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形成“匆忙文化”

来源 :民族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35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醒来,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是拉开窗帘吗?还是翻过身去搂搂你的伴侣?或跳下床来做10个俯卧撑?都不是。你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每个人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时间。床头柜上的时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状况,不仅告知我们在一天余下的时间里自己所处的状态,也告诉我们该做何反应。如果时间尚早,我就闭合双眼,睡个回笼觉;假如时间已经不早,便跳下床来,径直奔向卫生间。
  从醒来的那一刻起,时钟就操纵着我们一整天的节奏。当我们在一个接一个的约会和安排以及一个接一个的截止期之间奔忙不休时,一天的时间就这样流逝。每一个时刻都编入了安排计划,我们眼睛所及之处——床头柜、单位的食堂、电脑屏幕的一角以及我们的手腕等等——时钟无时无刻不在滴答作响,记录着我们每一刻的进展,激励我们不要落后。
  在这个快速变化着的现代世界里,时间的列车似乎总是刚到站又处于待发的状态。无论我们如何加快速度,无论我们的日程安排多么巧妙,每天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今天,我们感到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的压力。为何如此?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有别于我们的祖先?假如我们要放慢节奏,我们首先必须明白为什么要加快节奏,为什么这个世界变得如此快速,日程安排如此紧张?
  人类一直处于时间的奴役下,感受着时间的存在与威力,却从来无法确定如何给时间下定义。生存是人类测算时间的一种动力,但从一开始,测算时间就被证明是一把双刃剑。从好的方面说,制定计划有助于提高每一个人的效率。然而,一旦日程表开始转动,时间占据上风,我们就沦为时间的奴隶。时间安排限定了我们的期限,给我们一个匆忙的理由。
  正如意大利谚语所言:人测算时间,时间测算人。
  由于时间安排严格.而新技术又使加快速度做一切事情成为可能,于是,匆忙便渗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被期待以更快的速度思考、工作、说话、阅读、写作、进餐、移动。
  19世纪,“匆忙文化”加快步伐再上了一个层次,弗雷德里克·泰勒的“安排第一,人第二”信条在西方人心理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如今,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像钱,我们更常见的提法是:“缺时间。”
  无论喜欢与否,人的大脑是被速度所固化的。我们从危险、忙碌、激动、悸动中获得乐趣。从快速中获得的强烈的感官刺激。我们不仅享受速度带来的乐趣,也习惯了速度,成了加速器。我们跟时间的关系变得愈加令人担忧,愈加紊乱。任何一本医学教科书都会告诉你,对细节过分敏感的困扰是神经质的经典症状。将时间变成更小的单位的无情驱动——使我们更加强烈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更加渴望充分利用时间,也更加神经质。
  如今时间的本质已发生变化。“加快做一切事情的速度”这一事实明显说明:我们出轨有多远,我们多么迫切需要重新思考我们的全部生活,重新找到生活平衡的方向。
  兰欣摘自《放慢生活脚步》
其他文献
编译/陈铭  祖父的教育    精彩一句  “森林中的树相互遮蔽,缺少风吹雨打,容易折断。田中的橡树没有什么可依赖,需要百般挣扎才能和大自然对抗,没有茁壮的身躯就难以存活,用它们做车轮,才可能承受沉重的负荷”    激励故事  拿破仑·希尔,美国——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成功大师,他创建的成功哲学和十七项成功原则,以及他永远如火如荼的热情,鼓舞了千百万人,因此他破称为“百万富翁的创造者”。受到他的
期刊
编译/王广树  美国寓翁沃伦·巴非特是与今杰出的投资巨商。他白手起家,经过40多年的艰苦创业成为具有数十亿美元资产的富豪。巴非特的成功不是靠借贷,而是凭日积月累逐渐加大的投入。他的优势在于,坚持自我约束和市场预测,以及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  巴菲特的一个朋友回忆说,巴菲特5岁时就在奥巴哈家门前路旁摆摊卖橡皮糖。后来他不仅在附近街道,而且还到朋友住的闹市区去卖柠檬水。朋友们都说他不满足于挣钱,他想的
期刊
有这样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使我坚信母爱是一种本能,而且是世间最美丽的本能。  一个故事是原版外史书籍上刊载的;在美国阿托斯加州的一个小镇,一位老猎人为了捕捉到一匹母狼,与其周旋了半月之久,但终未成功。这匹母狼也明显地感觉到了来自猎枪的威胁,每与老猎人相遇或是嗅到他的气息,就远远地逃遁。这天黎明,猎人听见院外有凄凉而并不尖历的狼嚎声,他推开院门时大吃一惊,那匹母狼竟然就端坐在他
期刊
编译/邵维维  1917年美国向德国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数装备精良的美国士兵深入到德国作战。  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犹太士兵阿历克斯与部队失去联系,独自来到德国小镇塞尔德斯。由于当时美军与德军正处于酣战之中,这个身着军服的美国大兵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住在小镇上的一位犹太老人为了保护这个犹太士兵,便把他带到了犹太人的教堂,并邀请他参加自己家里举行的犹太教的祈福仪式。阿历克
期刊
某大学的一个女生宿室,几个“死党”正在说悄悄话。说着说着,有人提议比比谁的初吻最美丽。  首先开口的是园园:“前年情人节,我知道他会送我玫瑰的,但我真的没想到他会送我99朵……他并不富裕,为了送我花,至少吃发半个月的方便面我埋怨他不该这样苦自己,他没有回答,而是一下子吻住了我……”  诗诗跟着道:“20岁生日那天,他请我在西餐厅吃过蛋糕后,又约我到学校后面的‘情人坡’。午夜的钟声敲响时,他变戏法似
期刊
编译/高年生  每当有人问我是干什么的,那我就尴尬万分,一下子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不知所云,而我本来就是有名的诚实可靠的人。我很羡慕瓦工,他可以回答说:“我是瓦工。”我嫉妒会计,理发师和作家。他们都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职业,因为这些职业名副其实,用不着多费唇舌解释。我没有办法,只好回答:“我是卖笑人。”人家听了不免还要追问下去:“你靠卖笑为生吗?”我不得小实事求是地回答:“是,”于是问题接二连
期刊
温哥华的一起车祸令她容颜尽毁,最好的医生都无法拯救她的美丽,绝望中她决定靠自己。为此,她放弃了优厚的津贴和安逸的生活,开始自学医术。10年锲而不舍,她探索与发明的一种美容技术奇迹般地恢复了她的美丽容颜,她的事业也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拯救自我 开创事业    大学毕业时由于成绩优秀,李丽莎被分配到广东军区技术局,后来被派往加拿大学习。1984年温哥华一个寒冬的早晨,一起车祸夺走了李丽莎二十多
期刊
蔡元培 有人讽刺蔡元培的书法写得像鸡爪子。蔡听后笑着说:“我曾经学黄山谷的书法,可惜没有学到人家的长处,而短处又常常不能自己掩盖,就成了这副样子”——昔人画虎不成反类犬,蔡元培此乃学“鹰”不成反类“鸡”。此等自嘲勇气,非俗人可为。  李鸿章 李鸿章说:“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这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太不用了。”——一般说来,一旦做官容易,则“十万雪花银”唾手可得之日,即是老百姓度日如年、备
期刊
冰雪覆盖的西伯利亚茫茫原野上,风像刀子一样刮骨,监狱的围墙积淀了一层厚厚的雪,屋檐垂持的冰凌像一把把尖刀。狱室里的墙、闲冰和是像冻僵了的石头。毫无生机。陀思妥耶夫斯基坐在冰冷的床沿,从白天的苦役、残忍的鞭刑、粗劣的饮食加之这恶劣的环境,禁不住悲从中来,这一切,应该用手笔录,虽然这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只能偷偷地进行,但囚犯们的经历和“罪行”不能不留存脑中。这是发生在18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个夜晚,也是
期刊
编译/许函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位18岁的姑娘曼莎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一家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在圣诞节的前一天,店里来了一位30岁左右的男顾客。他虽然穿着很整齐干净,看上去很有修养,但很明显,这也是一个遭受事业打击的不幸的人。  此时店里只有曼莎一个人,其他几个职员刚刚出去。曼莎向他打招呼时,男子不自然地笑了一下,目光从曼莎的脸上慌忙闪开,仿佛在说,你不用理我,我只是来看看。  这时,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