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导入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起着温故知新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效的导入可以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化解学生的焦虑,强化他们的求知欲。
  一、英语课堂导入的误区
  1. 时间过长,喧宾夺主。英语课堂导入花费时间过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五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时间安排也有重有轻,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其它环节,那么,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反而有点头重脚轻的味道。
  2.偏离重点,中心不明。有些英语课堂没有针对性,只是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这样就使得这节课一开始就中心不明,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误导学生。
  3.生搬硬套, 过于牵强。有些英语课堂对于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同一教材、同一内容采用相同的导入方法,却无法达到同等的教学效果。而有些课堂对同一个班级总是使用几种老套的导入方法,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课堂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里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平日的积累,针对以上所列举的几大误区举例探讨一些解救方法。
  二、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
  1.设置情景,渲染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利用多媒体制作和与教材相关的背景资料,借助影视片和教材里的插图,教师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在感受其语境、产生心理共鸣的同时,积极主动参与,乐意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协作、会话。并且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为宜。
  2.根据学生认知,设计生活化提问,在导入中导出活力,建立概念框架。教师在充分把握、分析、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当前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研究、主动实践,抓住知识相互交叉的机会,导入新知识,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本课的中心。
  例如Project English(仁爱八年级下)Unit 7 Food
  Festival Topic1 We are preparing for a food festival. Section B 的教学排在学生“五一”节之后,而“五一”期间福州市刚好举办了一次“海峡美食节”活动,对此,学生印象深刻,所以我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ood Festival?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Do you know any foreign foods? 问题一提出,学生的话题就打开了,他们一个接一个回答,课堂气氛马上就调动起来了。(学生讨论时间可设3-5分钟。)抓住生活中的机遇,让生活实践知识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能让学生更快地感知本单元的中心话题。
  3.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巧妙运用适宜的导入方法。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对不同的班级也要有不同的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需要我们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如一般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例如,某次我走进(2)班教室,发现课堂很吵,我没有进行简单的批评责备,而是面带微笑地开始了课堂导入:
  T: Has the bell rung?
  Ss:Yes.(此时只有部分学生回答) T: Is our classroom quiet or noisy?
  Ss:Noisy.(这次是越来越多的同学回答) T: Is it right ?
  Ss: No.(这次是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回答)
  T: Now it’s time for class .So we must….(教师有意停顿,让学生思考进行口头填空,完成句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
  SA:Stop talking.(学生A是位班干部)
  T: We must be ….(教师进一步将已转移到课堂上的学生注意力进入语言学习上)
  SB: We must be quiet.(回答这一问题的是一个上课前在吵闹的学生)
  本人请这两位同学回答问题实则是对其进行教育。这种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教育一语双关,更令人心悦诚服。短短两三分钟便成功地控制了课堂,同时进行了有效的课堂导入。
  提高教学效果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配合的合作项目;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教师在课堂导入这第一环节赢得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热情和兴趣,他便获得了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总之,教學有法,但教无定法。巧妙的教学导入,形式不拘一格,变化多样,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其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由“要他学”变成了“他要学”,课堂教学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是很值得我们研究探索的。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注意反省和更新科学观和教学观。
  (作者单位:晋江市南岳中学)
  编辑/赵军
其他文献
涂涂抹抹是每个儿童都喜欢和经历过的,绘画给儿童带来最初的快乐不是绘画的结果,而是儿童在随意涂抹的过程中摆动手臂在纸上流下的痕迹,伴随这种愉快的“自我发现”的感觉经历,随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冲动。如何利用视觉艺术这一手段对孩子进行人生教育,发挥每个儿童的能力和创造热情,认识自身价值,引导儿童去发现美,并形成对世界至情至理的美感,形成完善而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正是我们当今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课题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中枢及外周免疫耐受的形成和维持中起关键作用,可由多种方式修饰而诱导外周耐受。耐受性树突状细胞通过诱导免疫耐受已成为自身免疫病治疗的有力工具和靶点。
高中的文化史教学,要在初中识记古代文化史常识的基础上对基本的文化成果做进一步的理论概论和提升,能从大量的文化成果中,提炼出传统文化的共性和精髓,能从中外对比中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所探讨的问题应该具有更广阔的视野,这不但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初高中教学内容重复和知识点的简单堆砌的问题,而且能很好地适应高中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材集中化、专题化的编排方式和中外合编的形式也为文化史更高层次
手捧着《语文》一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真是有些爱不释手。经过一年的实践,觉着这本书畅想了贴近自然的主题,充分利用语文的情感性,带领学生进入了一个广博无边的语文天地。这本书无论是汉语拼音,还是课文,都配备了相应的情境图。这些情景图都充分利用和调动刚刚入学的学生对“玩”、“游戏”的本能需求,以学生的心理、情感需要为基础,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贴切自然生活,为我们在教学中
【摘要】高中作文在高中语文考试中占的比例较高,所以写好高中作文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想写好高中作文,日常积累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写生活随笔的好习惯,本文介绍了写高中作文和生活随笔应注意的问题,及高中作文与生活随笔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高中作文、生活随笔、日常积累  一、怎样写好高中作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寄予极大的关注和关心。我们通常认为作文教学是锻炼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怎样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对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发展、完善学生人格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教学境界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通过实践发现,小学音乐教师要做到以下三个境界的提升:语言和乐感的结合,内容和表演的结合,兴趣与情感的结合。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成长,在快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