤凰的奇迹。
无可争辩,禁唱《春天里》,是汪峰不可剥夺的法定权利。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叫骂汪峰?只因汪峰的禁唱,可能会让这段传奇戛然而止。从此,草根便只能一直埋在地下,埋在这春天里。
中国人有喜欢奇迹的传统,总希望看到奇迹发生,更喜欢亲身感受奇迹。或许,这是因为民众想要的东西太难得到。
春晚前夕,有人公开反对旭日阳刚与西单女孩上春晚,理由是草根一步登天,而老艺术家们尚未熬到机会,这不公平。“树根”不想让出几分钟给草根,汪峰又收回了《春天里》的表演权。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任何一个都可能让草根继续是草根,都可能把旭日阳刚“打回原形”。虽然,禁唱可能会在客观上粉碎旭日阳刚的春天,但那并不是汪峰的错。如果一定要深究其中的原委,我更愿意相信,这源自草根变“树根”、“树根”变“大树”的机会过于渺茫,底层流向上层的通道不够通畅。
编辑:董晓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