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cylove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和对农业的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为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效提高水利系统的工作效率,保证其稳定运行,需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入手,分析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工程管理;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082
  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来缓解农业旱涝的现象,从而更好地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重视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工程质量,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粮食安全问题。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满足农业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促使农业持续发展。此外,农田水利工作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增长,通过不断增加农田水利工作建设的投入力度及制定相关的农业水利工程政策,可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逐渐增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及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田质量,尽可能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损害。新时代背景下,要合理使用水资源,重视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工作,提高基层防洪防旱能力,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促使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体系不完善
  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水肥管理十分重要,建立水利工程能够保证农业生产所需的水资源。目前,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对农田不够重视,没有投入充足的资金到农业发展中,使得水利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同时也没有形成完善的施工体系,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比较无序,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1]。
  2.2 缺乏资金的投入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工程,其建筑所用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加之工程属于公益性,不能及时得到回报,由此使得资金投入无法满足农业发展,导致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工期延误等现象。
  2.3 缺乏现场管理
  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更多是由当地的小型施工队来进行施工,其中施工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施工水平不高,不重视现场管理工作,从而对项目施工造成了不利影响,无法充分保证工程质量。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场材料管理不完善,没有配置专业人员分类管理现场资料,导致资料出现损坏和浪费的现象;2)在进行现场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落实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3)缺乏专业的建立单位,使得监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完成施工后时常出现质量问题,提高了后期的维修成本。
  2.4 缺乏先进的管理意识
  部分地区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后,未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不安排专人进行管理维护,使得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加之缺乏对工程设备的维护,由此造成严重磨损和老化问题,不利于水利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此外,相关部门没有做好宣传工作,在部分农村地区不重视对集体财产的保护,没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过程时常出现问题[2]。
  2.5 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由于基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联系,尤其是村集体之间交流不通畅,没有建立合作协调的关系,一些村组为了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盲目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从而出現了工程重复建设的现象,工程效益低下。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施工体系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政府等相关部门要给予重视,积极引导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不断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体系,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发展农业,形成总体框架,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管理有据可依。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集中社会力量投入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对其发展有着导向作用,因此应通过科学统筹的规划,不断优化项目建设质量。在完善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加强相关单位部门的协同合作,制定可行的计划,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可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建立监管体系,加强施工流程的管理力度,提高施工质量,把好“质量关”。
  3.2 做好资金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无法满足其发展的现状,因此要重视做好资金管理工作。1)要设置专项资金,保证专款专用,坚决抵制资金挪用等问题。结合当前情况,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的特点,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因此要合理使用资金,促使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加强对水利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2)要进一步吸纳社会资金,相关部门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群众的意识,更好地认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资金筹集渠道,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3]。3)要做好农民群众工作,建立有效的沟通,以政务公开的方式使农民群众能够将自身的利益与农业的发展建立联系,积极投入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从而有效控制人力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的监督水平,促使工程顺利开展。
  3.3 加强现场管理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好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管控工作,相关施工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能因节约成本而忽视材料质量,此外,要按照工程质量的相关规定进行施工,避免盲目加快施工进度,造成工程质量不达标。与此同时,要鼓励农民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自主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政府部门要加强现场管理,以公开招标的方式与具有较高施工水平的队伍进行合作,同时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工序比较复杂,因此要形成系统化的工程管理,落实好施工的每个环节,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三项检查制度”,保证各个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同时建立密切的联系,促使施工过程能够及时的连接。此外,要制定健全的管控机制,确保能够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4]。
  3.4 落实管理责任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模较小,得不到政府部门的充分重视,许多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政府投资的产物,施工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施工现场没有秩序,工程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因此,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监督管理工作,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工程管理的作用。
  3.5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意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应通过定期组织人员开展专业技能训练,促使管理人员掌握网络化、智能化等信息技术,从而更好地进行水利工程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具备一定的管理意识,以有效降低农田生产风险,更好地落实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监管、维护等工作,促使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5]。
  3.6 重视前期设计工作
  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科学地进行设计,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考察,包括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水文地质等因素,根据实际农业需求来判断水流量,从而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进行确定。结合相关数据,安排专家进行设计,并进行评估,从而使设计图纸能够符合实际的施工情况。相关施工部门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改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项目实施责任单位,保证计划的有效落实。除此之外,要与当地农业生产部门建立有效联系,保证设计图纸的精确性。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区域性较强,使得施工方案和施工要求有所差异,因此要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实际地域情况和用水量来建设水利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小型田间灌排工程、引水工程、小型灌区等,合理利用水资源,使土地利用率和灌溉面积有所提高,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技術研究,引用现代化技术和方法,建立农田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应对农村水利系统中的突发事件,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4 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立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水资源的需求,从而提高农作物质量,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使水利工程稳定运行,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高文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浅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2056.
  [2] 于敏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和维护管理措施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33):224-225.
  [3] 王新乔,倪宏伟.浅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装饰装修天地,2018(16):374.
  [4] 唐莉.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6):62-63.
  [5] 窦莉.西北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9):87.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农业环境保护是科学使用各种农业相关的自然资源,以防农业环境和农业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措施,主要是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和避免农业生态破坏。以山东省诸城市为例,从农药污染、化肥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业废弃物污染层面及其他层面分析了农业环境遭受污染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思路及措施。  关键词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山东省诸城市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
摘 要 岩溶地區石漠化综合治理草食畜牧业工程的目的是通过人工种植牧草,发展圈养舍饲牛羊产业,杜绝放养牛羊损害天然草、树对环境造成破坏,以促进岩溶地区农村草食畜业与生态环保持续协调发展。在组织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草食畜牧业发展工程”的技术指导工作实践中,总结归纳了牧草种植和综合利用实用技术要点,以促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关键词 石漠化;综合治理;牧草种植;综合利用;岩溶地区 
摘 要 为研究辽宁省桓仁县森林的碳储量,通过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对森林资源变更数据按优势树种和不同林龄组的碳储量和碳储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柞树和落叶松的碳储量远大于其他树种,不同林龄碳储量大小顺序为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幼龄林>过熟林;碳储密度顺序为近熟林>过熟林>中龄林>成熟林>幼龄林。  关键词 优势树种;林龄组;碳储量;辽宁省桓仁县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志码:A DOI:10
摘 要 在物联网技术逐渐完善、成熟的背景下,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北方温室大棚智能管理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从物联网技术出发,探讨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要求,分析智能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从而提高温室大棚管理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益,为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北方温室大棚;智能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S625;TP391.44;TN929.5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农产品品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政府倡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形象代言,是新时代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阐述发展农产品品牌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重庆市涪陵区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涪陵区发展农产品品牌的对策建议: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引导;坚持品牌发展扶持政策;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关键词 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建议;重庆市涪陵区  中图分类号:F32
摘 要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上升,由此而引发的尾菜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导致环境污染。结合实践,从直接还田、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5个方面对比不同处理方式的生态效益,以期为尾菜资源化处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尾菜;资源化;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093  蔬菜
摘 要 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口基数较大,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存在水资源缺乏的情况。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及机械化发展趋势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日益凸显,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我国兴建了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降低水资源消耗,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探讨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 农田水利
摘 要 在重庆市开州区对7个华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引种示范,比较分析各品种的物候期、植株形态特征、田间性状、产量及晚疫病抗性等,以筛选适宜在开州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结果表明,华薯4号、华薯13号、华薯2号和华渝5号的田间综合表现较好,生育期适中,晚疫病抗性均达到中等以上,667 m2产量分别达到2 856.3、2 748.5、2 383.4、2 192.4 kg,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
摘 要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饮水安全受到广泛的关注。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与身体健康。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在农村饮水安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因为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成为社会发展重点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措施与饮水工程管理,旨在保障农村的饮水安全。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饮水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