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子宫内膜炎急性病例与慢性病例的分析与探讨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畜牧产业形势正处于改革转型期,生猪、肉禽产业将逐步向养殖污染小、经济效益高度牛羊产业发展。长期以来,肉牛繁育环节的发病率最高之一的母牛子宫内膜炎,一直困扰着肉牛产业的发展,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是笔者多年从事兽医行业、参与母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的经验和总结。
  关键词:母牛子宫内膜炎;诊断方法;防治措施
  母牛子宫内膜炎在肉牛繁育环节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是一种常见疾病,如及时发现治疗,可在短期迅速恢复,如治疗不当,轻则延发慢性子宫内膜炎,严重影响产能,重则引发急性细菌性败血症,导致患畜死亡,对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母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及特点
  急性母牛子宫内膜炎多见于因母牛生产过程中引发的细菌感染(助产时因剥离母体胎盘引发的细菌感染),如感染发酵型细菌,则在母牛产后12个小时后出现症状,患病牛因发酵菌繁殖子宫充气膨胀。但由于细菌感染,如早发现、早治疗往往治愈率较高。慢性母牛子宫内膜炎多见于患病母牛自身抵抗力较低,往往因生产过程中引发生殖系统常在微生物紊乱,引起的常在菌群失调等。这种病例往往反复发病,不易治疗。
  2母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症状
  急性母牛子宫内膜炎病例:患病牛往往在产后恶露排出前期发病,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眼结膜潮红,体温高烧至39.8℃以上,但有渴欲。如伴随急性细菌败血症,患病牛可达昏迷。慢性母牛子宫内膜炎病例:患病牛一般不出现临床症状,但有患病史,往往重复发病,多因患其他疾病而引起子宫内膜炎复发。患病母牛在发情期内配种率低,人工授精往往伴发流血、流脓,阴道分泌物较多。
  3母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方法
  3.1临床病学诊断
  问诊,通过与养殖户交谈了解患病牛发病过程,重点了解是否有子宫内膜炎患病史。
  视诊,通过对患病牛临床检查,体温值、呼吸数、心率等,外阴分泌物是否正常,如养殖户提供患病牛有子宫内膜炎发病史可进行推断,应用开阔器实施子宫检查。
  3.2实验室诊断
  观察子宫分泌物颜色,是否有膿、血、絮状物,必要时显微镜检测,检测白细胞数。
  4母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措施
  4.1抗生素治疗
  可采取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的方法用药,如体重约300公斤的母牛,可一次性应用青霉素12支,每支青霉素160万Iu,配合地塞米松或肾上腺素5万Iu/支,2~3支。如患畜体弱,可适当添加辅酶A合剂、20%葡萄糖、注射用ADP等能量合剂,用于辅助治疗。每日1次,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同时搭配局部用药,也可根据病情好转情况酌情延伸治疗。
  4.2宫腔内给药
  如胎衣不下引发病例,可采用0.9%生理盐水清洗,内投青霉素160万Iu、链霉素100万Iu混合粉剂,每日1次,连续3天为1个疗程。
  4.3中药处方
  处方一:黄柏10克、生薏仁20克、苍术10克、牛膝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败酱草12克、红藤12克、生甘草10克。处方二: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10克、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0克。处方三: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赤芍12克、柴胡10克、川牛膝12克、枳壳10克、生地12克。
  母牛子宫内膜炎作为肉牛繁育过程中的常见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母牛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采用中西医辨证疗法治疗母牛子宫内膜炎,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当岁月的脚步行至深秋,回眸过去的农机流通,蓦然发现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呈现出更加纷繁复杂的画面,农机流通模式走向多元化,农机连锁快速发展,农机品牌店、专营店、4S店风起云
1月20日农业部发布了对久保田(苏州)公司生产的插秧机和部分联合收割机暂停补贴资格的处罚通知。在中日争端敏感的大背景下,有好事者据此倩测,是不是国家开始对外资品牌采取动作
说起往事,不由想起了我的爷爷。佃农出生的爷爷很小就跟着太爷爷在地里忙活。尽管种出的粮食大部分用来交地租,但还是依靠土地让一家人的生计维持了一年又一年。1959年冬天,已是
“三秋”作业在即;8月13日在河南省宜阳县莲庄镇召开洛阳市玉米机收现场会,
以往秋收过后,农作物秸秆随处堆集、大地里焚烧秸秆的现象较为常见.但如今,农户家门前很少再堆积秸秆,大田里除了少数地块倒着一捆捆的玉米秸秆和没有收割的秸秆挺立在秋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