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实的预设 灵动的生成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ldh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中一种常见的、普遍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了一个自主、开放、灵动的课堂,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探究点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明确、难易适度、有新意的问题往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积极性,有效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在文章的矛盾处预设探究点
  词语意思相反处。在文本中,经常会出现一对反义词形容或描述同一个事物,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反义词设计合作的探究点。这些矛盾处往往是文章的文眼。从此处入手探究,揭示文本主旨,体会作者匠心,可谓事倍功半。《窃读记》:“我很快乐,也很惧 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快乐”和“惧怕”是一对反义词,为什么窃读的滋味是快乐的也是惧怕的呢?用在一起是否矛盾?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并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学生通过阅读、合作探究,深深感受到林海音对读书的喜爱之情,教学也就水到渠成。前后情感对立面。有些文章中,作者情感表达前后矛盾,互相对立,那么,教师就要善于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探究,体验情感、理解主题、学习写法。《母鸡》的文章开头说“我一向讨厌母鸡”,可结尾却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为什么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这么大的转变?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转变的?请结合文本画出相关的句子谈理解,并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了解这种写法叫先抑后扬,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二、从文本的反复处预设探究点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文章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即相同的词语、相似的句子结构重复出现使用。这些重复出现的词句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从文章反复处引导学生探究,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领悟文章主旨,还能进行阅读写作方法的渗透。《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有两处明显重复的地方。第一处:“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重复出现三次;另一处:“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连续出现了四个“立刻又”,这些分句结构相似,表达手法独特。针对这个点,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认真阅读这两段文字,想一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这些重复的表达充分体现了母亲工作的辛劳,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三、在文章的细节处预设探究点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有许多人物细节描写,这些细节往往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师应该从这些细节描写处入手设计合作的探究点,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物描写一组》:课文对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的描写可谓细致入微,请认真阅读文本,分别画出直接描写这三个人物的句子,想一想他们各自具有怎样的个性特点?分别是抓住什么描写表现出来的?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脑海里呈现出三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经典人物形象,并懂得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最好的方法,而且要根据人物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细节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
  四、从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上预设探究点
  文章的谋篇布局最能体现作者的匠心独运,如段落详略、前后呼应、小说留白等。从文章结构特点处探究文本,让学生领悟谋篇布局的技巧对于文章主题表达的作用,从阅读上升到写作,教学更上一层楼。《北京的春节》:北京的春节从旧年腊八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中,作者详细描述除夕、初一、元宵这三个日子的风俗习惯,其他的地方都是简要介绍,有的甚至一笔带过,这样的详略安排有什么作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理解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使北京的春节风俗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从对比阅读的角度预设探究点
  对比阅读,顾名思义,就是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阅读。当然,这两篇文章必有一定的相连之处,要不内容相同,要不主题相关,或者结构相似等。在阅读过程中,鉴别表达方法的差异,欣赏不同作家的风格,把握文章特点,打开学生的眼界,提高鉴赏能力。《鲸》和《松鼠》的对比阅读——内容和写作方法上的对比。《鲸》和《松鼠》都属于科学小品文(說明文),小组中试着讨论一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发现两篇文章在说明的角度、表达的方法、语言风格上的差异,感受到同一题材的文章呈现出来的丰富多彩。教师精心预设合作学习的探究点,要着力于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切中文章要害,“牵一发而动全身”;要难度适中,设计的问题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有启发性,“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待到生时是熟时。”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正是我们教师锤炼教学功夫,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成长的写照。我们只有刻苦钻研教材,敏锐把握课堂动态,才能预设和生成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点,让“教”和“学”相得益彰。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寻求更高水准的语文教育品质,实现语文课堂質的飞跃,语文课程标准对当代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提问环节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至关重要,提问环节的有效设计是关乎评价一堂语文课上得是否成功的关键筹码。课堂教学中提问环节的设计,是指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一定的教材内容,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设置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求。一个有效问题的设计与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发学生
【摘要】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和提高个人修养。语文主要掌握的技能就是读(说)写,主要进行的教育就是情感思想教育。怎么让课堂内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课堂外,解决实际的问题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内外;延伸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学习的最终目的,我总觉得是学以致用和
【摘要】从小学到初中,古诗词教学一直是教学和学习的重点内容。而在古诗词教学中,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是诵读。通过诵读,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古诗词的情感,帮助学生准确解读古诗词的内容,让学生徜徉在古诗词学习的海洋中,享受古诗词的巨大魅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诵读与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教师对古诗
【摘要】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所以需要引导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  概,以此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关键词】了解背景;细致品读;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揭题导入,设下悬念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小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狼牙山,坐落于河北省易县,山势险峻,酷似狼牙,故称?狼牙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巧妙渗透传统文化,实施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必要创设恰当的课堂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和品味传统文化意蕴,结合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展学习范围与空间,这样能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真正优化语文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要求,要积极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认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常会出现一些形容词类比的现象,英语和汉语的相似和不同。把握好汉语和英语的特点,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形容词。本论文通过英汉形容词形态和句法功能上的对比,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希望能更好地帮助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形容词;汉语形容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形容词是词类中比较常用的一类,是用来表达事物的特征状态,和特征的程度好坏,与否。修饰名词或代
【摘要】学校实行量化管理,充分发挥了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彻底改变了以往只靠常规管理手段和强硬管理措施来进行控制的做法。本文对此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学校管理;量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机制,实行具体细致的量化管理标准,激发开拓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力。做到管理标准科学化,管理方式规范化,管理过程精
【摘要】由于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的问题比较棘手,所以,语文老师必须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从中找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利用自主命题唤醒学生的写作感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自主命题;唤醒学生;写作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必须不断的分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行业也必须与时俱进。职业学校普遍生源比较差,文化功底比较薄弱,学习语文兴趣不高。作为中职学校语文学科的教师,根据目前这种情况,谈谈怎样在中职学校上好语文课,望同行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这几年以来,中职语文的教学也是不断改革,但是由于中职生升学率不高,厌学的同学比较多,导致中职语文教学比较失败。语文教师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与新时期教育理念凸显不契合性,滞后性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要立足新课改背景,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形成语文学习的强大动力,在根本上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语文课程而言,其极具基础性与代表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