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 计算机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针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特征,结合专业学科特色,设计了以《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为例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探索对于医学院校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MOOC    SPOC    混合教学    数据结构
  引言:
  从2012年开始,MOOC开始席卷国内教育领域,并以其独有的开放、共享、大规模等特点,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这对于普及教育范围、推动教育公平具有显著优势[1-3]。然而,其投资成本高,完成率低,資料堆积多等弊端也逐步显现出来[4],因此,一种比MOOC更小众的在线开放课程SPOC应运而生。它能够定制教学过程并开展线下实体课堂教学,所以是一种更灵活更高效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类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非常重要。然而由于此类课程理论知识点众多,实践性较强,课上时间全部用来传递知识,造成学生被动灌输,缺乏自主探索能力。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多,既与课程本身的抽象度和复杂度相关,又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关。伴随着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此类课程也可以尝试借助SPOC平台,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新方式[5,6]。
  一、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MOOC一般是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而SPOC是小范围私有在线课程,通常面向学校等特定领域[7,8]。
  在国外,混合教学模式最早是一种集课堂教学、讨论以及远程教学相结合的一种培训方式[9,10]。在我国,关于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一般集中在教学环节的具体设计方面,通常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平台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具体的应用实践开展不多。同时,在SPOC课程教学实践方面,少数高校已经在MOOC平台上建立了云平台并开设了课程,例如清华大学在“学堂在线”MOOC平台开设了《电路原理》SPOC课程、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交通大学MOOC平台”开设了《经济法》SPOC课程等。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一些免费的在线课堂管理平台,它们同样可以作为非常好的SPOC平台,例如清华大学使用的“雨课堂”,北京大学的“A+课堂派”以及南京大学的“课立方”等。这些平台是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环境下,为方便老师和学生开展教学任务,提供实现线上和线下互动、即时评价和过程记录的教学服务平台[11]。
  二、SPOC 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本研究以基于SPOC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为研究目标,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研究如何构建完整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体系,实现资源整合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2.1课前准备:以课堂派为平台,进行SPOC资源建设
  在混合式教学实践体系创建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前端分析,构建基于 SPOC 的教学资源。此外,提前录制每章微课视频,设计学生自学任务单以及章节测试题。整理经典应用案例详细分析教程以及网络优质教学作为学习拓展资源。以此同时,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体系,设计教学流程是关键。这需要结合专业特色,整合教材知识点,编写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系统性、科学性的制定教学流程,每个流程都注明具体的内容和要求,使之成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SPOC平台基本教学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2.2课中阶段:以翻转课堂为形式,实施混合式教学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利用SPOC微课视频及在线测试等功能,以翻转课堂的方式,实施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学生通过课前的线下学习,对于知识点有了一定认知,教师需要在课前掌握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特别是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可以通过SPOC平台交流讨论。当回到线下课堂时,学生需汇报自主学习成果,教师再进行答疑解惑,使知识得到内化,提高学习的质量。因此,基于 SPOC 混合教学模式的线下教学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和学生知识的升华必不可少。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如图 2 所示。
  2.3课后阶段:多方面总结,对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学习完成后,对学习过程、学习成效进行客观评价。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学生评价:以问卷调查形式让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2.教师评价:利用A+课堂派创建的SPOC平台,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均可以数据化,其中包含了学生测试、讨论、甚至是观看视频时长的实时记录。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查找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随着SPOC在线学习方式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学习方式的创新型越来越迫切,于是引发了教与学方式的深层变革[12]。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中已逐渐广泛应用,通过多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的刺激,能够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  考  文  献
  [1]苏小红,赵玲玲,叶 麟,等.基于 MOOC + SPOC 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7): 60-65.
  [2]崔贯勋.基于云计算技术的 MOOC 实践教学平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8) : 119-123,157.
  [3]叶安胜,周晓清,鄢 涛.基于SPOC 的“C 综合项目实战”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 验 室 研 究 与 探 索,2016,35 (6):198-203.
  [4]Sidorko, Peter E. “MOOCs and SPOCs: Where is the Library?”[R]. Penang: The Access Dunia 2013 Online Conference, 2013.7-8.
  [5]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从MOOC到SPOC:一种深度学习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28-34.
  [6]陈然,杨成.SPOC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5):42-47.
  [7]王铮,苏小红.MOOC+SPOC混合式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7(1):91-94
  [8]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 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35(1): 85-93
  [9]徐葳,贾永政.从 MOOC到 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 实践的学术对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 (130): 13-22
  [10]王翠.大学课堂中的SPOC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以河北大学计算机学院“数据结构”课程为例[D].河北大学,2016年
  [11]陈伦.在线课堂管理平台辅助高校教学的应用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12]陈琳.高校课程立体学习资源建设研究——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视角[J]. 中国电化教育,2013,(11):95-97.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以基于软件工程的Web开发技术为主题,围绕Web前端开发的特点、技术语言、面临的问题、制约优化的因素以及相应的对策、Web开发流程等方面展开阐述。在网络越发发达的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的人选择Web前端,Web前端以其图形化、动态化、分布式、交互性等特点在互联网中占有一席之地,存在着无法预测的发展前景。当然目前国内的Web前端方向的技术等方面存在着亟待被解决的问题,本文简单总结了最常
【摘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句酷批改网应运而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作文批改压力,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弥补了传统写作教学的不足,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本文重点剖析了句酷批改网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坚持自动批改和教师批改相结合,以期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  【关键词】 句酷批改网 英语写作 对策  引
【摘要】 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基于云计算的技术方式,构建出高效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是一种将资源进行整合、数据共享,同时可以提供出较强的推送能力的综合性平台。高校在开展教学、培训、后勤管理以及物业管理过程中,实现对资源的优化与配置,提供更高品质的教育服务,进一步的保障当下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之间的深入融合发展,为高校的教师与学生打造出一个高效率的学习与生活信息化氛围。  【关键字】 高校教学
【摘要】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推进,信息消费正在加速渗透进各行各业与千家万户,给社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在“互联网+”实现过程中,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热点应用领域,这些领域与“互联网+”的内容实质有很强相关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由于信息化所主导的新兴业务领域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对“互联网+”战略的部署和实现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本文首先对分布式存储和
【摘要】 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包括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等,造就了移动互联这个全新的时代,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亦是带动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逻辑。本文基于对移动互联时代特征的论述,解析了该语境下的教学,并由此对移动互联时代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了瞻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移动互联时代 发展  引言:  时至今日,移动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席卷了整个人类社会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微小说、微视频、微支付等微文化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通过微媒体分享和应用网络文化资源,与此同时他们价值观受到了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在微网络时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将从国家、学校和个人自身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微网络 文化 大学生 价值观  一、微网络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  价值观是人们对已知事物的内在评判标准。它是人们
当前因特网多媒体视频流业务增长迅速,有效识别网络流量P2P(Peer to Peer)视频流服务是一项重要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P2P视频流识别技术。该技术中视频流特征分析系统包括数据报采集、处理、分流和属性特征计算模块。其次,提出了基于统计方法的P2P视频流数据报特征挖掘方法。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能够较好的满足P2P视频流识别。
【摘要】 随着无线网络的大量普及,人们生活中产生大量的无线网络信令数据,找出其中的共同规律,研究人员可以借此规律来建立城市交通模型。其中,组归一化网格循环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在构建模型中起主导作用。组归一化处理能提升模型的数据源规模和收敛速度,简化内部程序循环的计算过程,解决传统模型计算量大的问题,通过记忆单元对所需数据进行存储和更新。针对噪声数据,对数据集进行网格化和筛选,以规避噪声数据的影响。
【摘要】 针对人防指挥行动中人口疏散掩蔽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一套人口疏散掩蔽指挥系统。文中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明确了功能组成,最后提出了本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为人口疏散掩蔽指挥系统研发提供支撑。  【关键词】 系统设计 疏散掩蔽 指挥系统 态势显示  引言:  人口疏散掩蔽是战时减轻和避免城市空袭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保存有生力量和战争潜力,夺取防空袭斗争胜利的重要行动。组
【摘要】 随着当前我国工业机械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大行政用工事业单位对高等机械专业技工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也越来越大。怎样向我国社会输送具备专业技能和技术综合职业素养过硬的高等机械技工人才,成为高级技工学校重点研究探讨的重要内容,而且专业机械技术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级技工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高级技工职业学校,机械专业教育要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在专业教育中充分体现企业服务社会的根本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