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激活美术教学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stlaview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基础教育理念要求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 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这种活动在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和歌舞。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无论出生怎样的环境,最初的涂鸦都可以带给他们无比的快乐。如何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去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美术教学;教育理念;激活
  新的基础教育理念要求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 如何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去研究与探索。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这种活动在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和歌舞。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无论出生怎样的环境,最初的涂鸦都可以带给他们无比的快乐。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其主要特征为开放、沟通、合作。
  一、开放的教育态度
  1.开放命题形式
  命题创作首先必须限定一个题目,然后围绕题进行美术创作。难度太大或脱离生活的命题往往会使学生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适当改变传统的由教材、教师命题的方法,把命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出“母题”,再由学生出“子题”:如苏教版第3册“夏日印象”一课,教师可以以“我与暑假生活”为主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回忆假日趣事后自由拟题,于是作业时“神奇之旅”、“我和鱼儿一起游”、“我买的大西瓜”等等,一大批各具情趣的命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很好的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欲望。
  2.开放题材形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教学时,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例如在部分设计制作课单元,可以激发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兴趣的做起,如“给自己最喜欢看的一部电影画一张宣传画”、“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变以下,重新设计并画出来”。这些形式比起美术课本里的纹样设计、二方连续设计等有趣的多。在制作新年贺卡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刮色、涂蜡、撒盐、吹色、压印等技法,是学生在变化莫测的游戏中,达到兴奋点。
  3.开放教学内容
  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写生课不妨带学生装去热闹的街心公园、农贸市场去观察生活中千姿百态的人物特征;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欣赏课,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个画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美术课上所学的美术知识指导欣赏活动。
  4.开放教学程序
  大胆突破从低—中—高年级的年级界限,采用有序、无序的教与学有机结合,互补共存。例如在低年级可以大胆引导学生观察透视和空间现象,培养他们的空间知觉感;可以灵活结合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的情感与冷暖等;引导学生尝试大胆用水粉颜料表现变化的笔触和变化的色彩。学生同样感到新奇而快乐,作业效果也会令人吃惊:太阳火红的骄艳、彩虹的七色眩目……。
  二、为学生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1.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和改革的趋势
  美术课也要打破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界限,统整学生的知识,把美术与相关的学科如音乐、语文、自然、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例如,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欣赏美术名作;借助语言文字的描述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对音乐、舞蹈的欣赏可以使画面充满韵律感。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利用美术与语文学科联系:进行故事插画、日记画、诗配画……;与音乐学科联系:制作会跳舞的小纸人、线的交响乐……;与自然学科联系:表现有趣的昆虫、我和动物朋友……,这一堂堂与其他学科沟通、联系的教学内容,是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转换的一种有机结合,更是美术教学内容更新的一种好方法。
  2.沟通课堂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多么重要,我竭尽努力,使在童年时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地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像来滋养学生的意识。”如在第十一册创作画《家园》一课学习时,课前让学生收集、阅读我们的家乡——溧阳的历史变化、风土人情,并运用作文的方法描写自己的家园。课上再结合欣赏有关表现家园的作品、诗歌、音乐,最后让学生带着一份美好的情感来表现自己的家园,他们的收获不仅仅是表现在画了一张好的绘画作品中。此外还要尽量为学生多提供表现的机会,如在学校定期举行手抄小报、校园美术节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热点话题”:如“我们周围的环保”、“我与e网”、“新世纪畅想”等,促进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主动参与,让学生有内容可画,有感而发。
  三、提高教学相互合作空间
  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依靠、共同激励、竞争提高的过程。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合作”,以及“男女生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叉活动的自由空间,允许窃窃私语,允许寻求教师、同学帮助。因为我们常会发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同学想象力很丰富,但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同学制作精细,但思路狭窄,如果让这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则是最佳的组合了。即使两者水平相当,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启发,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总之,没有教师心灵的参与,课堂就会像没有雨水的春日,燥寒而缺少滋润;没有教育实践的参与,教育研究就会像行将干涸的一潭秋水,沉闷而无活力。把美术教育的艺术与生命艺术合二为一,将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的毕生追求!
其他文献
我们党在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和规律性认识,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宝贵资源,同时也有一些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如何正确把握灌
期刊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些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要正确认识当今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反映了以
期刊
摘 要: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内质优良。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发展,外来文化从多个领域进入我国,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影响,中小学生身上的传统文化元素日渐稀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基因,促使广大学生得到传统文化的良好熏陶,打好中文学习的基础,显然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谈谈
摘 要:阐述了教育方针的基本概念及特点,回顾了我国自清末、民初至21世纪我国关于教育方针的表述,并指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教育方针;全面发展;为人民服务  一、教育方针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1.教育方针的基本概念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教育方针的四个特点  (1
本文针对高考实验题中突出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在物质制备、实验装置的设计、物质的鉴别和物质的检验等实验复习中对同一问题进
永佃权制度渊源流长,在大陆法系国家呈现出勃勃生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其物权性.我国现实生活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法律的抽象规定相背离,表现出的债权特征有明显的弊端.应当
高校基层管理人员是高校职工队伍建设的基础,也是高校发展的基本保证。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高校这片净土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创新,改变观念,才能促进职工
本文从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解决的对策,以期有助于在人才国际化形势下对于如何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作出有益思考。
本探究实验的特点:这个探究实验设计新颖,学生很感兴趣,基本没有危险(唯有氢氧化钠溶液小心使用即可),学校只需提供灵敏电流计和镁条、稀氢氧化钠溶液,其余器材可由学生自己准备。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並能充分利用物理仪器中的灵敏电流计,不用消耗硫酸、盐酸等化学危险品和锌、铝、铁等物品,减少药物消耗,降低实验成本。特别是可减少化学污染物的产生,符合环保的理念。
摘 要: 初中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某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忽略学生思维的自由,在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资源整合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作文学习陷入困境。教师应当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地写作。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理念创新  针对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素材不足、技巧不足及空间制约等问题,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改革加以改变,笔者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