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贯穿 文化浸润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虽然是以逻辑严谨著称,但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包含着大量的人文素材。教学中,教师合理使用和开发教材,使学生在把握数学知识本质的同时感受数学文化,促使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发展,这也是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学《比的意义》一课时,我把“黄金比”的有关内容引入新课的学习,实现史料贯穿,文化浸润。我出示规格不同的长方形问:在这六个长方形中,你觉得哪些长方形看起来更美观、更舒服呢?经过与学生的比较谈论后,我介绍道:著名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因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所以比号与除号有一种亲缘关系,而比号与除号又不能共用,所以就把“÷ ”中的小横线去掉,于是“∶”就成为了比号。
  学生能写出了长方形长与宽的比,也会求比值了之后,我进一步追问长方形美的原因,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长方形宽与长的比值都接近0.618,从而揭示出美学史和数学史上非常著名的“黄金比”。
  模拟100年前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费希纳做的心理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长方形选美的过程,并通过对美的原因的不断追问,引领学生进入对数学本质的探究,理解两个同类量的比,最终揭示出“黄金比”。在这一过程中,我把数学史料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感受到数学文化以及科学家严谨的研究态度。
  数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文化,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使我们很好地挖掘与品味数学的文化底蕴,也调整着对教学价值观的认识。□
其他文献
陶瓷古彩属于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时至今日,依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近年来,陶瓷古彩艺术逐渐开始在现代陶瓷艺术中渗透,而这对于陶瓷古彩的发
本文以赣鄱漆艺这一地域民俗文化为着眼点,探讨漆艺术传承与地域民俗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了赣鄱漆艺术文化遗产与人居环境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梳理了地域人文精神与文化遗
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教育环境不同,目前市场机制对高校教育环境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市场的需求左右甚至引导了高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高校的专业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这样论述数学的应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到数学.”伴随素质教育的实施,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数学应用题早已进入高考试卷.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  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
我是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我的理想,我的付出,我的奉献,本不需要回报。但我却从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读懂了“我爱学生,学生爱我”的真谛,品味到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甘甜和快乐。  ■ 民主自治,历练潜藏的“千里马”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也在几年的职高班主任工作中寻求着一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自我管理的途径,我发现民主自治,充
我国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国传统工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精美、最绚丽的部分.传统工艺中的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多彩、造型多种多样,含义深远.吉
本文探讨了数字媒体时代对传统新闻媒体传播的影响,首先对这一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解决数字媒体时代对传统新闻媒体传播的不利影响提供解决对策.
摘要数学直觉实验题的解决,不能只注重形式、不及本质、注重直观。本文从数数、折剪、剪拼三个方面阐述了直觉与理性思维的联系。数学实验题的真正解决需要大量的数学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关键词数学实验题 数数 折剪 剪拼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标准中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芳草地国际学校以“名师荟萃、开放时尚、教育优质、治学有方”而著名,被誉为“小小联合国”和“世界小窗口”,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果。  坚持文化引领,用“荣·融”文化凝聚人心。“荣”是“兴盛”、“光荣”之意。“荣文化”就是弘扬芳草地50余年的光荣办学历史,这是全校师生的精神支柱;“荣”也有关注生命质量的含义,如草木一样茂盛成长;“荣”也象征着芳草的明天充满希望,繁荣兴盛。  “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