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我国冰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文章首先从职业化和社会化的程度有待提升、科学化训练的水平较低,有待提高以及后备力量不足,人才梯队建设有待完善等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现阶段影响我国冰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分别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提出了有助于促进我国冰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冰球运动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冰球运动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冰球运动很好的结合了足球和曲棍球两项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不但具有速度快、对抗性强、比赛激烈等特点,同时还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并因此在发展之初就吸引了众多人士的关注。我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成功的举办过世界冰球C组锦标赛,而且当时我国的冰球运动水平也是相对较高的,尤其是我国的女子冰球曾经一度是世界上的一流强队。但是,近些年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冰球运动的发展状况却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了短暂的低谷。面对这种状况,如何突破困境实现我国冰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鉴于此,本文就从现阶段影响我国冰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策略两个方面入手,针对我国冰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现阶段影响我国冰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首先,职业化的程度和社会化的程度有待提升。国外冰球运动之所以在近些年发展迅速,很多都是因为采用了职业化的发展路线。例如:加拿大的冰球运动采用的就是职业化的发展路线,冰球运动员在代表国家参加比赛之前不但要经过全国的选拔赛,而且很多出色的运动员都是有自己的经纪人团队的。而在我国,很明显现在冰球运动职业化的程度还是较低的,再加上在民间普及的程度也有限,使得我国冰球运动的社会关注度多年来始终不高,从而影响到了我国冰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科学化训练的水平较低,有待提高。在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中,运动员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运动员自身素质和能力之间的较量,实际上也是各国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之间的较量,缺乏科学、高效的训练活动做支撑,运动员自身的素质即使再优秀,也难以具备高水平的竞技能力,这一点对于冰球运动来说也不例外,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同样也是我国冰球运动竞技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但是,综观现阶段我国冰球运动训练的现状可以发现,相较于其它冰球运动水平较高的国家而言,我国在冰球运动训练和冰球运动比赛上的科技投入还是明显偏少的,关于冰球运动的、有价值的研究文献也非常有限。而这种情况,不但会影响到我国冰球运动训练的方法、模式以及理念等较为直观的问题,甚至还会影响到我国冰球运动从业人员进取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我国冰球运动训练长期以来原地踏步,无法跟上现代冰球运动的发展步伐,并造成了我国冰球运动成绩和冰球运动发展现状堪忧的状况。
最后,后备力量不足,人才梯队建设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国家队冰球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偏大,人员老化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以我国女子冰球运动队的队员为例,相关研究表明,女子冰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高峰期一般是在23-26岁之间,但是,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国家队几个主力队员的年龄均已经超过了这个界限。而之所以会出现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据分析,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冰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二是,冰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在培养模式上有待完善,没有与教育系统建立应有的对接和合作,从而使得学生这一广大的后备人才潜力群体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和利用,人才梯队的基数过小。以上种种问题最终使得冰球运动后备人才力量不足,成为了现阶段影响我国冰球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促进我国冰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重视我国冰球运动的职业化、社会化发展,推动我国的冰球运动走上职业化、社会化的发展路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化、社会化发展是实现我国冰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积极构建我国冰球运动的职业化发展体制,并鼓励和支持各系统、各行业、各社会组织以及各级学校和个人积极组建各种类型的冰球俱乐部、社区冰球组织、冰球运动协会等等,才能够突破现阶段我国冰球运动的发展困境,实现我国冰球运动的健康、可持續发展。
其次,构建我国冰球运动科学化训练体系,提高我国冰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要实现这一点,一是要注意提高冰球运动教练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确保在开展训练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以科学的训练计划为依据、以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模式为手段,实现训练活动的科学组织;二是,要注意新的科技成果在训练中的应用,例如:运动训练监控系统、运动损伤预警系统等都可以运用到冰球运动训练之中;三是,要加大冰球运动科研的投入力度,鼓励冰球运动科研项目的开展。
最后,加大冰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借鉴国外的人才梯队模式,并结合我国的实际,逐渐的完善我国冰球运动人才梯度的建设工作。具体来说,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注意制定和完善我国冰球运动员的培养、输送体制;二是,要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以举国体制为后盾,确保冰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要注意借鉴国外优秀的人才培养经验,例如:可以参考国外大学生运动队的建队模式,建设我国高水平大学生冰球运动队等等,以解决现阶段我国冰球运动发展过程中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宁文静,王淑华.我国冰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冰雪运动.2013.06.
[2] 李兴汉,冯伟.中国冰球运动6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审视与展望[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05.
关键词 冰球运动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冰球运动很好的结合了足球和曲棍球两项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不但具有速度快、对抗性强、比赛激烈等特点,同时还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并因此在发展之初就吸引了众多人士的关注。我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成功的举办过世界冰球C组锦标赛,而且当时我国的冰球运动水平也是相对较高的,尤其是我国的女子冰球曾经一度是世界上的一流强队。但是,近些年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冰球运动的发展状况却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了短暂的低谷。面对这种状况,如何突破困境实现我国冰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鉴于此,本文就从现阶段影响我国冰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策略两个方面入手,针对我国冰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现阶段影响我国冰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首先,职业化的程度和社会化的程度有待提升。国外冰球运动之所以在近些年发展迅速,很多都是因为采用了职业化的发展路线。例如:加拿大的冰球运动采用的就是职业化的发展路线,冰球运动员在代表国家参加比赛之前不但要经过全国的选拔赛,而且很多出色的运动员都是有自己的经纪人团队的。而在我国,很明显现在冰球运动职业化的程度还是较低的,再加上在民间普及的程度也有限,使得我国冰球运动的社会关注度多年来始终不高,从而影响到了我国冰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科学化训练的水平较低,有待提高。在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中,运动员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运动员自身素质和能力之间的较量,实际上也是各国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之间的较量,缺乏科学、高效的训练活动做支撑,运动员自身的素质即使再优秀,也难以具备高水平的竞技能力,这一点对于冰球运动来说也不例外,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同样也是我国冰球运动竞技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但是,综观现阶段我国冰球运动训练的现状可以发现,相较于其它冰球运动水平较高的国家而言,我国在冰球运动训练和冰球运动比赛上的科技投入还是明显偏少的,关于冰球运动的、有价值的研究文献也非常有限。而这种情况,不但会影响到我国冰球运动训练的方法、模式以及理念等较为直观的问题,甚至还会影响到我国冰球运动从业人员进取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我国冰球运动训练长期以来原地踏步,无法跟上现代冰球运动的发展步伐,并造成了我国冰球运动成绩和冰球运动发展现状堪忧的状况。
最后,后备力量不足,人才梯队建设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国家队冰球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偏大,人员老化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以我国女子冰球运动队的队员为例,相关研究表明,女子冰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高峰期一般是在23-26岁之间,但是,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国家队几个主力队员的年龄均已经超过了这个界限。而之所以会出现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据分析,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冰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二是,冰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在培养模式上有待完善,没有与教育系统建立应有的对接和合作,从而使得学生这一广大的后备人才潜力群体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和利用,人才梯队的基数过小。以上种种问题最终使得冰球运动后备人才力量不足,成为了现阶段影响我国冰球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促进我国冰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重视我国冰球运动的职业化、社会化发展,推动我国的冰球运动走上职业化、社会化的发展路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化、社会化发展是实现我国冰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积极构建我国冰球运动的职业化发展体制,并鼓励和支持各系统、各行业、各社会组织以及各级学校和个人积极组建各种类型的冰球俱乐部、社区冰球组织、冰球运动协会等等,才能够突破现阶段我国冰球运动的发展困境,实现我国冰球运动的健康、可持續发展。
其次,构建我国冰球运动科学化训练体系,提高我国冰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要实现这一点,一是要注意提高冰球运动教练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确保在开展训练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以科学的训练计划为依据、以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模式为手段,实现训练活动的科学组织;二是,要注意新的科技成果在训练中的应用,例如:运动训练监控系统、运动损伤预警系统等都可以运用到冰球运动训练之中;三是,要加大冰球运动科研的投入力度,鼓励冰球运动科研项目的开展。
最后,加大冰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借鉴国外的人才梯队模式,并结合我国的实际,逐渐的完善我国冰球运动人才梯度的建设工作。具体来说,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注意制定和完善我国冰球运动员的培养、输送体制;二是,要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以举国体制为后盾,确保冰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要注意借鉴国外优秀的人才培养经验,例如:可以参考国外大学生运动队的建队模式,建设我国高水平大学生冰球运动队等等,以解决现阶段我国冰球运动发展过程中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宁文静,王淑华.我国冰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冰雪运动.2013.06.
[2] 李兴汉,冯伟.中国冰球运动6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审视与展望[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