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要让学生长记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ang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识字教学,教师都会运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识记生字词。编谜语、讲故事、绘画、拆拼等,这些方法都不错,但在具体实施中,又有多少汉字能够编谜语、故事呢?又有多少汉字可以画出形状或者拆拼呢?如果不能运用这些方法识记,教师还有什么招数可用?有些教师会想到强化朗读,机械抄写。这当然是不科学的。其实,人的记忆和遗忘都有规律可以遵循,识字教学还是要在这上面多做文章。记忆信息在大脑皮层留下的痕迹有深有浅,浅的很快就会被遗忘,深的就会牢记。我们常说让学生长记性,就是要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记。识字教学也不妨让学生长记性。
  一、创设语境,强化识记信号强度
  汉字是由音和义构成的组合体,用字理分析的方法识记汉字,要比单个记忆汉字效果要好。字理分析从字义入手,给学生带来的是系统的认知。学生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单个汉字的记忆只是孤立的信息,很难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忆效果就要打折扣。所以,识字教学要尽量将汉字融进具体的语境,让学生据义定字,这样才能提高记忆效果。如“明”,可以说是“日月同辉”,也可以用“我明白了”来识记。
  第三册的“识字四”,课文要求学习9个生字,而且还有一首儿歌需要学习。偏旁“苗”的使用频率很高,需要重点解决。“田地上面长禾草”,这就是“苗”。这样拆拼可以让学生牢固记忆,但草和禾不是一回事,会给学生带来误解。我问学生:“《稻草人》的故事,你们都看过吗?”很多学生纷纷举手。我由此引出“禾苗”这个词语,再联系“苗”的意义,然后由“苗”这个偏旁开始组合:“描、瞄、喵、猫、锚”。在组合的过程中,要从字到词到句,再由句到词到字。在这个拼接过程中,教师要给出例子,然后让学生举出例子。这样反复推演,学生的意义概念就会很快建立起来。理解性记忆之所以牢固,正是因为记忆信号强烈,在学生大脑皮层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因此,识字教学还是要多做字、词、句的链接练习,这对提升学生的识记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改变方式,让学生长记性
  每个人都会记住一些东西也会忘记一些东西。有些事情并不是想记就能记得住的,或者想忘记就能忘得了的。那么,人的大脑为什么会有这么明显的选择呢?这是因为记忆信息和记忆方式有关。有意义、有意思的内容不容易忘记,爱好的、喜欢的不会轻易忘记,一次记忆太多内容,时间久了会忘记,有些事件的开头和结尾会记住,中间内容会忘记。这也由记忆信号强弱造成的。在记忆内容方面,如果不能给出特别强烈的信号,那就要在记忆方式上想办法,通过改变记忆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这才是真正地让学生长记性。
  “包、书包,苞、花苞,饱、饱满,炮、火炮,泡、水泡”,对这些字词,教师要让学生掌握,采用常规教法未必有效。我让学生对比“包、苞、饱、炮、泡”这几个字的异同点,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若让这些字义信息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烙印,教师还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办法。我说:“咱们给这几个字分别编一个故事吧。”很多学生都摇头,不知道如何编。我先示范:“有个孩子的名字叫‘吃’,嘴巴特别馋,看到食物都要吃几口。有一次,他看到一个装食物的包放在桌子上,不由分说就将整个包吃到肚子里。这下好了,那包不消化,他再也不能吃东西了。人家问他吃饭了吗?他总是说‘吃饱了’。”学生听我讲完这个故事都笑了,感觉很好玩,也开始编故事了。还别说,有的学生编的还真有意思。有个学生编了一个“烧包”的故事:“有一个人很喜欢吹牛,整天吹嘘自己多么厉害。一天,他背着一包爆竹来找好朋友玩。他说自己有超人的能力,可以飞到天上去,伙伴们自然是不信的。这时,不知谁不小心点燃了他的包,只听‘轰隆’一声,他真的飞上了天,其他人都吓跑了。等他下来,他早已面目全非了。一个同伴总结道:我们都信了,你‘炮了’,我们‘跑了’。”听到这里,其他同学都笑了。学生真了不起,有这样强的想象力。相信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会牢牢地将这几个字记在心里。
  三、掌握规律,调整遗忘记忆方案
  遗忘规律显示,第一天识记的汉字,第二天就会忘记一大半,以后逐渐减少。因此,教师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强化训练,在遗忘高峰期将至的时候温习。强化记忆如果采取机械性抄写的方式,不仅不能起到很好的记忆效果,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教师可以采取编制谜语、故事、顺口溜等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提高认知水平。
  其实,复习回顾不需要抽很多时间,也不用讲究什么形式,只要能够让学生回头想、回头看,就可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在学完第三册的“识字五”之后的一连几天,我都会抽一点时间让学生回顾一下。我说:“岁寒三友。”学生马上就进入回顾状态:“腊梅、翠竹、苍松不怕寒流、大雪、北风,我们也出来滑雪、溜冰、跳绳,只有蟒蛇、蚂蚁、刺猬躲进洞穴里。”如果连续三天都说一遍,这12个词,学生肯定会在脑海留下深刻的烙印。
  识字教学有很多方法可以运用,至于要作出什么样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要让学生长长记性,给学生创设难忘的学习情境。只要学习方法有独特性、趣味性,学生自然会特别受用。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分析了牛疾病的特点,对牛的几种常见疾病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新课程的实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局面.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新理念,不断地探索研究,不断地总结反思。借此,我把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从韶关海关获悉,2018年上半年,韶关海关共检疫供港加工用活鸡144批,共计78.95万羽,数量同比增长761.9%;活猪出口488批,共计19 520头,数量同比增长49.24%,均呈大幅增长态势,韶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一个吸收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必须采取主动的阅读心态才能完成,而使学生进入主动阅读心态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问题驱动”,使之产生悬念般的阅读期待。因而,阅读教学应致力于思考问题空间的创设,使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阅读的兴趣,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自我感悟、自主发展的空间,从而使学生走向探究性学习的境界。具体地说,创设思考问题的空间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价值性   
语文教师要循课标、思方法激活口语交际课堂,努力打造有效的口语交际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究竟怎样才能上好口语交际课呢?  一、创设多种情境,激发交际兴趣,实现“我要说”  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是使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在心理上产生需要时,才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打开话匣子,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创设情
时下,好多语文教师抱怨:课程改革了,语文难教了,考卷的试题灵活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考题的答案丰富了,评价的标准多样了,哪里才能找到语文课堂的快乐呢?其实,就像当初我们接受新课改的理念那样,这也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学会变换角度去考量语文课堂的价值,从而拥有快乐的语文课堂。实践中,我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语文课堂的快乐,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孩子喜爱的课堂。  一、变通,语文课堂追求两个像  语文课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