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土壤上培育习作之花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j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习作不竭的源泉,远离生活的习作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如何让学生摆脱写作文的畏难情绪,走出习作的困境?我认为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描绘生活,使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与情趣。
  一、走进生活,让习作之花朵朵开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悉心体味,让他们知道生活中所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其实都可以成为习作的素材。有了这些作文材料,学生就不会难为无米之炊,咬破笔头编瞎话。
  指导观察、认知生活。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由于年龄小,不善于观察,不懂得观察的方法,难以捕捉素材,容易写出千人一面,缺少个性的作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他们不单纯是眼看,还应耳听、口问、身触、脑动,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社会人生,用自己的身心发现周围的变化,这样习作便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在观察中,因为每个学生总是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之间成百上千的联系,所以各人的思想不会雷同,写出的文章亦能体现自己丰富的个性。例如,教学作文《家乡的环境》,以往大多数学生喜欢写家乡今昔环境的变化,千篇一律。今年我提前布置学生每天上学放学观察并记录周边环境(街道、河流、小区、空气等)污染的情况,并鼓励学生采用访问、查资料等方式进行调查。每个学生由于观察的角度、方法不同,作文的形式多样:有家乡环境的调查报告,有童话作文,有叙事作文,有想象作文……虽然观察同一事物,但所表达的主题不一,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引导体验、深化感受。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作文的素材面和作文深度。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体验,让学生在主动体验过程中,既丰富习作素材,深化对事物的感受,又享受到生活的无比乐趣。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活动,校内以游戏为主。如画鼻子……学生在玩得不亦乐乎的同时也体验到盲人的不易、团结的力量。无需教师反复强调,文章立意水到渠成。家里以体验为主。如“今天我当家”“给妈妈洗脚”等体验活动,既让学生了解劳动过程,体验到父母的艰辛,又容易让文章做到言之有物。社会上主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啄木鸟”行动,我组织学生分组上街寻找错字,调查、分析原因。学生通过这一活动丰富了习作素材:“谐音自有妙用”“啄木鸟在行动”“无知真可怕”等,同时也感受到汉字的无穷魅力。再如我布置学生周末时与家人到菜市场买菜,这样有了切身的体验,学生笔下的内容就十分丰盈:“我学会了讨价还价”“倒人胃口的菜市场”“买菜也有学问”“赚钱真辛苦”“可敬的人”……体验,拓宽了作文的广度和深度,让每一位学生的作文犹如盛开的花儿令人耳目一新。
  二、记录生活,让习作之花朵朵鲜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都不同。如果不加记录,即使有再好的素材也会流逝。教师要让学生多留心身边小事,多思考,并引导学生采用日记、随笔等形式随时记录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存入自己的习作题材库。学生随时提取素材,抒发自己“胸中”的“意思”和“情感”,在习作中展示独一无二的“自我”,使原生态习作跃然纸上。例如,教学“我的发现”这一单元主题时,我引导全班同学每天记录学校、班级发生的事,有时间就多写些,没时间就用几个关键词描述之或者一语概之,晚上将自己一天的记录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在教学作文《我的发现》时,学生交流了自己近段时间的收集,发现有许多新颖独到的生活素材:“老师变美了”“班级掀起了漫画热”“校园垃圾桶变形记”……这都归功于每天有记录生活,才让学生的作文之花别具一格。再比如教学“妈妈的爱”的作文时,我让学生观察妈妈一周,每天写观察日记,随时记录妈妈爱自己的细节和自己当时的感受。这样学生写起妈妈的爱不再都是千篇一律的生病时妈妈对自己的照顾,而是通过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表现母爱的无私。试想若是没有平时的记录,又怎能有这样表现母爱的深沉、细腻的表达?
  三、多元评价,让习作之花朵朵香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如何让学生爱写、乐写?我想这需要我们老师用心呵护,而评价是呵护的最好方式。把学生的习作看做是鲜嫩芬芳的“花朵”,通过努力寻求丰富、多彩而有创意的评价方式,欣赏、美化这一朵朵花儿,学生习作就会在老师的评价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评价的方式应是多元的,要尊重不同层次的学生,鼓励他们说真话吐真情,克服畏惧情绪。只要是学生真实地、真诚地、自然地表达自己,教师都应当鼓励,使学生觉得习作就是记录生活,怎样想就怎样表达。即便是学生表达时“出格”了,也应给予鼓励,使“我手写我心”落到实处。平时,我利用课堂前三分钟开展“三分钟我的故事”活动,我的要求是:只要是生活中的真事,感受是真实的,一律为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个个跃跃欲试。课后再让他们“我手写我口”,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获取信心,产生了继续习作的动力,作文出现个性化的效果。尽管“花”开得大小不一,但都散发着他们各自生活的气息和香味。这不正是作文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吗?当然从评价手段来说,可多法并举,出版班报、上墙报、教师为优秀作文配乐朗读、评比习作标兵、推荐到刊物发表……语文老师,只有让孩子在习作中展示独一无二的“自我”,引导他们用童心童言去写童趣童真,找回儿童习作应有的本色,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成功的,学生的习作之花才会常开不败,越开越香。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有说不完、写不尽的人和事。只要我们有心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作文素材,把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作文之花”就会在生活的土壤里灿烂绽放!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安市西门小学)
其他文献
一、适机重组,让教材“变”出来  人教版第九册教材中回顾拓展四的故事《“水滴石穿”》和本组课文“生活的启示”主题配套。回顾拓展二的趣味语文《“推敲”的来历》也和这组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学时,我就把《“推敲”的来历》有意放着先不教,教到回顾拓展四后再来学习,而且还补充课外故事《苏小妹练字》,此时,重组的《苏小妹练字》《“推敲”的来历》就是“定篇”的性质。这样围绕主题,进行对比阅读,进一步加强了对抓重点
高血压脑出血属中风范畴,痰热腑实为病机主要矛盾,临床上多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大多数以意识障碍、痰多、高热、大便不通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当泻热通腑,化痰开窍。笔者自拟化痰
现实生活中有学生道德认识的各种素材,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经历中去感受,在真切的情境中去体会,在具体的角色关系中去辨别,在实践的过程中去积累,就能医治学生思想道德的贫乏之症,就能让《品德与生活》课回归本位,回归生活,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盈,更加实效。  一、联系生活,充实教学内容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
目的: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护理探讨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5例不同程度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65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46例痊愈出院,19例好转后出院.结论:口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服务模式,确保患者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方法:注重给患者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结果:良好的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提高护士的整体素
<正>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就其表现形式而言,是由思想决定的,就其表现内容而言,是由素质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师拥有什么,他才能够给学生什么,教师只拥有知识、技能,
目的:分析为胆结石患者应用全方位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结石患者172例,按数字随机法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从术前、术中、术后为实验组患者开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艺术课程多元化在校园悄然掀起。南平市有着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音乐,如浦城的赣剧、建瓯的“唱曲子”、南平的南词等等,它们为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戏剧欣赏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土壤。戏剧欣赏教学寓知识性、科学性、表演性、趣味性于一体,既使音乐教学增加活力,又使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了作用。通过听赏、演唱,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也使本土文化得到了发扬和传承。  一、地方戏曲欣赏
解开冰冻河面的是和煦的春风,抚绿遍野荒原的是温柔的细雨,滋润凡尘生命的是点点滴滴的感动。教师对学生的爱,正如园丁把对花儿的爱蕴涵于等待之中:俯身从中浇水松土,精心呵护,守候花期,于是这种等待才能收获万紫千红,争奇斗艳,桃李满堂,情满人间。  ——题记  有心栽花花才开  课外活动时,我在教室里批改作业,一阵吵闹声由远而来,几个同学簇拥着小强疾步走来,七嘴八舌地报告开了:“他们打架了。”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