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双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涉外经贸人才。那么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最基本的技能应该是英语。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以及跨境电商的兴起,高素质复合型涉外经贸人才正是当下之所需。而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英语正是其短板所在。所以当务之急是解决如何能更好的在民办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双语课程,如何能使双语教学变得生动的问题。
  一、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现双语教学的课程有三门: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函电、国际商务谈判。其他的课程虽也涉及英语但选用的教材依然是汉语版。双语教学的本意为锻炼同学们听、说、读、写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基础。而实际教学中虽然是全英的教材,但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却多数使用汉语,只有个别时候说一两句英语。这样的教学到头来只会锻炼到同学们“读”的能力。
  二、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经验匮乏
  取得双语教学教学目标的保证即为高素质的师资团队,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英语水平,还需要教师具备多年的教学经验。但就目前而言,教授双语课程的老师却大多没有采用英语教学,反而都是以中文为主,必要时才会使用一点英语,外加上平铺直叙的授课方法,导致课堂氛围不好,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双语教学失去了意义。
  (二)学生英语能力差距大,影响了双语课程的学习
  与其高校相比,民办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主动性不高、甚至是听到英语就头疼。因此,对于那些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課堂上听不太懂、课下不自学,进而导致接下来听不懂的课程越来越多的情况,如果让这种恶性循环长此以往下去,会让听课学生完全失去对本门课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灌输式”教学方法效果不佳
  目前双语教学主要采用课堂“灌输式”的讲授方式。所谓“灌输式”是指教师围绕教学大纲讲述核心的理论知识。所以这样的课堂一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教学要点的死记硬背,而并不懂得实际应用。但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却恰恰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学科。不能学以致用,使得教育这一根本目标未得到价值体现。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翻转课堂的含义
  翻转课堂主要是指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授课老师提供以一些简短的教学视频(里面清晰的指出了教学脉络,并在每个视频的最后附上相应内容的考题),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视频提前完成知识点学习。而到了课堂上,这个课堂则变成了一个互动、答疑的课堂。
  (二)翻转课堂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带来的机遇
  1.教学模式的转变
  “灌输式”教学主要时间都用于理论的解释和推导上,应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法,在讲授每一个实务案例时都可以建立一个针对性英语的视频,减少课堂讲解时间,要求学生看视频预习,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利用翻转课堂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将理论、刻板内容制作为短视频,不用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没兴趣。而可以将精力集中在回答学生提问,共同探讨现实问题上,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有助于实现与学生的即时互动,并且在互动时师生可以选用英语问答,锻炼同学们英文听说能力的同时,有利于教师将其在教学经历中积累的心得、技巧、经验和经济学思维方式更多更好地传递给学生。
  3.实现开放性学习,形成研究氛围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仅仅是课题研究发起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课上和课下根据学生的自主研究进展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同时开放式的学习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自主思维的积极性。学生从单纯追求知识点转变为追求知识点背后的丰富信息和逻辑关系。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而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课程开设的目的也是在为全球开放一体化下培养面向世界的国际型人才。这种开放式课堂不应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应将交流的范围逐步扩大,双语课程的高校进行相关课题合作,达到教学资源和教育人才的共享;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沟通,从而达到紧跟世界一体化晋城的步伐。(作者单位为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项目基金:长旅创新发展基金项目2016【07】号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竞争与合作日益突出,国家的竞争直接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的发展规模更是衡量一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意义深远。只有通过构建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组建创新团队,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  一、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现状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为实现培养
期刊
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新时代中国的潮流,如何鼓励、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的结构转变,因此这是高校需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来配合的是事情。对此,本研究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结合企业教练理论,提出了“多位一体”导师制的模型,希望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有参考作用。  一、研究方法  本次我们主要使用的为文献研究法。因为此方法有很多独特、其他方法無法比拟的优点:文献法超越了时间、空间限制,主要是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日益上升,引发人们对东部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业对外出口的担忧。本文选取2000-2015年东部沿海30个主要城市的加工制造业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实证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城市加工制造业工资与出口额的大小变动关系。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出口对工资水平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工资上升对加工制造业出口却有一定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在长期内趋近于零。因此,对工资上升
期刊
“互联网+”是当前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也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 当代“互联网 + ”背景下,数据信息爆炸式地更新与涌现,会计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简要论述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会计行业将迎来的机遇以及未来将会迎接的考验与挑战。  一、“互联网+”与会计行业  (一)“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态势,通俗来讲,就是“互联网”+“各行各
期刊
微时代对于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学生的价值观日益多元化,辅导员的权威性逐渐被消解,信息的病毒式传播对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要不断转变理念,创新方法,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引导教育能力,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微时代是以“微”为典型特征,以微博和微信等为代表,对信息传播方式造成了重大改变,并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得以大幅提升。大学生是一个思想、行为都十分活跃的群
期刊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才匮乏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的瓶颈,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需要进一步培养国际型、外向型的复合法律人才,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文首先分析知识产权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接着就如何提升知识产权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论述。  一、我国知识产权教学面临的挑战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机制主要来源于西方法律体系。知识产权教学在高校
期刊
财务报表可以综合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趋势,是投资者了解公司、决定投资行为的最全面、最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财务报表分析在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的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茅台集团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茅台集团虽然在2013年销售业绩出现下滑,但是其流动性资产充足,有着很强的偿债能力;利润率较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能够满足集团发展需要。加上集团已经开始加大固定
期刊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特色”。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抓住医药护理职业的行业特征,选取凝结职业因素的“白衣天使精神”作为其特色教学文化的创新核心,形成人文环境、育人制度、行为形象和校训精神相统一的白衣天使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夯实硬件基础 塑造“天使之城”人文环境  学院坚持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手抓,在不断完善校园自然环境的同时,努力挖掘医药卫生行业人文元
期刊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重视微课教学,并且要坚持主体以及主导的基本原则,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本文主要讲述了微时代的含义和特征以及以主体主导为原则开展微课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微时代的含义与特征  微时代主要就是指微信以及微博等网络信息平台,通过短小精炼的方式将信息传递出去,从而能够保证迅速传播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程度日益加深,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必须要不断逐渐的完成主体间性教学,才能够真正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水平。本文主要讲述了教育的主体间性内涵,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主体间性视野下的完善措施。  一、教育的主体间性内涵  (一)教育双方是复数的主体  教育人员和受教育人员是学习的主体,教育人员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选择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