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即是指人道德品质行为的一种表现。幼儿德育就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征,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通过幼儿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社会与环境所需的品德、行为的教育。简单的说:幼儿园的德育是指教师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社会公德、生活习惯、文明礼貌等规范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幼儿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坚强勇敢的道德品质;培养幼儿热爱祖国、关爱生命的道德情感;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习惯。幼儿德育教育既包括培养,也包括形成,培养是途径,形成是目标。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就要在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其他文献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市场的竞争也将会更加激烈。医院绩效管理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绩效作为医院分配的调节杠杆,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
期刊
2013年8月12日西藏昌都地区左贡县、芒康县交界发生6.1级地震,地震序列为前-主-余型,在主震发生前9h内发生了7次ML≥2.0中小地震,最大震级为ML4.7.本文采用体波谱振幅相关系
科学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人类知识的典范。然而,不加规约的科学技术必然会造成对人文主义的挤压。只有基于人文主义的中轴,对科学技术进行人文主义规约,才能消解科学技术对人性的压制,这是人类仅有的选择。如建立人文主义的科学观、技术观、生产观等。只有这样,人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在科技技术的再次确证下继续向前延伸和发展。   人类生活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中,理应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文明,但面对着飞
期刊
2007年8月28至31日,来自海内外的四十余名专家学者齐集津门,举行了“宋以后宗族形态的演进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宣读讨论的43篇特别演讲与专题报告,在一定程
目的:探讨腹部B超检查对脂肪肝、肾结石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体检中心连续3年对湖北省某高速公路1707例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结果:2010年发现异常201例,总检出率为31.02%;2
“新课程”指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从2001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八个年头已经过去,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一直到大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都在不停地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问题。改革的理念是关注人性的发展,关注个性的发展。巴班斯基说:“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相联系是教育的规律。”①而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就是鲜明的个性。同理,语文教学的生命就是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