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研究技校学生学习计算机时出现的普遍问题出发,提出技校计算机教学要着眼于应用,着眼于未来,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提倡精讲多练,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计算机教学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兴趣精讲多练创新可持续职教与成教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运用,计算机日益深入和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掌握计算机成了现代人应该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学习计算机、学好计算机,对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意义非同一般。然而,在长期的计算机教学中,笔者发现技校学生学习计算机往往兴趣难以持久,并随时间的推移呈“U”字型变化;其次,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使用计算机能力较差,特别怕出错,经常会说“我怕把计算机搞坏了”;第三、学生自学能力差,可持续学习运用计算机的技能更是较弱,特别是面对新软件往往束手无策。为此,笔者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持久。技校学生在初学计算机阶段,往往因对计算机充满着神秘感,兴趣浓厚,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难度增大,尤其是遇到枯燥难懂的计算机理论,兴趣就会慢慢降低。但是,如果能设法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困难”期,他们对计算机将产生浓厚的兴趣。2、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很多教师习惯先细讲理论,再上机操作,理论讲得很多,学生很难接受,并且占用了太多上机时间,一旦上机,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3、过关考试内容练得多,创新实践机会少。为了迎接过关考试,教师通常都把精力集中在了课本要求掌握的题目上,要求学生反复练习,而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实践内容往往都会被忽视。结果学生成了过关考试的高手,却不会将其综合运用,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具体问题时,没有办法创造性地去解决。作为计算机教师,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资源,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玩”入手,在“玩”中培养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尤其学生上机操作,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观察和验证于一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学生的角度看,更像是一个“玩”的过程。因此,计算机教学要从“玩”入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玩”中培养他们的兴趣,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边“玩”边学,在“玩”中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新生初学文字录入,兴致都很高,但练到打字速度时,很多学生就感到枯燥厌烦了。此时,教师如果安排一小段时间让学生进行录入比赛,并评出优胜者进行表扬,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玩”这样的小游戏,学生会无形中给自己确立一个新的打字目标,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将学生关注的问题融入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Excel操作课上,教师授课时如果按课本安排相应课程,效果肯定不佳。但如果从一张《期末考试成绩表》的生成过程开始,引入“总分”“、排名”“、平均分”、“及格率”等学生关注的内容是如何在计算机上生成,这样会很快激发学生兴趣。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被动变主动,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又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教学讲求精讲多练计算机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教学方式不宜“满堂灌”
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而且既有图片又有文字,学生只要用心都能看懂,所以教师要找准学生难懂易错的地方进行精讲,教学生一些更快更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中采用理论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边演示,边讲解,边练习,把理论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遇到问题,教师只要个别指导,如能让学生形成互动,共同探讨,直到学生掌握,这样学习效果更佳。
三、计算机教学要着眼于应用,着眼于未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信息时代的工业,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计算机,技工学校承载着培养未来技师的重任,计算机教学就必须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应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当今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面对越来越多的软件,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知识在学校就都统统讲完。甚至,学生在校学习的有些软件,等毕业后可能已经“过时”,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将是形形色色的软件,越是最先进的软件,越没有人教他们如何使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比如广告设计课,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超教材接触各种广告,了解这些广告制作的软件、方法和技巧。第二,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学习试用这些软件、方法和技巧,来自主设计广告,并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交流自评,请专业人士进行点评。从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竞争力。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不仅在选材和技术上得到锻炼,同时还学会了如何使用其它更多的新软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具备了能力,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面对陌生软件,才能大胆、主动地去学习和运用。计算机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它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作为技校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遵从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眼于应用,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进而认识规律,反过来指导今后的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自主学习,轻松学习,学校才能培养出未来合格的技师。
参考文献
[1]孙俊逸,陈建勋,湛俊三.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郑世珏,马长林,杨三平.计算机技术教学方法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计算机兴趣精讲多练创新可持续职教与成教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运用,计算机日益深入和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掌握计算机成了现代人应该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学习计算机、学好计算机,对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意义非同一般。然而,在长期的计算机教学中,笔者发现技校学生学习计算机往往兴趣难以持久,并随时间的推移呈“U”字型变化;其次,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使用计算机能力较差,特别怕出错,经常会说“我怕把计算机搞坏了”;第三、学生自学能力差,可持续学习运用计算机的技能更是较弱,特别是面对新软件往往束手无策。为此,笔者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持久。技校学生在初学计算机阶段,往往因对计算机充满着神秘感,兴趣浓厚,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难度增大,尤其是遇到枯燥难懂的计算机理论,兴趣就会慢慢降低。但是,如果能设法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困难”期,他们对计算机将产生浓厚的兴趣。2、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很多教师习惯先细讲理论,再上机操作,理论讲得很多,学生很难接受,并且占用了太多上机时间,一旦上机,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3、过关考试内容练得多,创新实践机会少。为了迎接过关考试,教师通常都把精力集中在了课本要求掌握的题目上,要求学生反复练习,而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实践内容往往都会被忽视。结果学生成了过关考试的高手,却不会将其综合运用,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具体问题时,没有办法创造性地去解决。作为计算机教师,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资源,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玩”入手,在“玩”中培养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尤其学生上机操作,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观察和验证于一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学生的角度看,更像是一个“玩”的过程。因此,计算机教学要从“玩”入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玩”中培养他们的兴趣,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边“玩”边学,在“玩”中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新生初学文字录入,兴致都很高,但练到打字速度时,很多学生就感到枯燥厌烦了。此时,教师如果安排一小段时间让学生进行录入比赛,并评出优胜者进行表扬,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玩”这样的小游戏,学生会无形中给自己确立一个新的打字目标,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将学生关注的问题融入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Excel操作课上,教师授课时如果按课本安排相应课程,效果肯定不佳。但如果从一张《期末考试成绩表》的生成过程开始,引入“总分”“、排名”“、平均分”、“及格率”等学生关注的内容是如何在计算机上生成,这样会很快激发学生兴趣。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被动变主动,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又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教学讲求精讲多练计算机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教学方式不宜“满堂灌”
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而且既有图片又有文字,学生只要用心都能看懂,所以教师要找准学生难懂易错的地方进行精讲,教学生一些更快更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中采用理论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边演示,边讲解,边练习,把理论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遇到问题,教师只要个别指导,如能让学生形成互动,共同探讨,直到学生掌握,这样学习效果更佳。
三、计算机教学要着眼于应用,着眼于未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信息时代的工业,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计算机,技工学校承载着培养未来技师的重任,计算机教学就必须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应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当今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面对越来越多的软件,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知识在学校就都统统讲完。甚至,学生在校学习的有些软件,等毕业后可能已经“过时”,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将是形形色色的软件,越是最先进的软件,越没有人教他们如何使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比如广告设计课,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超教材接触各种广告,了解这些广告制作的软件、方法和技巧。第二,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学习试用这些软件、方法和技巧,来自主设计广告,并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交流自评,请专业人士进行点评。从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竞争力。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不仅在选材和技术上得到锻炼,同时还学会了如何使用其它更多的新软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具备了能力,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面对陌生软件,才能大胆、主动地去学习和运用。计算机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它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作为技校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遵从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眼于应用,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进而认识规律,反过来指导今后的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自主学习,轻松学习,学校才能培养出未来合格的技师。
参考文献
[1]孙俊逸,陈建勋,湛俊三.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郑世珏,马长林,杨三平.计算机技术教学方法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