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校外教育的阵地作用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重管理、强师资,是抓好校外教育的前提
  南关区少年宫担负着对全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示范的重任。多年来在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秉承“快乐体验,快乐成长,快乐起飞”的办学理念,以文体活动和教育教学为载体,充分发挥校外教育阵地作用,为未成年人健康体验、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逐步成为全区甚至全市青少年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中心和引领者。
  1. 加强管理。加强班子建设,我们现在拥有一个团结民主、谋事干事的领导班子,大家统一思想,统一决策,全心全意为教师、家长服务,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合力。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致管理,长远发展”,坚持“夯实常规、巩固成效、挖掘特色、强化内涵”,营造优质和谐的育人环境,不断提升办学品质。
  2. 加强师德师能建设。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对孩子们素质校外教育的成败问题。因此,不断加强师资培训,组建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专职校外教育干部、教师队伍尤为重要。着力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率先实行服务承诺制。招生咨询、报名登记、开展活动等各项工作都能传达好、指导好、服务好、联系好、落实好。同时,在教师中还开展了微机基本操作、POP海报制作、书法培训、养生操及健美操的学习等。
  二、抓质量、创品牌,是抓好校外教育的保障
  1. 开展好公益性校外教育活动。作为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阵地,提供的服务必须让公众受益,培训、活动等项工作始终围绕公益性做文章。为此,南关区少年宫充分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免费开展各种公益性活动,尽量使青少年适龄儿童有机会参加活动,让更多未成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大实效。培训、幼儿教育、社会活动既是少年宫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重点工作。我们在做好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认真组织开展好各项主题活动,提升教育活动内涵,通过活动促进日常教学工作,展示和宣传南关区少年宫,使之逐步成为长春市品牌校外教育基地。如,开办“免费兴趣班”,每年寒暑假开办了拉丁舞、爵士舞、声乐、视唱、古筝、竹笛、电子琴、二胡、书法、绘画等二十余个公益特长班,每年培训大约1000多人。
  2.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心理咨询绿色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讲座、专题海报、发放宣传单、少年宫网站、知心姐姐信箱等形式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开展“三走进”活动:走进孤儿院、敬老院、乡村小学,增强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突出校外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抓特色、重全面,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作用
  1. 发挥教育的自主性功能。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活动,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自我评价。
  2. 发挥教育的开放性功能。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场所的人员、场地、设备和条件,向社会开放,并通过示范、培训、指导等多种形式,协助学校、社会及社区共同开展课外、校外活动。综合剧场是我宫独有的校外活动场所。我宫每年都会在剧场开展“六一”文艺汇演、教师节演出、与基层学校联合开展的艺术节演出,以及师德报告、家长培训讲座等活动。如,举行的“青少年儿童智能大赛”活动颁奖典礼、“畅想未来童心成长”庆“六·一”系列活动、“师生挥毫笔墨飘香”庆教师节师生笔会等活动。
  3. 发挥教育的创造性功能。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培养孩子创造能力,通过教师设计的活动环节,帮助孩子掌握学习、探究的科学方法,让其体会其中的道理,大胆进行创新和想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4. 发挥教育的实践性功能。重视对孩子的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通过动脑动手、体验操作、亲身实践,得到参与的快乐。如,开展“珍爱生命心系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减碳1+1,你我齐努力!”绿色环保主题活动,“书香少年宫”快乐读书主题活动,“关注儿童教育塑造智慧童星”智能大赛等系列活动,以及结合各种节日和有意义的纪念日开展的书画展、圣诞节派送平安果、新年联欢等活动。
其他文献
学生为什么会对作文不感兴趣,产生恐惧心理,视作文为重荷呢?分析起来与“审题、确定中心、选材、组材、开头结尾、修改”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现就这方面问题谈一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要有审题能力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窗口打开了,文章的内容便略知一二。作文也是如此。所谓“审题”就是要把题目看明白、想清楚。首先要好好想一想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把整个题目的要求弄明(弄清题目要求、写作范围、重点、体裁和人称等
期刊
教书育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一门需要深思的艺术。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既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准则,又是教育的艺术。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因材施教,不让每个学生掉队。  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不但存在于整个教
期刊
数学习题是数学模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资源;纳入数学教材中的习题更是众多专家、学者、教师智慧的结晶,为学生数学学习搭建了桥梁。但在使用新课程教材习题的实践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几种见怪不怪的现象:  现象1:公开课上教材中的习题不见影踪。在一些研讨课、观摩课、展示课上,执教教师的练习设计可谓精彩纷呈,创新素材层出不穷,但却很少能够看到教材中习题的原型。难道教材中的习题一无是处吗
期刊
一、教研活动开展中熟手教师的角色定位  1引领者  熟手教师引领同伴共同成长。教研活动中的熟手教师观看同伴的教育活动、计划本、教育笔记等,了解同伴在专业能力发展、个人自我成长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并提出同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  2合作者  熟手教师携同同伴不断进步。教研活动中提供时间、空间,让熟手教师与同伴成为互为学习者、合作者、培训者,他们共同承担培训任务,只是个有侧重点而已。熟手教师和同伴既是主
期刊
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是我国一次具有深远影响和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教学改革运动,它深刻触及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更触及了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诸多方面的革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校于2002年有幸被确定为延边州首批实验校。从那时起,我校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教学质量为根基,在摸索中进步,在学习中升华,在反思中前行。  1. 教研组研究活动。学校成立了各学科中心教研组,以教研
期刊
一、及时及事,在理性中运筹  在《校本科研三期工程》实施以来,我坚持把握一个宗旨:无论是学校研究的课题,还是老师研究的问题,必须是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或者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瓶颈问题,鼓励教师及时及事,面对现实,着眼今后。让问题变经验,再由经验转化为一种教育成果,最后转化成可供再生的“教育生产力”。例如,在第三期校本科研工作中,如何改善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现象?怎样改变家庭对学生的影
期刊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教育,教育需要创新。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更要实施科教兴校战略,因材施教,打造个性化教育高平台。  一、以因材施教的理念谋划舒兰的未来发展  目前,我市各学校以舒兰教育第九个阶段发展战略为指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办人民满意教育而不断努力。为此,舒兰为寻求教育的发展,提出“抓管理、提质量、强素
期刊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独有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对育人方向的引领,由它升华衍生出的强大教育力量,可以形成学校强大的核心发展力,循序渐进地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教育根植于学生发展的需要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主要来源于当地农村家庭以及外来务工家庭。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处于初中以下水平,因此当学生的心理、生理成长处于转型期的时候,得不到及时的梳理和引导。同时,学生家庭环境相对复杂,单亲
期刊
背诵是丰富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我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却发现多数学生对于背诵积累都比较被动,死记硬背的比较多,对所背诵的诗文篇章缺乏热情,更难以内化积累为自己的语言,运用到自己平时的语言表达中,出现了“茶壶煮饺子倒不出”的现象。这就提醒我们教师,背诵不是简单的学习任务,一样要求我们研究内容,注重方法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教师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 “身教” 
期刊
一、激发习作兴趣,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驱力。当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有了表达的欲望时,他们自然会积极、主动、愉悦地去习作。  1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的氛围  古人云:“情动而辞发”。任何一篇成功的文章都是作者有所认识和感受信笔写成。模拟情景,营造情感的倾吐氛围。新课伊始,采用故事引题、谈话引题、情景引题等办法,创设并把学生带入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或模拟的“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