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地理教学;情感因素;互动教学;新课引入;地图;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11(B)—0035—01
多年以来,地理学科在学校教学中始终处于“小儿科”的地位。当前,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地理教师该如何更好地进行初中地理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情感因素在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
目前,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过于强调地理知识记忆和地理思维严谨的作用,在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地理教学缺乏生动活泼的情趣。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为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以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努力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进步。
二、 “互动教学”应在地理课堂上得到体现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地理教学也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将“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其间,要体现适度的“教学民主”。即使学生的想法很幼稚,教师也不能指责、嘲笑,应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继续发言,而后师生再进行交流、探讨。
三、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新课引入中不可缺少
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教师在新课引入中使用的方法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和“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变成“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另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某某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了看书画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两者起到的效果不言而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新课引入方法。如,地理新闻引入法,即先由教师或学生评述国内外地理新闻,而后引入新课;地理趣闻引入法,即先由教师或学生介绍一些地理趣闻,而后进行新课教学;目标激励法,即在上课前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办法,促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地理游戏引入法,即教师利用地理课件或地理教具、学具,组织学生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知识竞赛,以为开展新课教学奠定基础。
四、教学过程“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地理教学中,它既是教具,也是学具。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具有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相关地理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但当前不少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运用能力则显得比较薄弱。这就需要教师把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作为地理教学主要目标之一,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把地理教学过程“地图化”,并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对一些基本地理图像的认识,使其掌握判读方法,从而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五、教学评价“能力化”
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与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结合起来。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教师应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笔试评价方式,积极采用“能力化”评价方式。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让学生撰写研究性论文等,从而进行评价。此外,还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试题来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实际运用能力。地理开放性试题应具有如下特点:基础性,即试题应包含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地理知识。如,我国的地理位置、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之最”等;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即通过设置一定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增进师生情感,改变学生害怕地理学习的心理;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可以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性”,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11(B)—0035—01
多年以来,地理学科在学校教学中始终处于“小儿科”的地位。当前,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地理教师该如何更好地进行初中地理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情感因素在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
目前,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过于强调地理知识记忆和地理思维严谨的作用,在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地理教学缺乏生动活泼的情趣。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为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以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努力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进步。
二、 “互动教学”应在地理课堂上得到体现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地理教学也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将“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其间,要体现适度的“教学民主”。即使学生的想法很幼稚,教师也不能指责、嘲笑,应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继续发言,而后师生再进行交流、探讨。
三、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新课引入中不可缺少
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教师在新课引入中使用的方法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和“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变成“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另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某某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了看书画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两者起到的效果不言而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新课引入方法。如,地理新闻引入法,即先由教师或学生评述国内外地理新闻,而后引入新课;地理趣闻引入法,即先由教师或学生介绍一些地理趣闻,而后进行新课教学;目标激励法,即在上课前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办法,促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地理游戏引入法,即教师利用地理课件或地理教具、学具,组织学生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知识竞赛,以为开展新课教学奠定基础。
四、教学过程“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地理教学中,它既是教具,也是学具。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具有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相关地理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但当前不少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运用能力则显得比较薄弱。这就需要教师把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作为地理教学主要目标之一,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把地理教学过程“地图化”,并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对一些基本地理图像的认识,使其掌握判读方法,从而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五、教学评价“能力化”
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与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结合起来。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教师应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笔试评价方式,积极采用“能力化”评价方式。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让学生撰写研究性论文等,从而进行评价。此外,还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试题来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实际运用能力。地理开放性试题应具有如下特点:基础性,即试题应包含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地理知识。如,我国的地理位置、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之最”等;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即通过设置一定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增进师生情感,改变学生害怕地理学习的心理;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可以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性”,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