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长大成人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110_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9日是浙江省的18岁成人节。
  18岁,你将在这一天用青春庄严宣誓:我长大成人了。
  这一刻,各种祝福和期许拥抱着你。
  这一刻,隆重而圣洁。
  长大成人,却不只几句誓言那么简单。
  当你慌慌张张跑过岁月中18岁的站台,请停下脚步,让目光由近及远——
  审视自己,体察他人,打量世界……
  长大是什么感觉?成人意味着什么?
  忽然长大
  ——从什么时候起你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好像并没有什么里程碑,长大,只是一瞬间的感受。那事发生了,忽然就感觉自己长大了。
  长大,从保护妈妈开始
  我妈妈是开剑杆织布机的,在家里生产布料,家里一共有五台剑杆机,所以妈妈很辛苦,睡眠严重不足,有几次累得昏倒在地上。我和阿姨商量着,能不能让我妈妈和她一起开家网店,别那么辛苦了。
  但是首先得教毫无基础的妈妈打字。那天,我帮她安装了金山打字软件,然后让她练指法,我教她手指应该放在哪儿,怎么打出标点符号。妈妈学会了就试着和别人聊天,我却反过来像个大人一样地劝她:“不要聊了,陌生人有什么好聊的。”阿姨在旁边笑了:“你还担心你妈被骗了啊?这么关心你妈!”
  阿姨的这句话像是点醒了我——现在轮到我来担心、关心妈妈了吗?是的,我真的很想照顾和保护妈妈。我要变得强大,让妈妈不受一点伤害,因为她以前实在是太辛苦了。
  (王梦燚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长大,从理解爸爸开始
  从小到大,我和我爸的关系一直很紧张,我一直以为他……不爱我。
  直到上高中后的某天,晚饭时我妈不在,餐桌上的气氛冷得有些诡异。扒完饭,我放下碗就走。 “昊昊。”他突然开口了,我停下脚步,“我也是……奔五十的人了,管你不住。有时候,你自己多担待。”我总以为他是不会老的,永远那么年轻,精力旺盛。可这时候,平时怎么也找不到的皱纹、色斑似乎一下子都出现在他脸上。这个从小告诉我“永远别低下你骄傲的头颅”的男人,从不言败的男人,终于在岁月面前低下了头。
  我不出声地走开。心里没有他服了软的快意,反而沉甸甸的,被刚才一瞬间涌入的什么塞满了。不止是沉重,还有见证什么东西逝去的无力感,哀伤、无奈。眼前忽然模糊起来,是感受到成长、责任的喜悦吧,我想着,却背过身去,好像不想让他看到什么。只是一瞬间,我突然想长大了。
  (陈玮昊 杭州高级中学)
  长大,从找到自己开始
  我有个玩伴,从小一起长大,我们感情很好,但也免不了相互比较。他家的物质条件比较好,他丢了一部iPhone,立马会换新的,买辆自行车可以砸上千元。我虽不要求如此,但偶尔也会羡慕,值得安慰的是我在成绩上比他好些,能给他些帮助。后来他出国了,我很失落,不只因为一个好朋友的离开,还因为我体会到了一种因背景不同而造成舞台截然不同的残酷。
  一个人,无法选择出身,纵使优秀,在起跑线上已经落后了,努力又为了什么?我该做些什么改变自己?
  一直寻找着机会证明自己的价值。我开始逼自己从电脑前走开,去菜场买菜,学会挑选,判断贵贱,学习择优;我开始重视学校的劳技课,用尺子在木板上标标画画……
  实践让人更清醒地认识自己,我并不是一无是处。不必埋怨父母,因为他们已经很努力。而我也应该很努力,认真地生活,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生活不该掺杂太多比较,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他有多少钱,而是在他没钱的时候值多少钱。或者,这就是成长。
  (胡梦珂 杭州高级中学)
  长大,从遇见爱开始
  初二那年,我喜欢上了一个男孩,他干净,帅气,成绩优异,让我怦然心动。那天,他突然嗫嚅着对我说:“我喜欢你。”我羞红着脸点点头。那天,家里的茉莉花开,闻着淡淡的花香,我陶醉了。
  那个暑假,秘密终于被发现。妈妈没多说什么:“你长大了,有些事该学着自己解决。”我不语,望着窗边已然凋谢的茉莉花,心里很乱。眼前横着中考,我越是喜欢他,就越怕在这样的压力下守护不好这份感情。悲伤、挣扎、无奈……最后狠下心来封存。我约他到小树林,小心组织语句,说完便避开了他的目光。他突然开口道:“我们还是朋友对吗?”我使劲点点头。抬头,恰对上他的眼睛。他拍拍我的肩头:“好好努力,你是最好的。”他转身离去。望着他的背影,我再也抑制不住眼泪。
  回到家,我猛地发现窗边的茉莉花又开得很灿烂了。眼眶一热。我知道,是妈妈换了盆花而已。不再迟疑,我坚定地坐到了书桌边。一年后,我考上了重点高中,尽管想起他时仍会怅然若失。
  (唐 昕 嘉兴高级中学)
  长大,从被需要开始
  妹妹初生之时,我依然是个爱嘟嘴爱撒娇的黄毛丫头,挑食拣菜,在沙发上一窝就是半晌。因此那天父母有事出门,撂下不足半岁的妹妹让我照料时,我焦虑得有些手足无措。
  当她攥着拳头不明就里地放声大哭时,我才意识到婴儿的语言比任何文体都艰涩难懂,同时也惊异,妈妈为何能在她哭嚎换气的间隙精准地判断她的需求,然后迅速地摸出一瓶温好的牛奶或一串悦耳的风铃。平时对这些不以为然的我,这次亲临前线就乱了阵脚。我忙不迭地穿梭于厨房与卧室间,十分不熟练地泡了一瓶奶,然后艰难地托起她幼嫩的脖颈,喂完奶又努力地向她挥舞着玩具,讲起从前妈妈讲给我听的故事。当她终于闭上了小眼睛,纤长的睫毛密密地晃着,匀密的鼻息拂动着金色的柔软绒毛,咂巴着的小嘴想必是在睡梦中吃到了什么美味。我顿时觉得,我可以一直一直这样看下去,原来看着另一个纯澈安静的幼小的自己也是一种目光的饕餮。
  仿佛昨日那个饭来张口的娇气的女孩还在眼前,我却能稳当地抱起扎着羊角辫含着手指哧哧笑的宝贝宠溺地微笑了。
  (王家明美 杭州第二中学)
  长大,从敬畏生命开始
  数学课结束,费老师欲言又止,终于,他开口道:“昨天,我们学校的一位化学老师走了,他跟我搭挡了几届,是位很好的老师,前几天还在上课,昨天下午就走了……昨天把他送进太平间,他五年级的儿子抱着谁的大腿叫着,我要活的爸爸!”全班沉默了,生命真的是太脆弱了。   一直以为死亡离我们很远,也许是我们太年轻,不曾考虑过死亡,现在不禁思考,死到底意味着什么? 生命变化莫测,唯有珍惜当下,人总该对生命多点敬畏。
  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我不再是那个害怕死亡,在葬礼的晚上吓得要和父母挤着睡的小女孩了,而是一个可以静静面对死亡,思考死亡的快18岁的成人了。
  (陆辰怡 杭州高级中学)
  长大,从宽容世界开始
  闹市区,十字路口,红灯,斑马线前,我正在等待绿灯——传来自行车嘎吱嘎吱的响声。哟!我迅速挪动身躯,还是被擦到了,顺势向前扑了几步,迅速拿手盖住伤口揉了揉。骑车人一脸惊慌:“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慌不忙地抬起头,冲着他笑了笑:“没关系。”可以从他脸上看到明显的惊讶,然后他的面部神经松弛下来:“噢……”看着他如释重负离去的背影,我也继续出发。不过,那个惊讶的表情却让我想起从前……
  那是个几年前的早晨,依旧是在上学途中的小事故,我曾指着肇事者破口大骂:“红灯啊!有你这样开车的么!就因为你的不道德给别人添了多少麻烦!”那人小声地嘟囔了句:“现在的年轻人都嘎凶的啊!”
  回忆时不由感到好笑,我确实长大了,能接受和包容更多东西了,接受意外,接受失误,怀着一颗包容之心对待世界。
  (陈天争 杭州高级中学)
  长大,从独自飞翔开始
  “Your FIN number and register information?”护士姐姐站在我的X光床边,询问我必要的信息。我从床上支撑起自己,把身份证递给她。我错过了新加坡国立大学预科的集体体检,一个人摸索到医院作身体检查。
  “But you are under 18, aren’t you?”她看着我,质疑我做检查的可能性。“Where is your parents? ”没有教育部的陪同官员作为担保,没有监护人在身边,我只能回答她我是留学生,这个检查是教育部要求的。
  “But you need to have an injection which require signature.”她耐心地解释,因为在拍摄X光检查时要注射药剂,需要监护人签名。躺在冰冷的操作台上,我知道,这是我期中考之间好不容易抽出的一个下午,而教育部那边也不停地催促我提交结果。正当我思考着如何说服她让我完成检查时,她问我“Do you have boyfriend more than 18 years old?”下意识地摇头。我试着和她陈述事实,并建议护士姐姐联系教育部的人。她转身进了里屋与医生讨论,让我候着。
  室内的空调冷气很足,因为准备检查我连续6个小时不能进食,几乎快要晕过去了。可我必须把这个检查完成,我尽力保持清醒。很久之后,护士姐姐从里屋出来,拿了一支签字笔,破例让我自己为自己的药物注射签名。我长舒了一口气,刷刷地在协议书上签字确认了。下笔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在对自己负责,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我想,我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连抽血检查都要抓着爸爸胳膊的小女孩了。
  (唐佳慧 新加坡国立大学预科)
  忽然发现,在家里不再是被一味呵护的那个角色;忽然发现,自己的价值要自己来证明;忽然发现,“爱情”里也五味杂陈;忽然发现,除了得到还能给予;忽然发现,偶尔会琢磨生和死的命题;忽然发现,对世界有了自己的态度;忽然发现,也能独当一面去闯……忽然发现,我长大了。
其他文献
同学总说我土,名字土,衣着土,连写的诗文都是“土”题材,即便我在校艺术节上穿起洋装用美声唱着英文歌《Memory》,大家还是说我土。  久而久之,我开始对自己感到很陌生,我到底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进入高中以来,随着身体如拔节般地成长,这个问题时常困扰着我。  这次回老家看爷爷,脱了耐克鞋,赤脚坐在田埂上,心里反倒有了一种莫名的踏实;遗憾的是,爷爷的缺席使田野无比寂寞。  爷爷的脚病越来
【主持人语】  学校是一个文化场所,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的全部。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学校文化是一种岁月的积累,也是历史沉淀的平静释放。因此,确立“文化立校”战略,当成为建设现代学校的必然选择。  文化立校,我们首先需要审视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从教育的本质和自身发展规律来讲,教育是传递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只有文化特色鲜明、办学理
【摘 要】“长江路‘四史’初心之旅”是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基于地方红色资源开发的主题性研学活动。活动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目标,利用南京市长江路沿线红色教育资源,通过三个阶段五个步骤,让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深刻认识和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长江路“四史”初心之旅;研学活动;紅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1;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理解是学习真正发生的起点。真正的学习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追求理解,就是追求课堂上学习的真正发生。理解,是促进人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催生人的精神发育的内在逻辑。  理解的本质是一种经验对另一种经验的解释,它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低级解释高级,用已知解释未知,用简单解释复杂,用容易化解困难……这就是理与解的过程与特征。这样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梳理与分解,不是一般的问题解决,而是思维创生的过程。  理解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四季之美》;课后习题;课堂突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9-0055-03  王荣生教授指出:“学生今天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是‘这一篇’独特的文本,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于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每篇课文后的课后习题都
·背景提示·  1979年以来,江苏省建湖县钟庄乡大胆改革现行学校管理制度,以校长选任责任制、教师定编聘任制、教育崗位责任制为突破口,全面改革农村中小学内部管理制度。当时的江苏省教委政策研究室对建湖县钟庄乡进行了四次深入的调查,分别从学校内部制度设置、学校民主管理、师资和经费管理、视导和评估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我们呈现了农村学校改革创新的鲜活样本。
·主持人语·   学校作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场所,课程建设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与抓手。落实“五育并举”“五育互育”的教育思想需要科学而丰富的课程,我们需要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学校选择性和基于学校特色的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在做优分科课程的同时,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推进跨学科课程融合,充分发挥课程的综合育人价值。   新时代学校课程必须在“五育并举”“五育互育”的理念下,
【摘 要】招考机构只有拥有良好的招考组织文化,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才能形成优质的招考作风:风清气正。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从实际出发,内化理念,多方协调,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项目管理,规范操作,构建既体现国家意志,又具有自身特色的组织文化,形成了良好的招考组织氛围。  【关键词】招生考试;组织文化;廉洁招考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0-
【关键词】射线;经验;数理认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5-0054-03  【案例呈现】   射线的主要几何属性有三个——直的、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由于缺乏相应的生活积累和数理经验,小学生认识射线需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关联?生活中存在射线吗?“无限长”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画出一条射线?……概而言之:怎样以有限来表
【关键词】文体;语言;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5-0059-03  【教材分析】  《谈礼貌》是苏教版五下的一篇说理文。课文通过三个生动典型的故事告诉学生:礼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选材典型,语言自然生动。课文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提出观点,中间讲述了三个故事,结尾总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