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球中的物理知识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u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9-168-01
  
  YO-YO,又叫“悠悠球”或“溜溜球”,是一种很受儿童甚至青年人的喜爱的益智玩具。它主要由转轮及一条系在轴上的长绳子组成,转轮有两个球瓣,用一根轴相连,能凭借绳子上下滚动。悠悠球根据其构造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型,即整体形、离合型和轴承型,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性能,适合各种不同玩法。悠悠球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一、功与能的应用
   用力将悠悠球(以下简称为“球”)甩出,人对球做功,人体的化学能转化为球的动能。如果持绳头的手不动,那么绳子对球的拉力并不对运动的球做功,球在下降阶段,重力对球做功,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转速变大;当球落到最低处时,转得最快,动能达到最大值,势能值最小;球在上升阶段,重力对球做负功,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转速减小;由于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一部分机械能被转化为内能,球不能自由上升到原有高度。要想球上到绳头位置,办法有两个:一是以一定的速度掷出,给球一个初动能;二是球在最低处时,把绳头往上拉一下,增加其机械能,类似于荡秋千。两种方法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二、力学方面应用
   1、平衡
   旋转具有稳定性。高速旋转时,物体由于转动惯量(惯性),而能保持轴向稳定。且转速越高,稳定性越好。如高速旋转的陀螺能站立、快速行驶的自行车能放双手、地球由于自转而保持轴向稳定等。
   2、摩擦力的运用
   改善接触面:球瓣的内侧靠近轴承处有一圈锯齿样的凹凸星纹(或胶贴、胶圈、硅胶、孔),这是为了增大摩擦系数,有利于收球时绳贴住球瓣而减少打滑。急促拉绳时,球就会回头,拉绳动作停止的那一瞬间,旋转的球就会升高,松松的绳子易贴着球瓣,使球攀住绳子向上爬。在轴承中加注润滑油,是为了减少摩擦。
   增大压力:玩家往往故意把胶贴去掉或把凸纹磨平一些,以减少摩擦,增加空转时间,但这样做会使得回收难度增加,其解决办法是:做一个睡眠动作,绕过左手食指,让球搭在左右手之间的线上,右手提绳同时左手食指放绳,则球瓣间绳子一下出现二至三重,形成绳团,侧向压力剧增,大幅提高了摩擦力,使绳附在轮上而达到收球目的。
   变滑动为滚动:采用轴承是为了减少摩擦;利用滚珠轴承替代尼龙轴承,是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有效地减少摩擦阻力,使空转时间更长。
   3、力矩
   若以绳与球相切的点为支点研究球的转动,球的重力力矩因绳缠绕半径而变化,其力臂等于绳的缠绕半径,球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力矩减小,上升时则重力矩变大,当球在最低点时,重力的力矩为零。
   4、超重与失重
   球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绳的拉力小于球的重力,球处于失重状态;球减速下降或加速上升时,绳的拉力大于球的重力,球处于超重状态。
   5、离心运动
   离合型球的空转和自动复归,归功于球瓣内的离合器。在高速旋转时,离合器上的金属球因离心运动,使离合器卡张开,成为空转状态,减速时,由于弹簧力比金属球所需的向心力大,离合器闭合,使转轴与球瓣成为一体,悠悠球自动上卷回收。
   6、平动与转动
   球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既有平动又有转动,当绳头不动时,球的平动速度大小等于球转动时绳切点处的线速度(V=ωr)大小。
   7、惯性
   在球重量、直径相同的条件下,外环越重的球,空转强度越强。有的球使用金属外环,或加入橡胶加重圈,就是为了增加其转动惯性(转动惯量),使它稳定性更好,空转时间更长。
  三、声音的应用
   干枯的轴承或清洗后的轴承,可以产生一种“沙沙”响的音响效果,球转速越快,声音越大而急促(即响度大、音调高)。若在轴承中加注润滑油,则响声大为减少。
  四、光学知识的应用
   有种会发光的球,是利用一只个发光二极管发光。转速较慢时,只看到一光点做圆周运动。转速较快时,看到的却是一个光环,这是由于人眼视觉渐留的原因。
  五、电学知识的应用
   离心自动开关:会发光的悠悠球,其中一个球瓣内有一块电路板如图。该电路由一端固定的弹簧和一块金属片作为触发开关,当球高速旋转时,弹簧的自由端做离心运动,接触金属块,电路因此而接通,二极管发光或音响器发出声音;当转速较慢或停止时,弹簧复位,电路切断。
  
   参考文献:
   [1]白水.超级悠悠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其他文献
良好的民族音乐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条件,本文剖析民族音乐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价值所在,阐述了在高校发展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分析当下高校发展民族音乐教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 V3.2模拟分析2012年7月21日发生在北京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与中尺度系统特征,并结合干侵入理论分析了暴雨过程中的干冷空气活动及其对暴雨的影响.
A robust adaptive controller for a nonholonomic mobile robot with unknown kinematic and dynamic parameters is proposed.A kinematic controller whose output is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