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egua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历史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对于实施素质教育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譬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以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個人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提升历史教师自身的素质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本身就要具备较高的素质。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培训,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课堂上,历史教师在熟练驾驭教材的同时,还要运用科学的授课方式,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讲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并能创设情境为学生展开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学生感知历史、认识历史,受到教育、受到启迪。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言出必行、以身作则,要尊重、关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消除学生对自己的畏惧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良好的心境、饱满的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会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因此,教师要德才兼备、率先垂范,用自身的行动去感染学生,努力创建和谐课堂、高效课堂,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基础。另外,教师还要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能够创设出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各方而取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人品质
  对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人品质的培养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历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人品质我们责无旁贷。初中历史教材中不乏激励学生建立健全人格的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应加以合理利用。如在讲到儒家思想的内容时,可以借用孔子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来教育学生做人要光明磊落、心地正直;在教育学生要有坚定的信念时,可以引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启发学生;在教育学生:互助友爱时,可以借用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启迪学生;在教育学生要弘扬爱国精神时,可以引用孔子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来引导学生……
  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教材中爱国人物的言行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介绍名人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事迹培养学生不怕磨砺、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如此,学生在学到历史知识的同时,也会受到历史人物的熏陶,会对自身要求更加严格,会为今后报效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人品质的培养要“以人为本”,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安排教学进程,合理构建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是互动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如何认知历史、如何在学习中吸取历史人物身上的优良品质。教师应该在恰当的历史情境中对有学习价值的历史人物进行宣扬,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将现代化教学技术融入教学
  培养面向21世纪的专业人才,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古板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了。时下,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已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参与可以使历史课堂由平面向立体、由抽象到形象、由静止向动态转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让学生更加感性地学习历史知识。如在讲一些年代比较久远、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时,教师就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历史画面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抽象的事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初中历史教师如果能够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还能帮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人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总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将课堂变成塑造学生的精神家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家园里健康成长,成为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其他文献
从社会主义本质出发,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地、系统地揭示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在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自然资源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历史教学可借鉴的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应用方面存在一些误区。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在辅助历史教学上的优势,避免走人误区,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一、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发现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历史教学,可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使历史课堂充满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对大鼠乙酸型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奥美拉唑组,每组8只。采用改良O
高中政治中的理论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无味,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有的学生在思想上对政治课的学习不够重视,这就使得政治教学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如何进行高中政治趣味性教学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政治趣味性教学的意义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
问题教学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如“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就是一个问题教学的雏形。问题教学真正的兴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推广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由于教学改革等因素的影响,问题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将对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的概念和原则进行阐述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实践措施,从而帮助高中历史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教学的含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联合激素替代对卵巢早衰患者血脂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本院妇科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中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因此,学校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给德育工作带来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这是
一、评析题的主要特征评析题,是对被指向对象(学生)提出问题,要求他们根据问题的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论,对所给问题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深层次的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作出了重大的原创性贡献,这些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二是提出了统筹山水林
<正> 20世纪末以来营销实践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趋势,营销专家对营销的研究也突破了原有产品营销的框架,转而从其他学科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营销,挖掘营销的内在本质。他们从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