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洛杉矶地区初中墙报文化见闻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u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笔者在赴美国实习期间,在加州洛杉矶地区的两所初中进行了考察学习,领略了两所学校教室中的墙报特色。
  一、体现教师特色的墙报
  美国初中实行走班制,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固定的教室,通常教语言和历史的是一位教师,教数学和科学的是一位教师。因此教室的布置会体现出学科特点和教师个人特色。在教师办公桌附近的区域,用来展示教师自己的家庭或兴趣爱好。一位数学兼科学教师说,展示一些教师个人信息,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课堂中更有安全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更高。
  二、规定通知类墙报
  有关教室规则、校规和通知的墙报,更加侧重可执行性,强调每个人对自己负责(见图2)。其中一些规则针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一些规则对品德提出要求;一些规则提醒做好教室卫生和物品管理;一些规则对学习提出要求,并鼓励学生量力而行。
  以上规则的共同点:渗透着“要对自己负责,要进行自我管理”的教育意图;简短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学生很容易看得懂,因此也容易遵循。
  三、特色海报
  教室的墙上有各式各样的海报,有与学科紧密相连的,也有鼓励追梦的,还有提示良好行为习惯的。很多特色海报是教师直接去商店购买的(见图3)。海报内容大多是激励性的,语句简短而含义深刻,注重学生体验和人文关怀,将较大的目标落实在可控的小目标里,让学生着眼于当下的成长和进步。海报常借助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传递或实现教育意图。
  此外,在初级中学的教室里,还能看到一种海报,用于提示学生如果想进入大学,需要做哪些准备(见图4),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进行引导。
  四、学生作品
  教室的墙上张贴着學生的作品,数量很多,但很讲究颜色搭配和布局。作品内容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展示了学生的奇思妙想,同时传递了美感(见图5)。学生通常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方式或个人独立完成作业,作业就是作品。学生在其中可使用各种图形、文字或色彩,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位美国教师说,张贴学生作品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便于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同时让学生感觉教室像自己的家,在教室中更有安全感,喜欢在这里学习。
  (责任编辑 郭向和)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已经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素养教育。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应以育人为根本,而育人的主渠道又在课堂,因此每所学校都应该致力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究,以提升课堂育人的效果。在課堂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各种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赋予学生挑战未来世界的能力。  一、“希望课堂”模式的提出  2004年,为了适应国家的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北京师范大学燕
跨界创新是互联网思维的转型,是一种新锐的理念和思维模式,是科技时代加速奔跑下的企业变革性超越的策略。如阿里巴巴的成长历程也体现了马云的跨界成长,通过“老业务 新收购”战略,从“超行业跨界”发展到“超价值跨界”。校长应该向马云学习跨界创新的思想,因为这一思想对于谋求学校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校长也要具备跨界创新的能力,引领学校成为正能量的聚集地、精气神的聚集地、发展力量的聚集地。  一、跨界创新的困惑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农村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相伴而生的陪读现象也愈加普遍。以文献分析为主,并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黑龙江省福利镇两
根据《上海市教委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上海七宝明强小学结合自身情况,积极投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变革研究。针对同年级班级多的特点,积极努力地在校本研修中提升教师基于标准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让他们在团队研磨中领悟实施要领,在日常研究中实现创生的转变,通过实践形成“和活灵美”的“和美课堂”。学校各学科教研组认真学习《意见》要求,历练解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