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两道中考物理模拟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apric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拜读了多套今年中考模拟物理试题,大开眼界、收益匪浅。然而有些试卷内容或赋分答案觉得有待商榷。现借贵刊一角,仅就两例最新中考物理模拟试题简述如下浅见,期望得到各位师长指教。
  例1.摘引某市2013-1-14题:图1是一种调压电路,电源电压为 6 V 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不考虑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则
  A.小灯泡逐渐变暗;
  B.电路中总电阻逐渐变小;
  C.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范围为0~6 V;
  D.滑片在a、b两端时,电流表示数相等。赋分答案是选“B、C、D”。
  阐明两点浅见:
  ⑴弄清滑动变阻器4种用途:
  ①参看2013年6月第1版九年级课本:p70.4行“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p70.“⑴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的变化;⑵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接入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p75.“如果使用滑动变阻器,怎样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p80.“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p96.“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⑴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⑵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⑶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1.2倍”和p96.“.……用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从而控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可知初中使用滑动变阻器主要是“组成调压电路”!调压电路的显著特征是:必须从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杆和电阻线两端各选1个接线柱,跟被控制电路元件串联使用;实验前滑片要停留在最大阻值处。
  ②图1所示的不是“调压电路”、而是滑动变阻器的第2种用途“组成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突出特点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要全部串联接在电路中;被控制电路元件L要接在滑片组成的支路里;实验前滑片必须停留在最小阻值处a端!实验时向b端缓慢地移动滑片p,就能从电路a与b两点间“分出能够满足L两端需要的电压值”。
  ③“组成变直流为交流电路”如图2所示:要求U1=U2、且实验前滑片p要停留在电阻线的中点!此时外电路Uab为0V。当滑片p周期性地左右滑动时,在外电路a和b两端就能获得交变电压,实现把直流变为交流。
  ④“组成全波整流电路”如图3所示:要求滑片p必须固定在电阻线的中间!闭合开关左端输入交变电流,在e与p之间的电路上,就能实现交流变直流的“全波整流”。
  滑动变阻器的4种用法,其电路连接方式、实验前滑片p要停留的位置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故知常见的“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等说法是欠妥的。
  ⑵实测结果报告:
  使用6V稳压电源、50欧滑动变阻器(实测≈54欧)和6.2V、0.5A小灯泡(当它两端电压为6V时实测约0.32A)。其模拟电路示意如图4所示:当S1和S2都断开时,通过滑动变阻器R的电流约为0.11A;当闭合S1断开S2(相当于滑片p在a端)时,表A示数降为0.08A! 即通过滑动变阻器R的电流,约有0.03A是通过L直接流到负极、没有流经表A!致表A示数略有减小。
  当断开S1闭合S2(相当于滑片p在b端)时,表A的示数又恢复约为0.11A!说明滑片与L支路不再有分流作用!可知滑片p在a和b端时,表A的两次示数并不相等!实测表明D项不对,该题正确答案只有B和C!
  例2.某市2013-2-28题.如图5(甲)所示,渔民在平静的海面上叉鱼时,鱼叉要对准所看到的“鱼”的正下方才可能叉到鱼,请分析说明其原因(注:如果需要,可在图乙上画光路示意图,以辅助说明)赋分答案:光路示意图如图6所示,来自于鱼身上某点S的垂直水面射出的光线,出射光线方向不变(1分。笔者注:“出射光线”应称为“折射光线”、下同;此条光线不能射入渔民的眼睛里而形成虚像);从S点斜射向水面的光线,出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1分);两条出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就是像点(笔者注:应指出为“虚像点”、下同),像点S′在物点S的正上方(1分);所以,鱼叉要对准所看到的“鱼”的正下方才可能叉到鱼。
  陈述两点浅见:
  ⑴在九十年代的初中物理教材(含教参)里曾经强调:一条光线射入眼睛里不能成像!为此人教社物理室郭连壁编审,曾经在会刊《物理教师》杂志里撰文指出:“确定水中物‘像’的位置,已不是简单的几何光学问题,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生理、心理和生活经验等诸多因素。正是这个缘固,不同的观察者,不同的观察情境,可能对‘像’的位置做出不同的判断”。文中最后指出:“如果为了讲述光的折射现象,画出的是水中一点发出的同一水平面上或同一竖直面上的两条光线(注:那个时代课文里画的是‘在同一竖直面上的两条光线’),那么,它们经过水面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位置,将在物点的正上方或物点的偏向观察者的斜上方”。由此可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必要求水中虚像一定要位于物的正上方!
  ⑵我们给出该题的简明答案如图7所示:来自于鱼身上某点S发出斜向水面的两条入射光线,进入空气里时,根据光的折射规律,这两条拆射光线都将远离法线而射入渔民眼里(1分);由于人们头脑里固有“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本来射入眼里是拆射光线,却误认为是从这两条拆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沿直线射入眼中的,S′就是S的虚像(1分);同理整个鱼的虚像都在鱼的正上方,所以,鱼叉要对准所看到的鱼的“虚像”的正下方才可能叉到魚(1分。注:要依据光路可逆原理、从虚像点S′开始画辅助说明图)。以上谬误难免,敬请各位师长斧正。
其他文献
【摘要】前几天,去理发店理发,偶遇以前教过的学生。当谈起以前的学校生活和老师时,学生滔滔不绝,当谈起某某老师时他说:“老师有一次上课,为了一个小事,他处理非常粗暴,从那以后,有部分同学跟他有了距离,不愿学他所教的那门学科,到后来班上很少有人听他的课,其实他的讲课讲得很好”。听了他的话,我很吃惊,是啊!我顿时大脑里回想起我周围的老师,有些老师,教学水平不错,对学生又很负责任,但为什么到考试他所教学科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分析了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与施工技术措施,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基坑技术;安全管理;施工措施  0前 言  城市用地日趋紧张,施工环境越来越恶劣,施工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在旧城区的改建或新建工程中,深基坑工程周围的建筑物密集,城市公共设施和管线拥挤不堪,场地内施工作业空间狭窄、地面超载严重,深基坑支护工程难度增大。笔者所指的深基坑是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库闸门运行过程中产生偏向移位的情况;阐明偏向移位所带来的危害;通过对闸门侧移原因的分析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闸门侧移;原因分析 ;措施  中国是一个水利水电工程大国,水利工程遍布全国各地,在人口密集城市,还是在边远山区,都有它们的工程设施,兴修水利发展经济,闸门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水利工作者要做好防洪、防汛、排涝、抗旱工作。本文要说明的是
期刊
【摘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创设生动的化学实验教学情景,是促进化学学科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有着积极作用。化学实验教学情景创设为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目的服务,选择化学实验教学情景素材了解和熟悉他们的教学价值,有针对性的创设化学实验教学情景,根据教学内容具体创设,使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形象化,促使学生由表象进行事物本质的探究,有利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情景兴趣
【关键词】实验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生物探究多重  一、模拟实验  刚进中学的初一学生好奇心强、好动,他们做实验时,注意力分散在实验仪器及用品上,不注意听讲、看老师的示范,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不细致。此时。我一般采取模拟方式进行实验。如《显微镜的作用》一课,先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操作显微镜边讲要点、边做示范,学生边模仿操作。这样模仿操作完显微镜后,再让学生独自操作一两遍,经过几次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促使人们积极地观察和认识事物。由于很多地区初中阶段对学生生物学习的考查不很重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我个人认为: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取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大小,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特别重要。这里我将几年来自己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种方法总结一下。  一、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就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入手,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要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做好物理实验、应用现代多媒体和开展课外物理小组活动、把握好练习与检测等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物理学生实验兴趣活动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内动因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