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5例临床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2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肠易激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采用自拟疏肝健脾汤配合乳酸菌素片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思密达散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疏肝健脾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9--0032--0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笔者近年来应用自拟疏肝健脾汤加乳酸菌素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共105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其中男28例,女27例;平均年龄36,8岁;平均病程5.1年。对照组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7,6岁;平均病程4,9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我国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临床症见: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伴有全身性神经症状(症状持续或反复超过3个月);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仅系统体检发现;多次粪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隐血试验阴性;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结肠镜示部分患者运动亢进,无明显黏膜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注:指甲硝唑试验治疗和停用乳制品)。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药物组成:柴胡15g,佛手15g,炒白术10g,茯苓9g,苍术10g,五味子15g,吴茱萸15g,炒白芍30g,甘草6g。随症加减:烦躁、口臭、苔黄、脉数者加黄连、龙胆草以疏肝清泻湿热;便稀溏、腹冷痛、苔白、脉沉细、胃肠虚寒者加炮干姜、肉蔻、益智仁以温中散寒,健脾固肠;腰酸肢冷、腹冷痛、耳鸣属脾肾阳虚者加炮干姜、肉桂、补骨脂以扶阳散寒固肠;伴面萎黄、气短少力、中气不足者,加黄芪、升麻以补中益气。每日1剂,水煎去渣,早晚分服,每次约100~150mL。同时合用乳酸菌素片2g,每日3次,嚼服。对照组,予思密达散剂3g溶于50~100mL水中,日3次,口服次碳酸铋0.3g,日3次,口服。
  
  2组疗程均为8周。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疗程结束后症状消失者为痊愈;症状明显改善者有效;症状无改善者为无效。3,2治疗结果治疗组55例中痊愈41例,占74.5%,有效12例,占21.8%,无效3例,占5.45%。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50例中痊愈25例,占50%,有效7例,占14%,无效18例,占36%。总有效率为64%。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5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是一种以平滑肌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多因素疾病,目前多认为与精神心理因素、胃肠动力异常、胃肠激素异常、肠道菌群失调、饮食、药物刺激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临床表现复杂、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是无特异的生物化学或形态学异常可资解释的肠功能障碍性症候群。中医学无“肠易激综合征”这一病名,目前科研及临床多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于泄泻、腹痛、便秘、郁证等病证范畴。病因主要有情志失调、外邪内侵、素体虚弱、饮食不节等几个方面。其病位在大肠,发病主要与肝胆的疏泄、脾胃的运化和升清降浊功能及肾的温熙、主司二便功能失调有关。《景岳全书·泄泻》云:“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使然。”《医方考》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故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肝脾失和,传导失职,升降失调。本方组成旨在疏肝健脾,解痉止泻,柴胡、佛手疏肝行气,炒白术、茯苓扶正健脾,促进气血精液的消化吸收,以增强抵抗能力,吴茱萸温中散寒,苍术健脾燥湿,五味子收敛止泻,,炒白芍、甘草活络解痉止痛。临床随症加减,辨证施治,可获良效。
  乳酸菌素片是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调节剂,乳酸菌素是多肽物质,食用后在消化道很快被蛋白水解酶吸收,不会影响肠道内的正常菌体存活,保护和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它能选择性杀死肠道致病菌,不产生抗药性及毒性,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环境。并刺激肠道产生抗体,提高肠道免疫力,形成肠道保护膜阻止病原菌、病毒的侵袭。能调节肠粘膜电解质、水分代谢平衡,促进胃肠正常蠕动和胃液分泌,促进食物消化,对食欲和消化功能均有良好的作用。还可防止肠内发酵,减少产气。两药合用对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所致的腹泻、腹胀、排便习惯改变有明显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1病例介绍例1:男,75岁.因腹胀,下肢水肿2月余就诊,门诊以腹水待查收住院.体查:神志清,慢性病容,精神萎靡,眉发脱落,皮肤干燥,脉搏52次/min,血压110/70mmHg,腹部膨隆,肠鸣音减
肩周炎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肩臂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为主,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笔者自2004年~200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48例肩周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目的:建立当归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当归片中的当归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阿魏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薄层色谱条件为硅胶G薄层板,展开荆石油醚(30~60
色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SyndromePJS)是一种少见的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是以皮肤粘膜色素斑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特征的胃肠错构瘤.目前认为PJS具有癌变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