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青年公共文化空间的商业化实践--对TX淮海年轻力中心的多向度考察

来源 :当代青年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k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文化空间既是物质的空间,也是行动和意义的空间,它并不仅仅是城市活动的载体和容器,而是成为浓缩记忆和情感、包含历史和文化、传递思想和价值的具有社会属性的公共文化空间。以TX淮海年轻力中心为个案的研究探讨了青年文化空间的公共性建构、场景构成要素和用户行为的发生机制,认为青年公共文化空间是在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相互交织中动态生成的,在推广过程中要注重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融入时尚元素的相互结合。
其他文献
伯明翰学派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在20世纪70年代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工人阶级青年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关于其方法论中的民族志,一直存在争议。通过批判文献阅读和比较分析,从
2020年12月的一个午后,上海的空气透着说不出的凉意,负责培训的王臻静刚刚下课,便接到了妈妈孙萍打来的电话。孙萍细心地询问她的穿着和饮食。轻声细语的母女交流里,上海的空气似乎也不那么寒冷了。   没有人知道,作为一名美丽的空姐,王臻静竟然曾经是铅球冠军。她之所以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发生如此大的转变,离不开妈妈的非常培养和精心教育。母爱不离左右,打造了王臻静令人惊叹的人生……  天生神力,铅球冠军一往
这是一次11年的寻找。   2010年1月30日,全国进入春运的第一天。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一位年轻的母亲,背上巨大的行囊压弯了她的身躯,手里的背包眼看拖地,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抬头前行的年轻母亲面色红润,一双大眼睛坚定有力。   就在那一天,这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被新华社的编辑含泪编发,在当晚海量春运照片中直击人心。   “一张震撼人心却又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