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电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elinlinbojiebj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机电专业电类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修订课程大纲进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机电专业 教学改革 课程大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机电专业是集机械加工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性强的专业。目前机电专业的建设提倡素质教育和重视能力培养的新教学体系框架下,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1 目前我校机电专业电类课程存在问题
  
  机电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有7门与电类相关的课程:电工学、微机原理、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机电传动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伺服电机及控制,这7门课程都为后续一些专业课程打下基础。由于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不足。第一,课程之间讲授内容重复,比如在《电工学》中,有一章是讲授可编程控制器及低压电器设备,而在《机电传动技术基础》中也讲了可编程控制器和继电器、接触器等内容。第二,课程大纲较宽泛,与机电专业结合不够紧密,哪些内容是机电专业相关知识,应重点讲,哪些内容应泛泛讲解,这些要求在目前大纲中没能体现出来。第三,实验课程只有验证性实验,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很少。也缺少设计开发型、综合型实验。因此,根据机电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要求,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重新整和,是非常有必要的。
  
  2 修订课程大纲的指导思想
  
  第一,在相关课程中找到重复讲授内容,并根据需要修改教学大纲,对知识点进行整和,减少某门课在这方面的讲课学时或取消相关内容。第二,对每门课程中,机电专业主要涉及的内容要着重讲授,而对一些枯燥的理论推导和与机电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可以不讲或少讲,这也需要修改教学大纲。第三,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及时将最新科技成果补充进教材整合知识结构,淘汰已经陈旧的知识,确定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可以吸收进教材的最新知识,将现代设计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及时地恰当地引进课程中。第四,增加网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作业不局限在书后习题的布置,还可以增加一些小的设计性作业,让学生对本章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第五,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开设设计开发型和综合型实验,这些实验的内容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增强工程意识为主体的。本项目的改革研究目标是机电专业的电类相关课程的改革,通过修正机电专业的电类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使这些课程更好的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机械与电子紧密结合。
  
  3 教学改革的方案
  
  改革内容有以下几方面内容: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围绕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这个主题,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全方位实施改革。
  (1)修改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对每门课程的讲授内容进行相应调整,适当增加机电专业主要涉及知识的讲课学时,对现有知识点进行整和。
  (2)在改革教学方法上,适量增加“探究式”研讨课程,使教师、学生之间真正实现教学的互动、互益。增加网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作业不局限在书后习题的布置,还可以增加一些小的设计性作业,让学生对本章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3)在改革教学模式上,首先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进行突破,由原来的批量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变为定位于体现个性化——在某一领域或方向上有所专长的宽口径、高素质人才;其次在学生个性化培养与自主教育上进行突破,为学生提供一个广泛的平台,发展个体优势,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模式,厚积而薄发;最后在学生能力培养上进行突破,在完善理论教学体系的同时,重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的辅助地位,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地位。
  (4)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及时将最新科技成果补充进教材,整合知识结构,淘汰已经陈旧的知识,确定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可以吸收进教材的最新知识,将现代设计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及时地引进课程中。
  (5)注意各个课程之间的衔接,对相关知识点一定要提前讲解。
  (6)更新实验教学观念,把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达到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的标准),自主选题,使学生从验证性实验中解脱出来,注重兴趣、爱好的培养,增强团队精神意识。从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我校机电专业的电类课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电方面的知识,并与机械知识进行更好的融合,培养真正知识过硬、技术过硬的机电一体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秦曾煌.电工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汪木兰,徐开芸.电工电子教学体系和实验平台的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11.
  [3] 徐英鸽,韩行,严洁等.电工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6.3.
其他文献
微课法作为新兴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已经产生了相当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学视频作为微课教学法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微课视频,是教师需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的技能。目前,微课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式还不成熟,许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入微课教学的重要性,微课视频采集与编辑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微课教学一定能对教育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摘要教学过程既是一种可控的信息流通过程,又是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文主要探讨了作为农村教师如何以人为本应立足实际,贯彻课标精神,激活数学课堂。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课堂激活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进入了如火如荼的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渐渐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
目的:   研究三邻甲苯基磷酸酯(Tri-ortho-cresyl phosphate,TOCP)诱发母鸡迟发性神经毒性(organophosphorus easter-induced delayed neurotoxicity,OPIDN)发生过程中,研
学位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校本改进对策的必要性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阅读教学在校本改进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知识的学习承担着引导的作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文章的实际含义。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视野,但是需要在大量阅读后才能体现出来。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生活在乡村的孩子,日日接受山水自然的熏陶,他们热爱生活,思维活跃,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有一颗无比灵动的心灵。然而他们的想象习作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呈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想象习作游离于现实,习作成了无源之水的漫天空想;二是想象习作不敢越雷池一步,金子般的想象力,被束缚在条条框框之中,想象的光芒逐渐黯淡,想象习作成了“纪实习作”;三是内容欠具体,仅有粗线条的框架或轮廓,缺乏情节、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小学语文课程建设也越来越走向科学化。但由于教材内容存在单一性和滞后性,也使得小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发展更为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根据学校教研特色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自主地组织课程内容,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注重教材内容的补充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照本宣科,教学模式僵化,而且普遍不重视阅读教学。这样,学
摘要一个好的情境创设,往往能够促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利于引发起学生对所发现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情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因此,教师应让每个学生从情境中产生问题,发现问题,进而落实课堂探究与研究。  关键词情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诱思情境悟理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1 创设情境激趣    兴趣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学生对数学是
隐性,是指不表现在外的性状。在教学中,语文教学资源中的时空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这是客观存在的影响,也是一种隐性的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资源包括教材、教具、教学、环境等,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与保障,同样也对接受知识的学生有隐性影响。所以,一线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认识到时空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等静态因素的重要性,科学合理
摘要通过对甘肃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旅游景区(点)的调查研究,发现本地民族旅游开发普遍存在深度不够,保护不当,缺乏区域协调统筹。为了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酒泉地区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广泛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笔者认为要以保护民族文化为基础,做好区域民族旅游的开发与协作,挖掘民族旅游产品的特色,做好宣传促销和景区配套旅游设施建设,形成酒泉民族旅游的精
语文,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也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工具。可见,增强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关注文本的语言特点,不仅要通过梳理文脉和整体感知,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还要通过细细品读揣摩,弄清楚语句又是怎么巧妙表达的。那么,究竟采用哪些方式进行有效阅读,才能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呢?  一、推敲精当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