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bomu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节奏越来越快,人面临着生活、工作、学习各种压力,从而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焦虑和抑郁。小学生在成长期,思想还不成熟,受环境影响比较大,以前是独生子女比较多,小学生在温室中成长,遇到一点挫折就表现得消极。有关社会调查数据表明,全国中小学很多学生都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为了让小学生在成长期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保证心理教育队伍,教育学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需要
  教师的专业特点是教师要用科学的知识克制自己,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和平稳定、健康的状态,充满生机和活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及时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作为教育者,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发展。小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期,学生的健康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的品德和健康心理。现在的学生情绪容易波动,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很容易出现不良行为或者幼稚的行为,造成心理的不健康。学生处于人生的萌芽期 ,学生的思想還是需要教师的帮助下,才能更好地成长。
  二、加强对小学生心理教育是社会的稳定必然趋势
  社会原因:近年来,社会的一些负面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很多不良行为和思想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一些歪思想、污浊的社会现象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刺激。尤其是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的青少年。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受不良行为习惯影响。还有学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不善于克制自己,容易做出破坏行为,对社会产生不良效应,造成负面影响。
  家庭原因:现在农村家庭中很多家长出外打工,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教育被忽视。学生在行为习惯出现问题也没有人管,造成危害社会的行为。还有一些父母的情感破碎,父母离异,这是心理教育不善的主要原因,对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有个学生,自从父母离婚后,整天无精打采,有时还看到他偷偷哭。但是最近听说去外婆家偷了邻居家的钱,这样的心理问题导致负面影响。还有家暴现象,这样的家庭也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的家长经常责骂孩子,慢慢学生会反抗甚至发展成暴力对抗的负面的社会现象。所以我们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帮助他们克服这一过渡时期。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的心理去认识社会,自我调控,尤为重要。
  三、注重对小学生心理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需要
  据调查,农村家庭的父母文化水平低,更没有读过心理学的书。现在很多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来源于家庭,而且家长又不能及时教育,或者不能教育,慢慢造成学生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危害着社会。很多家长希望孩子会成功,但是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尤其是家庭困难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容易出现问题。还有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经常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造成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学生也慢慢出现厌学、恐学的情绪,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现在很多新闻报道一些轻生的学生在遗书上说学习考试等等压力大。中小学生由于心理状况不佳,导致心理和行为错误,甚至造成犯罪现象,危害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日常的教育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类似的现象:  张老师与李老师一同参加了两天的培训。回到学校和同事交流时,张老师对四位讲课专家进行批评,分条列举讲课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某专家讲课不生动,某专家未能深入浅出等等。张老师感慨:专家不过如此。李老师亦和同事交流,分条列举听课中的收获,比如某专家介绍了一种新的理念,某专家教给了某种具体的方法等等。李老师感慨:不虚此行。  张老师和李老师参加的当然是同一个培训,
期刊
四月的风在这里也很轻柔  荷塘里铺满了荷叶,岸边丛立着奇岩怪石  扮好的庭园不过是后世人的偏好  我立在竹荫下擦拭汗水  桥头矮矮的一间草庐  有个书房,有个堂屋  杜甫怎么可能有个这么好的房子  父母兄弟早早失散  看不下妻兒受苦  离家的杜甫  用干瘪的铜脸看着我  似乎说着还不够凄凉  君可曾五日空腹  君可曾饿死家女  肺病、中风、疟疾、糖尿病  甚至还聋了一只耳朵  拾栗削麻养活的家人 
期刊
当今信息化、科技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要求人们必须学会深度思考和理性判断,未来的智能化社会也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关注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热点和教育者的共识。  虽然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受到普遍的关注,但是教学评价往往被忽视,而且大多把它视作测量高阶思维水平的工具。对于教学评价如何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研究甚少。笔者指导小学六年级学生开展“影响世界的人”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
期刊
我校在传承经典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践行“一个理念,打造两支队伍,开发三种课程,开展四类活动,取得五项成果”的思路,扎扎实实用“匠心”传承经典,以“文化”浸润童心。  一、坚持“一个理念”  我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将优秀传统文引进校园、领进课堂、走进学生,并秉持着“传经典,承文化,润童心”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经典文化中培养精神和价值观。  二、建立“两支队伍”  加强师资配备,聘请专业
期刊
一、“礼文化”传承全覆盖  1.开设“礼文化课堂”  每个学科都承担着教育职责,科任教师有责任把“礼文化”种子播进每个学生的心田。课堂上收拾自己的书桌、做好下节课准备工作,举手发言声音洪亮、说话有礼貌等基本的课堂礼仪是各学科礼文化的最基本元素。学校还应该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不失时机地渗透“礼文化”教育。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极强,可以根据具体课文内容渗透不同的礼文化;数学学科可以给学
期刊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要将“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依据,在“做中教”,在“做中学”,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一、通过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还不够完善,他们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选择身边某个目标当做自己的榜样,这个目标可能是家长,也可能是
期刊
初中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常易感到压力重重,自信不足。本文结合学校的“四雅”办学理念和正面管教的教学手段,探索培养初中生自信心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发展个性特长,帮助学生找到归属感  “四雅”办学理念中的“雅趣”指的是高雅、文明的兴趣和爱好。上了初中,面对成绩的落差,其实很多学生在学业上不太自信。为了转移这种不自信,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实施成功教育,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期刊
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但一直以来,学生怕写,教师怕教,却是不争的事实。回顾我的作文教学之路,经历了观摩学习、借鉴模仿、创造创新三个阶段,似乎窥到作文教学的堂奥,找到了实践经验与教学规律。  第一次观摩作文公开课  记得2005年夏天,笔者在成都参加“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项目四川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有幸观摩了成都市玉林小学李晓英老师执教的作文教学研究课,印象深刻。李老师带来了几只小乌
期刊
资源取向教育观强调以积极、尊重的态度关注学生内在资源,让学生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处理问题。本文以资源取向教育观及相关技术为理论指导,通过指导家长关注自我成长、学会情绪管理、聚焦孩子优势及正确进行表扬,帮助他们解决孩子的问题并实现自我成长。  一、问题描述  去年寒假结束前,小张妈妈来到心理室寻求帮助。原来是她发现小张周末一回家就以做网络作业为由,经常玩手机到三更半夜,有时凌晨四点都不睡觉,甚至还有“早
期刊
《琴和箫》是一册窄三十二开的薄薄的小书,从旧书店里淘回。多年前,我也是在那里淘到孙犁的《白洋淀之曲》《秀露集》《芸斋小说》等,都是分量颇重的小书。这种淘书乐,可遇不可求。每晚灯下亲炙这些心仪的小书,其间的乐趣,不足为外人道。《琴和箫》书小分量重,是孙犁研究专家、作家冉淮舟在1981年为孙犁编的一本白洋淀作品专集,辑录了孙犁描写白洋淀生活的全部作品,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书信凡二十一篇(首),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