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爱心阳光 收获特教希望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自己孩子是天性,爱别人孩子是崇高,爱残疾孩子是神圣。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殊教育就是一种充满博爱精神的展示人性美的神圣事业。从事启智班班主任工作的八年时光中,我时刻以学校提出的“四种精神”、“三个口号”来鞭策自己,用爱心、细心、耐心、精心培育这些“迟开的花朵”,在特教这片平凡而神圣的园地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播种着对学生们的希望。这八年的班主任工作是我教育生涯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其中的酸甜苦辣,是教育生涯中很耐人寻味的,也是很值得思考的。下面,我就把自己这八年的班主任工作心得和体会做以简单回顾,以便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我是特教学校的一名老师,对待我们的这群特殊学生,需要付出的是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对待学生,更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我们的学生从一出生就表现出了与别人不同寻常的缺陷,但身体残疾的孩子们在我们黑山特教这个大家庭里都享受到了与正常孩子一样的快乐。因为有一群爱他们、关心他们的老师。我刚接启智班时,这些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每天早上一到校,我就要为他们擦鼻涕、洗脸、换脏衣服,忙的我是不亦乐乎。不管严冬还是酷暑,每天抽出时间还要为他们洗衣服,冬天的水真是刺骨的凉啊,但是我没有怨言过,把他们一个一个照顾得很干净。学校领导很体贴我们班主任,还特意买来了洗衣机,这才减轻了我们许多劳累。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住宿生,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们随时都有感冒、生病的可能。每当他们生病的时候,我就要带他们到医院打针、输液,回来给弄点好吃的,把他们照顾的无微不至,晚上不放心还要到学校看看。记得有一次有个学生晚上9点多了肚子疼,生活辅导老师照顾不过来那么多学生,就给我打了电话,我什么都没说,骑车来到了学校,带这个学生到诊所挂了吊瓶,又给他泡了方便面,等他吃完睡稳我才算放下心来。这时已是半夜12点多了。还有的学生偶尔会把大便弄到裤子上,我还要不嫌弃的为他们洗干净。有时我也会觉得恶心,要呕吐,但是一想到他们远离父母,我就是他们的“妈妈”的时候,我就会毫无顾忌地为他们做这些平凡的小事。用一颗母亲的爱心去关怀他们,用母亲的情怀去包容他们。我班有个叫刘×的学生,他家原来有五口人,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和他,家里只有奶奶一个人是正常人,剩下的四口人都是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妈妈5年前走失了,姐姐4年前掉到水库淹死了,家里就剩年迈的奶奶和爸爸了,生活的窘迫是可想而知了。去年寒假,快过年了,我一想到他家的境况,不知道能不能买得起年货,我就和当时的副班主任郭老师去了他家,给他家买了一袋白面,一桶豆油。并告诉他们尽管把孩子送到学校去,有什么困难直接和我说,我会全力为他们解决的。有了我的这份真誠,我为班级、为学校保住了一个又一个即将辍学的学生。相反对自己的孩子我是亏欠的太多太多了。孩子已经读到小学四年级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从来没有接过孩子,尽管孩子有时用乞求的话语哀求我,但是我心里装的更多的是我的学生。自己的孩子还有爸爸可以照顾,可班里的孩子还在等着我呢。每天早上7点10分我会准时地来到学校,看到孩子们在大门那焦急地等我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我能带给他们的是一种塌实的感觉。刚教这些学生时,他们缺少生活锻炼的能力,不会干活。那时,每天早上来到学校,班级的一切卫生都由我自己来打扫,擦桌子、扫地、擦玻璃……他们对于老师干这些活都熟视无睹。现在,经过几年的锻炼,他们都会做些简单的劳动了,回到家也能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了,家长看到这些,有的高兴得流下了眼泪。学生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在学校里也是表现得很突出。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班连年在学校被评为“先进班级”。
   如果说,普教教师的事业可以喻为花的事业、果的事业,那么我所从事的弱智教育事业则是那“根的事业”。普小教师辛勤的耕耘换来的是桃李满天下的丰硕成果,而我一辈子也许只能教几十个学生,即使倾注一生的心血也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可是我同情这些孩子,因为他们是社会的不幸儿,同样具有生存的权利、美好的心灵和真挚的情感,他们也要长大,也将自立,他们也是祖国的花朵,也同样需要阳光和雨露,需要爱与关怀。让“迟开的花朵”在生命的春天盛开,是特教老师神圣的职责,也是祖国和人民赋予我们特教人的崇高使命。正是这“根的事业”升华了我的生活,铸造了我的信念,也让我以及我们所有的特教人找到了更高层次的幸福源泉。不到特教学校,你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心;不接触特殊学生,你不知道健康是何等的可贵。我的教育使命,我的身负责任,会让我一直陪在这群孩子中间,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做他们生活的引导者。
   教师,是教育的播种者,是灵魂的引导者。对待工作,对待这份别人看起来很轻松的工作,我一直都是很认真的去面对,去做的。
   从教这个班的语文开始,我就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智力情况,编写每学期的语文教学内容,形成我班特色的语文教材。做这项工作的前提还要掌握丰富的特教理论知识,前沿的特教理念。因此,我总是在虚心地学习。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还大胆尝试走素质教育的路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努力创新学习知识,在教中研,研中改,教研相长,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校本教材。在教学中,我注意到每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刚教这个班的前五年,我们学校就这一个启智班,随时有新来的学生就随时插到我教的这个班级里,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教学时有很大的难度,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分好几个层次,那时的教学真是有些难。但这些经历也是我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成长历程,它正使我逐步走向成熟。我也很感谢这段经历。现在,我的校本教材已经完成了十二册的教学实践,效果也很不错。校长到省里参加会议带去了我的第九册校本教材,受到了省里特教专家的好评。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通过学习,既充实了自己,也丰富了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地在特教教学这片领域上驰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也注重反思,总结自己教学的得失,以便自己的工作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我们学校有一个过硬的领导班子,有一群甘于敬业奉献的教师群体,有一群可怜又可爱的孩子,我们大家正在努力着,正在努力沿着我们特教人的“奉献精神、创业精神、实干精神、开拓精神”的道路大步前进。在这里我们奉献的不仅仅是爱,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使命,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能为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里而感到自豪,感到高兴。在特教这片园地里,我甘愿作乌黑的沃土,用十倍的艰辛、百倍的温情去培育这些“迟开的花朵”。因为我坚信:只要用爱心去浇灌,用真诚去感化,智障儿童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学校的人事管理工作不能被传统的人事管理框架束缚,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更看重自己的人格独立和自尊,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荣誉,渴望自我反思、自我发现和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始终把对人的能力的培养和积极性的发挥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关心人,尊重人,满足人的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并理解“堕、憔悴、肃杀、诀别、嫌恶、什物、惊惶、瑟缩、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   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联系社会背景理解文章主题。  2、 理解本文的感情基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文中“我”的自我反省精神,并告诫学生,善于从小事中自我反省,做到“贤而内自省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本文“悲哀”的感情基调。  联系社会背景多角度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我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突出问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形势的影响下,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是十分珍贵和非常不易。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如何尽快适应就业岗位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从这方面展开,浅谈大学生应如何适应就业岗位。   Abstract: The difficulty of college graduates finding of job concerned us
期刊
搞好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泽民同志指出:“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保证我们党始终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因此,单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全面
期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大格局的形成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多样化,过去一些形式的、教条的、生硬灌输的做法已很难凑效。如何适应这种形势,通过人事管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协调的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转变观念,科学创新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随着企业改
期刊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受。它以感性形态为表征,又包含着逻辑理智因素,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意会能力。由于它反映着读者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力,因而必然受到阅读者个体意识、主观经验的制约,从而带有浓厚的主观性。   在语感训练中,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增加学生自主尝试、大胆实践的机会,才能使语感训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展标激趣  “有效的教学始终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期刊
语文增长率改革无论以怎样的新理念为指导,最终都要体现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这一层面上。继承古代教育传统,吸取传统教育精华,发展古代教育思想,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怎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古代语文教育传统,这仍然是语文教学中亟需反思的问题。   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有一位“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老人,这位长者就是教育家孔子。他主张“因材施教”就是要研究学习主体的个别差异,从较高
期刊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能力目标:  1.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感目标:  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教學重点、难点:
期刊
Abstract: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thematical curriculum reform.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proposed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evaluation. The main purpose of evaluation is to comprehen
期刊
摘 要:高效课堂不是以学生“学会”为唯一目的,它还必须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并形成学习的能力。因而,我们必须懂得,高效课堂的教学必须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要讲究“五重”:重学生、重情感、重交流、重过程、重实践。   关键词:高效课堂主动学习 高效学习自我成长过程交流    高校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很多教育专家对此有专门的分析和解释,目前国内关于高效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