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谈话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就叫“比比谁的眼力好”。现在,老师请一名同学到前边来,请同学们睁大眼睛仔细看一看,看好了吗?
好,谁认为自己看得最仔细?老师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让刚才被观察的那位同学站在这两位同学身后)
现在,老师开始提问,请同学们来评判这两名同学谁的眼力好?
1.她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
2.她戴什么颜色的头花(其实根本没戴头花)?
3.她的上衣有几个扣子(其实是拉链)?
4.她穿的是旅游鞋还是皮鞋?
(同学们来评判:谁的眼力好?)
老师小结:其实,谁的眼力好,就是指谁观察得认真,这里老师要告诉大家: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得到最准确、最丰富的材料,这是我们写好作文的前提。希望同学们能将这股认真劲儿带入今天的课堂,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习变成游戏,让游戏成为一种快乐的学习,孩子们特别喜欢。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游戏中,学生真切地感觉到:观察是习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认真观察,才能言之有物。这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刚才的游戏好玩吗?还想再玩吗?这回咱们要做的游戏名字就叫“猜一猜”。猜什么呢?咱们来猜猜“鱼”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举手抢答,准备好了吗?(出示“鱼”图片,随着学生回答在相应的位置出现对应的部位名称。)
1.位于鱼身体最外层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
2.用来吃、喝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3.用来看东西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4.游泳时起最主要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5.游泳时起掌握方向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老师小结:同学们知识很丰富,反应也很快,看得出你们对鱼非常了解。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鱼,它们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美的享受。今天,咱们就围绕“鱼”这个题目,来上一节作文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激起饱满的习作热情,同时又增加对鱼的了解。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鱼的机会不是很多,对鱼各个部位的名称和作用的了解也不是很详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堂上,教师就是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找到下锅的“米”。】
二、明确要求
1.同学们想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鱼呢?(学生回答)
老师小结:是的,写鱼和写其他动物差不多,我们也要重点围绕“外形”和“习性”两个方面来写。怎么写呢?咱们先来赏析一个片断:
锦鲤是观赏鱼中的一种,外形很像我们常见常吃的鲤鱼。它体形修长,全身披着橙红色的外衣,在秋阳的照耀下闪着点点微光,更显出了它的活泼与美丽。它的嘴是典型的“樱桃小嘴”,不停地一张一合,吐出一串串美丽的泡泡;圆溜溜的眼睛紧紧贴在头的两侧,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随着胸鳍和尾鳍快活地摆动,锦鲤自由地穿梭在透明的世界中,时而摆头摆尾像个骄傲的将军,时而缓缓下沉如同害羞的公主。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说说这个片断写得怎么样?(学生评析)
3.归纳出习作要求并板书:
抓住特点 按照顺序 生动描述
老师小结:同学们,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然后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生动的描述,就是本次习作的总体要求,能按这个要求进行实地观察和现场描述吗?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作文,一切都是陌生而新奇的。怎样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让他们觉得习作是一件很有趣、很容易的事情,激起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是我们教学中首要的任务。所以,这一环节的设计,首先让他们仿之有例,学之有样,降低难度;同时,简单明晰的要求会使学生在接下来的观察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集中观察
1.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泥鳅鱼端到学生的跟前,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时提醒大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要抓住泥鳅鱼的特点)
2.请2∽3名同学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大家听一听。其间引导学生围绕要求进行简评,注意教给观察的方法。
3.老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不错,你们知道吗?调皮可爱的泥鳅鱼不仅是咱们习作中的好素材,还是餐桌上的美味呢?好,除了泥鳅鱼,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美丽的金鱼。现在,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到前边来选金鱼。(一共是六个小组,教师准备了八种不同的金鱼。有小虎皮、燕鱼、地图鱼、鹤顶红、狮子头、小泡眼、七彩裙、苹果剑)同学们,心爱的金鱼已经拿到身边了,能用生动的语言把金鱼的美丽展现出来吗?
【设计意图:集中观察、集中表达,容易看到学生共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便于集中进行指导。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轻松地掌握了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不仅是这节课用得到,更为学生以后的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分组指导
1.老师口述要求:首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认真观察金鱼,注意要抓住本组金鱼的特点;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方法,把你看到的、想到的以片段的形式写在习作本上。
2.小组成员之间宣读、交流,合作修改。
3.每组推荐1篇优秀作品,在全班宣读,共同赏析。
老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短短几分钟,就写出了这么优秀的片断,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有没有哪位同学接着给老师个惊喜,为你的片断加上题目,再加上开头和结尾,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一下。(学生习作展示)
【设计意图:作文当如做人,要让学生真实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表达。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构思,去成文。所以,在这里我选择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写下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五、延伸拓展
同学们,金鱼是美丽的,泥鳅鱼是调皮可爱的,作为今天作文课的主角,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群鱼戏水”的短片,在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感受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设计意图:窦桂梅老师说: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确实,我们在课堂上能给学生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把课堂当作圣地,在这个基点上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种,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辽阔天空的大门,激励和鼓舞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和创新。】
六、总结升华
同学们,这节作文课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有关鱼、有关作文的话题将永远不会结束,老师希望这些美丽的鱼和这节作文课能留在同学们记忆深处,激励和引导大家写出更好的作文来。
教后记
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学生习作,就要引导学生练就火眼金睛和生花妙笔,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铭记并要努力做到的。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就叫“比比谁的眼力好”。现在,老师请一名同学到前边来,请同学们睁大眼睛仔细看一看,看好了吗?
好,谁认为自己看得最仔细?老师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让刚才被观察的那位同学站在这两位同学身后)
现在,老师开始提问,请同学们来评判这两名同学谁的眼力好?
1.她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
2.她戴什么颜色的头花(其实根本没戴头花)?
3.她的上衣有几个扣子(其实是拉链)?
4.她穿的是旅游鞋还是皮鞋?
(同学们来评判:谁的眼力好?)
老师小结:其实,谁的眼力好,就是指谁观察得认真,这里老师要告诉大家: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得到最准确、最丰富的材料,这是我们写好作文的前提。希望同学们能将这股认真劲儿带入今天的课堂,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习变成游戏,让游戏成为一种快乐的学习,孩子们特别喜欢。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游戏中,学生真切地感觉到:观察是习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认真观察,才能言之有物。这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刚才的游戏好玩吗?还想再玩吗?这回咱们要做的游戏名字就叫“猜一猜”。猜什么呢?咱们来猜猜“鱼”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举手抢答,准备好了吗?(出示“鱼”图片,随着学生回答在相应的位置出现对应的部位名称。)
1.位于鱼身体最外层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
2.用来吃、喝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3.用来看东西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4.游泳时起最主要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5.游泳时起掌握方向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老师小结:同学们知识很丰富,反应也很快,看得出你们对鱼非常了解。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鱼,它们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美的享受。今天,咱们就围绕“鱼”这个题目,来上一节作文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激起饱满的习作热情,同时又增加对鱼的了解。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鱼的机会不是很多,对鱼各个部位的名称和作用的了解也不是很详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堂上,教师就是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找到下锅的“米”。】
二、明确要求
1.同学们想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鱼呢?(学生回答)
老师小结:是的,写鱼和写其他动物差不多,我们也要重点围绕“外形”和“习性”两个方面来写。怎么写呢?咱们先来赏析一个片断:
锦鲤是观赏鱼中的一种,外形很像我们常见常吃的鲤鱼。它体形修长,全身披着橙红色的外衣,在秋阳的照耀下闪着点点微光,更显出了它的活泼与美丽。它的嘴是典型的“樱桃小嘴”,不停地一张一合,吐出一串串美丽的泡泡;圆溜溜的眼睛紧紧贴在头的两侧,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随着胸鳍和尾鳍快活地摆动,锦鲤自由地穿梭在透明的世界中,时而摆头摆尾像个骄傲的将军,时而缓缓下沉如同害羞的公主。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说说这个片断写得怎么样?(学生评析)
3.归纳出习作要求并板书:
抓住特点 按照顺序 生动描述
老师小结:同学们,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然后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生动的描述,就是本次习作的总体要求,能按这个要求进行实地观察和现场描述吗?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作文,一切都是陌生而新奇的。怎样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让他们觉得习作是一件很有趣、很容易的事情,激起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是我们教学中首要的任务。所以,这一环节的设计,首先让他们仿之有例,学之有样,降低难度;同时,简单明晰的要求会使学生在接下来的观察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集中观察
1.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泥鳅鱼端到学生的跟前,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时提醒大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要抓住泥鳅鱼的特点)
2.请2∽3名同学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大家听一听。其间引导学生围绕要求进行简评,注意教给观察的方法。
3.老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不错,你们知道吗?调皮可爱的泥鳅鱼不仅是咱们习作中的好素材,还是餐桌上的美味呢?好,除了泥鳅鱼,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美丽的金鱼。现在,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到前边来选金鱼。(一共是六个小组,教师准备了八种不同的金鱼。有小虎皮、燕鱼、地图鱼、鹤顶红、狮子头、小泡眼、七彩裙、苹果剑)同学们,心爱的金鱼已经拿到身边了,能用生动的语言把金鱼的美丽展现出来吗?
【设计意图:集中观察、集中表达,容易看到学生共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便于集中进行指导。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轻松地掌握了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不仅是这节课用得到,更为学生以后的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分组指导
1.老师口述要求:首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认真观察金鱼,注意要抓住本组金鱼的特点;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方法,把你看到的、想到的以片段的形式写在习作本上。
2.小组成员之间宣读、交流,合作修改。
3.每组推荐1篇优秀作品,在全班宣读,共同赏析。
老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短短几分钟,就写出了这么优秀的片断,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有没有哪位同学接着给老师个惊喜,为你的片断加上题目,再加上开头和结尾,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一下。(学生习作展示)
【设计意图:作文当如做人,要让学生真实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表达。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构思,去成文。所以,在这里我选择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写下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五、延伸拓展
同学们,金鱼是美丽的,泥鳅鱼是调皮可爱的,作为今天作文课的主角,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群鱼戏水”的短片,在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感受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设计意图:窦桂梅老师说: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确实,我们在课堂上能给学生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把课堂当作圣地,在这个基点上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种,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辽阔天空的大门,激励和鼓舞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和创新。】
六、总结升华
同学们,这节作文课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有关鱼、有关作文的话题将永远不会结束,老师希望这些美丽的鱼和这节作文课能留在同学们记忆深处,激励和引导大家写出更好的作文来。
教后记
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学生习作,就要引导学生练就火眼金睛和生花妙笔,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铭记并要努力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