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株S79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angel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腮腺炎疫苗株S79工作种子噬斑纯化及全基因组测序,针对国内已经分离出的毒株,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疫苗保护力相关问题.方法 噬斑纯化S79疫苗株,利用RT-PCR分段扩增S79株两种亚株的全基因并测序,比较S79株与其来源株Jeryl Lynn(JL)核酸序列差异;从GenBank中获得WHO各基因型参考株和中国腮腺炎流行株疏水蛋白(SH)序列,分析病毒株和疫苗株遗传距离,并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结果 S79疫苗株由两种亚株构成,比例为2∶5(major∶minor),获得全基因序列并递交GenBank;与相应的JL株相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7%和100%.亚株序列中存在散在区段异源重组.S79疫苗株为A基因型,中国的流行株为F基因型,遗传距离为11.2%~20.0%.结论 S79疫苗株由两种亚株构成,两亚株的全基因序列与JL株基本一致,但亚株的比例与国际上应用的其他JL疫苗株存在较大差异.疫苗株与中国流行株不属于同一基因型,遗传距离较远.S79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差异可能主要与疫苗株和流行株不属于同一基因型有关.
其他文献
近年来,激光精细加工技术在我国的先进制造业特别是微加工领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加工技术,其有非接触、无磨损、无污染、效率高、附加值高等传统技术无法比拟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RGL)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趋化因子分泌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RGL(10 μmol/L)预处理HK-2细胞2 h后加入LPS(1 mg/L),与单纯LPS
走向南极和北极,是多少代中国人的两大梦想。1984年,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将走向南极的梦想变成现实,并延续成长达28年的美丽画卷。然而,虽然北极距离中国更近,但走向北极的梦想实现起来要困难得多,北极科学考察的起步整整晚了11年。今天中国的北极研究与南极研究一样,正在走向辉煌。
研究3种蛋白源饲料(3%血粉、3%膨化血粉和3%鱼粉)对育肥鹅生产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体质量相近和体质健康的300只56日龄豁眼鹅,公母各半,平均体质量(2412.85±68.37)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在耐药性变化时菌株Ⅲ型分泌系统(T3SS)毒力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耐药性变化与细菌毒力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源于同一患者呼
比较了2006年春季沙尘天气和非沙尘天气吸附到TSP样品巾增塑剂、正构烷烃、多环芳烃(PAHs)、甾烷和藿烷类等有机污染组分特征.显示兰州TSP中增塑剂等的工业污染相当严重,煤和
分形是许多自然事物和现象的客观特征之一。根据不同地形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从漳州平原不同地域分别采集22个0~60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各粒径质量分数,结果说明变性土土壤颗粒具有一定的分形特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漳州平原变性土粒径分布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以及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与土壤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漳州平原22个土壤样品粒径分布分形维数介于2.756~3.002之间,在垂直方向上,土壤粒
研究了一类非线性生化系统极限环的存在性与唯一稳定性,利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生化系统轨线的全局结构,给出了极限环存在与稳定的判别条件,改进和推广了已有的结果.
共选取河南、安徽、湖北、江苏、四川五省北纬33°地区2009年高产小麦样品299份,对籽粒感官性状、质量指标、品质性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达到优质强筋小麦国家
对位于南黄海的柱状样10694进行了生物标志物分析,利用其生物标志物含量及比例变化重建了黄海过去210 a来的浮游植物生产力及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0694站位在过去100 a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