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二尖瓣脱垂外科诊治进展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fe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二尖瓣脱垂是一种二尖瓣瓣叶于心室收缩期上翻到瓣环平面以上移位入左心房,从而引起二尖瓣反流的疾病,是儿童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血液反流逐渐加重,左心收缩期前负荷增加,会产生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等相应的临床表现,最终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目前诊断的主要方法包括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螺旋CT、磁共振成像等。大多数患儿需在二尖瓣脱垂发生心室功能不全之前实施手术干预。儿童二尖瓣脱垂的主要手术方法是二尖瓣成形术,包括瓣叶成形、瓣环成形、腱索成形、双孔成形等,术后无需抗凝,并发症少,远期生存率高。现就儿童二尖瓣脱垂的外科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肺移植患者术后早期(<7天)发生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rimary graft dysfunction,PGD)的危险因素与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3年12月接受肺移植治疗的286例终末期肺病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均在重症监护病房连续有创监测生命体征、机械通气及免疫抑制治疗。根据早期PGD发生情况,将286例患者分为PGD组和非PGD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式(单肺或双肺移
期刊
随着先心病手术早期病死率和并发症率显著降低,术后长远期并发症、特别是神经系统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往人们认为先心病手术后神经损伤主要是由于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所致,然而随着手术和体外循环技术提高,体外循环脑损伤发生率已经明显降低,多年来试图通过改进体外循环灌注方法来降低神经系统损伤的效果已并不明显。近年发现在胎儿期及术前先心病患儿即存在脑发育延迟和损伤,并证实这种脑发育异常可能比手术中体外环循环脑
期刊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术后的主动脉重塑过程及形态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诊断为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且行TEVAR手术的51例患者临床资料,利用CTA图像测量原发破口水平、气管分叉水平、腹腔干动脉水平及左肾动脉下缘水平真腔、假腔直径
目的评估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中应用半Mustard心房调转手术及双向Glenn手术完成双调转手术的风险及收益。方法为了避免完全Senning手术的并发症并且辅助右心血流动力学,采用一种改良的心房调转手术。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7例患儿完成此种改良双调转手术的解剖矫治。5例合并肺动脉闭锁患儿施行了Rastelli-心房调转手术,2例施行了动脉-心房双调转手术。心房调转使用半Mustard
期刊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早期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到2015年5月,连续记录在北京安贞医院完成的1 062例OPCABG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体质量正常组(360例),超重组(527例)和肥胖组(175例),比较3组间手术死亡比例,房颤发生比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比例,多器官衰竭评分系统(MODS)、心脏外科术后评分系统(PSCS
目的评价保留主动脉瓣根部手术治疗马方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方法54例患者,男38例,女16例;年龄20~50岁,平均(31.26±7.80)岁。术前均根据1996年制定的Ghent标准确诊为马方综合征。术前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反流微量5例,少量12例,中量22例,大量15例。根据影像学资料及术中探查,决定是否保留主动脉瓣,其中行Bentall+二尖瓣成形(MVP)手术2例,Bentall+二尖瓣置换(
目的分析儿童肾积水肾盂收缩情况及与术后肾盂前后径(APD)改善程度(PI-AP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肾积水患儿,术中暴露肾盂后观察记录肾盂2 min收缩频率,术后1年随访APD并计算PI-APD。根据超声表现并参照胎儿泌尿外科协会(SFU)分级系统将肾积水分为轻度、中度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和PET/MRI融合技术在儿童难治性癫痫致痫区的检出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癫痫中心行癫痫切除手术的难治性癫痫患儿资料。收集患儿基本临床资料、手术和预后随访资料、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脑电图、MRI、PET、PET/MRI融合等信息。与癫痫术前评估团队确定的致痫区对比,评估MRI、PET和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