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团队混合式教学初探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tk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概念应运而生。教师可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物业管理认知》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并采用教师团队教学法。在面向授课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得出团队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一种积极的、有益探索的结论,值得推广。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混合式教学;团队教学;物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5-00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5.003
  如今正是信息化时代,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线学习的方式具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便捷的协同交流、友好的互动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认识到在线学习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了教师的深度参与,学习效果并不像预期的那么理想。Blending Learning(混合式学习,或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应运而生。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2003年12月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首次提出这个概念,“混合式教学”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教学模式。所谓Blending Learning[1],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对大量有关混合式教学文献的对比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一般已收敛在“线下面对面与在线学习的集合”上,这样的界定更具有可操作性,避免了混合教学研究领域的模糊化。我选取自己主讲的一门课程《物业管理认知》课进行了团队混合式教学的有益探索。
  《物业管理认知》课程是系统讲授物业管理理论知识的一门基础课程,涵盖物业管理专业全部基础理论知识,对学生专业理论素养的养成至关重要。如果将物业管理专业所有专业课程比作一棵大树,那它的树根即《物业管理认知》课。在别的高职院校,类似的课程是《物业管理概论》。由于该课程属于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实训教学内容开发难度大,造成课堂基本形成“讲授式”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教学效果差。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有效提高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对《物业管理认知》课程团队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一、团队教学分工
  《物业管理认知》课程涵盖了专业几乎全部的基础理论知识,因此,首先将课程内容进行拆分,根据不同的单元内容选择擅长该内容教学的教师成为团队成员,负责本单元的教学。我结合实际情况,将《物业管理认知》课程的内容划分为10个单元,依次为物业与物业管理基本知识、物业管理机构设置、物业管理制度建设、物业管理招投标、物业维修管理、物业设备管理、环境绿化与保洁管理、保安消防与车辆管理、物业管理关系、各类物业管理,团队成员每人讲授1-2个单元。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
  我在现有的基础上,总结了4个主要采用的信息化手段,分别是QQ课程群、微信公众平台、微课视频、问卷星。教师可在适当的时候灵活运用,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同信息化手段的比较见表1。


  三、面向授课对象的调查分析
  我在课程讲授16学时后,即课程进度到二分之一时,面向授课学生開展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2.35%的学生表示绝对支持团队混合式教学,35.29%的学生表示支持,但是有不适应,希望改进,仅有2.35%的学生表示不支持。由此,首次团队混合式教学的尝试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针对学生反馈的意见进行修正和完善。学生反映的问题有:目前团队教师人数多,2-4位是他们认为比较合适的,3位教师他们认为数量上是最合适的,另外,86%的学生希望教学团队中加入企业专家,可以看出学生对实践技能学习的需求。在我尝试运用的4中信息化手段时,学生反馈的意见是他们认为微课视频和手机微信扫一扫二维码答题是印象最深刻的,教学效果也较好。
  四、结论
  团队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一种积极的有益探索,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团队教学有助于提高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水平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一般开设在一年级,属于专业入门课程,但又包罗万象,涵盖了几乎所有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要真正讲好这门课,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及实践技能要求都比较高。一名教师能力有限,可以选择2-4位在不同领域有研究专长的教师组成团队,术业有专攻,使每位教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讲好自己所负责的内容,尽力开发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实训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理论课程枯燥乏味,教材中文字占绝大部分篇幅,加之学生对理论课程天然的抵触心理,课堂效果差。教师可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多种信息化手段融入到合适的教学内容当中,提高课堂趣味性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 王国华,俞树煜,黄慧芳,等.国内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5(2).
其他文献
摘 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就不会产生参与的意识。同时,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是一种带着浓厚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所以,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必须认真探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采用不同教学方式,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学习者的角色去“读懂”学生,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让课堂充满童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童趣;美术;兴趣 
期刊
摘 要:绘本是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而无字绘本作为绘本的其中一种类型,也有着独特的价值。无字绘本是只依靠图画进行内容叙述和传情达意的绘本,它的画面往往具有直观性强、解说性强和连贯性强的特点,可以让读者读懂故事的情节和发展。而阅读无字绘本也有利于儿童增强自己的读图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也更能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参与感。因此,家长和教师在带领儿童阅读无字绘本时,也要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优化教学,利用精心设计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思考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阅读中感悟课文深意。在教学巩固环节,教师要设计趣味性的作业,使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提高和发展,通过作业环节使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延伸,在主动学习中发展语文思维,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语文思维;趣味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教育本质目的之一,主要是在学习现有的课文知识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升华和提炼。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通常况下只是单地讲,学生只管记,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其掌握的知识局限于课文表面,无法有效地挖掘深层次的知识,学生的思维更谈不上创新。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迫在眉睫。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能力  中
期刊
摘 要: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可以品味一首诗就是“意与境二字而已”,《语文新课程标准》也给小学古诗的学习提出了要求,即学习古诗要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品味古诗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需思考并探究如何发挥作用,让学生爱上古诗并能自己学会品味。  关键词:解读品味;小学语文;古诗赏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0-0112-
期刊
摘 要:纵观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照本宣科的讲授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被局限在教材中,学生借助学到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能应付考试。因教师将生活与数学教学相割裂,学生无法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无法在熟悉的生活中感知数学,更无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也与课程改革相违背。对此,需要教师树立生活教学意识,并将其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教学准则,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推动数学课堂的有效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启发,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在深入探究中掌握数学概念,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上展现风采,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维;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摘 要:幼儿时期是人的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期,抓好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有益于幼儿的终身发展。幼儿教师必须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并且让幼儿们在课外活动中不断实践,日常教学中也要有目的地开展多项语言训练,结合教学实践,为幼儿们的语言能力提高探索多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语言;能力训练;途径;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
期刊
摘 要:绘本通过使用精美的图片以及简单的问题表达故事的深刻内容,十分适合幼儿园阶段幼儿阅读。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融入绘本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教师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选择读物,并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创造环境,制定系统化教学方案,提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教师教学技巧。  关键词:绘本故事;幼儿园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 要:幼儿是我们的未来,从小养成好习惯,将来才能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幼儿形成好习惯的重任,包括:养成有礼貌的习惯,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养成爱学习的习惯,懂得如何学习知识;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理解劳动是人类美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从小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有了好习惯作为保障,幼儿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获得了全面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习惯培养;策略;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