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班级管理工作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如何做法班级管理工作也成为教师们热论的话题,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对班级管理工作感触颇深,本文就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班级管理;健康;情感;榜样;班风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校规校纪的执行者,教与学之间的沟通者,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辅导员。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对班级管理工作感触颇深,在实践――探索――实践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恼,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其成为新世纪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从自身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出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率先垂范,以自身形象来影响学生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自身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刻的。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业务水平、仪表和文明行为等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和感染作用。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的形象和人格往往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打下深深的烙印并影响着他们思想品德与文明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所以作为班主任只有自己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做到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端庄、举止大方,事事、时时、处处要做学生的表率。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做学生的榜样,因为你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你就已经是孩子们的榜样了,你已经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每一个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引导学生。只有道德高尚,思想上进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品质优良的学生。
二、引导良好舆论,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生活和多项活动中,根据是非标准进行褒贬。该肯定的就肯定,并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该否定的就否定,并给予批评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种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所有舆论都建立在压倒多数的学生正确的认识和言论基础上。对全班同学都有感染力和约束力。因此,班级不会出现风气不正,打架斗殴等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并且在各次技能考试中也没有学生作弊;在班级管理理念上,应该要求学生们积极向上。适时的对学生提出“奋斗不止,总有希望”的要求。希望他们排除万难,锐意进取,绝不轻言放弃,从而在学习上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
三、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智力、心理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性格比较内向,很少主动和老师交流,如果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使本来容易解决的问题复杂化,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呢?学校是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班主任更承担着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任务。班主任直接面对这些学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向他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细心地指导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在学习中取得任何的进步要及时表扬,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用“关爱”去点燃他们心中的“自信”。只要更多地在日常教学中亲近学生,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做他们的倾听者,慢慢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鼓励,这样他们就会对生活充满自信,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四、情感投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班主任管理班级要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只有和学生情感融洽,交流畅通,才会带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班集体。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就要造就一种宽松和谐的环,让每个同学都感到他的“主人翁”地位,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使同学们相信,他们提出的建议或意见会受到重视。而不应该把师生之间的交往变成直接命令式,如果这样,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对班主任避而远之,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首先是爱心的投入。在学习生活中班主任要做到“动之以情,以情育情,以情动人”让师生之间进行和谐的情感沟通,以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通过个体感染力向他人提出要求,使对方感到亲切。其次要以饱满的热情向学生传递相关内容。因为班主任的热情会又发学生喜爱该事件的情感,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的活动过程。情感是传递能量的载体,马克思说过“热情是一个人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力量。”所以班主任的良好精神风貌有利于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动性,而不是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变换无测的变现在学生面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五、细化班级管理,抓好日常管理工作
细化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班主任首先要在充分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学生认可的班级管理制度,按照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实行量化管理。班级管理工作中,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课间操等各方面的情况要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当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的时候,班主任要及时地提示、教育、引导,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但在教育、引导的同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因人而异。当然,对于学生所犯错误班主任不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而应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促膝谈心,以平等的朋友关系对待他们,用诚恳、真诚的话语打动他们,用真挚的情感感化他们,这样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在纪律、学习方面进步时,当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热心为同学服务时,当学生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篮球比赛、作文等其他比赛时,班主任都要给予表扬,给予鼓励。
综上所述,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和顽强的毅力,始终保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态度,从学习、纪律等各个方面常抓不懈,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努力使他们的思想言行、学习态度、纪律观念等稳步提高,促使本班形成优良的班风和学风,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兵.试论班主任的管理意识[J].教育研究与实践,2008(12)
[2]哈斯亚提.呼加买艾提.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关键词:班级管理;健康;情感;榜样;班风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校规校纪的执行者,教与学之间的沟通者,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辅导员。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对班级管理工作感触颇深,在实践――探索――实践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恼,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其成为新世纪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从自身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出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率先垂范,以自身形象来影响学生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自身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刻的。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业务水平、仪表和文明行为等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和感染作用。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的形象和人格往往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打下深深的烙印并影响着他们思想品德与文明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所以作为班主任只有自己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做到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端庄、举止大方,事事、时时、处处要做学生的表率。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做学生的榜样,因为你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你就已经是孩子们的榜样了,你已经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每一个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引导学生。只有道德高尚,思想上进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品质优良的学生。
二、引导良好舆论,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生活和多项活动中,根据是非标准进行褒贬。该肯定的就肯定,并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该否定的就否定,并给予批评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种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所有舆论都建立在压倒多数的学生正确的认识和言论基础上。对全班同学都有感染力和约束力。因此,班级不会出现风气不正,打架斗殴等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并且在各次技能考试中也没有学生作弊;在班级管理理念上,应该要求学生们积极向上。适时的对学生提出“奋斗不止,总有希望”的要求。希望他们排除万难,锐意进取,绝不轻言放弃,从而在学习上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
三、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智力、心理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性格比较内向,很少主动和老师交流,如果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使本来容易解决的问题复杂化,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呢?学校是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班主任更承担着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任务。班主任直接面对这些学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向他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细心地指导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在学习中取得任何的进步要及时表扬,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用“关爱”去点燃他们心中的“自信”。只要更多地在日常教学中亲近学生,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做他们的倾听者,慢慢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鼓励,这样他们就会对生活充满自信,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四、情感投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班主任管理班级要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只有和学生情感融洽,交流畅通,才会带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班集体。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就要造就一种宽松和谐的环,让每个同学都感到他的“主人翁”地位,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使同学们相信,他们提出的建议或意见会受到重视。而不应该把师生之间的交往变成直接命令式,如果这样,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对班主任避而远之,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首先是爱心的投入。在学习生活中班主任要做到“动之以情,以情育情,以情动人”让师生之间进行和谐的情感沟通,以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通过个体感染力向他人提出要求,使对方感到亲切。其次要以饱满的热情向学生传递相关内容。因为班主任的热情会又发学生喜爱该事件的情感,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的活动过程。情感是传递能量的载体,马克思说过“热情是一个人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力量。”所以班主任的良好精神风貌有利于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动性,而不是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变换无测的变现在学生面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五、细化班级管理,抓好日常管理工作
细化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班主任首先要在充分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学生认可的班级管理制度,按照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实行量化管理。班级管理工作中,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课间操等各方面的情况要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当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的时候,班主任要及时地提示、教育、引导,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但在教育、引导的同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因人而异。当然,对于学生所犯错误班主任不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而应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促膝谈心,以平等的朋友关系对待他们,用诚恳、真诚的话语打动他们,用真挚的情感感化他们,这样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在纪律、学习方面进步时,当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热心为同学服务时,当学生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篮球比赛、作文等其他比赛时,班主任都要给予表扬,给予鼓励。
综上所述,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和顽强的毅力,始终保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态度,从学习、纪律等各个方面常抓不懈,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努力使他们的思想言行、学习态度、纪律观念等稳步提高,促使本班形成优良的班风和学风,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兵.试论班主任的管理意识[J].教育研究与实践,2008(12)
[2]哈斯亚提.呼加买艾提.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