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中学英语教学吹响了“素质教育”的号角,本世纪初国家又出台了新课标,这就要求中学英语教育重新反思,结合时代的特征,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中学英语教育新的模式与方法。
一、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受教育资源紧缺和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影响,应试教育至今仍被部分老师当作中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考试转,把考试当成教育的中心环节,为考试而教学,忽略学生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强迫学生读死书,直接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低下。应试英语教育“造就”了一批英语的“聋、哑”学生,许多人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还是无法与外国人用英语正常交流。因此,中学英语素质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
二、中学英语教学面临新挑战: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国外的外语教学或第二语言教学逐渐地从孤立的、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将语言教学与内容教学相结合,出现了“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我国也开始进行英语教学目标和模式新的探索,新课标指导下的中学英语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这套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精神,建立了新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标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三、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应倡导人性化的英语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就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国外有些研究者根据这些个人因素对外语习得过程影响的方式和程度,通过实验和对比,描述了“理想的外语学习者”(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的一些基本特征是:1、能够适应学习环境中的团体活力(group dynamics),克服焦虑和干扰因素。2、寻找各种机会使用目的语。3、利用所提供的机会练习倾听针对输出的目的语并作出反应。4、通过学习技巧来补充与目的语社团成员直接交往的不足。5、语法学习的初始阶段,至少从少年开始而非小孩。6、具备足够的分析技巧和接受区分及贮存外语的特征,并监测错误。7、具备学习外语的强烈“整体”动机并具有强烈的“任务”动机。8、愿意冒险,勇于实践。9、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从以上九条来看一个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人格完美的人。这一点和我们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理论是不谋而合的。那么应该如何通过科学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出这样的“理想的外语学习者”,我认为应倡导人性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人性化教育又称为“人本教育”,体现了在教育过程中知识接受者的主体地位。人性化的英语教学中尤其要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把中学英语人性化教育落到实处,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改变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受传统英语教学法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根深蒂固,课堂上教师的话语霸权现象严重削弱了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导致学生缺少对话题的介入,没有真正得到语言体验、训练和实践。因此,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尽快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手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强化学生综合能力这个根本目标上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讨论、合作,自己去领会、理解知识,通过主体教育模式达到素质教育目的。
第二,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环境。中学英语学习不仅要注重智力和应用能力教育,还要重视与学生的道德、情感、生活、社交等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其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新编中学英语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活动内容,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大胆想象,发挥其创造性,并让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新教材中的“warming up”和“pre.reading”中的问题旨在激活思维,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他们主动参与主题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价值,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任何闪光点都要及时鼓励。
第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的英语学习能力。高效率的英语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给学生创设充分进行英语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如果我们经常注意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不仅学生的思维能活跃起来,而且也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除课堂教学外,我们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英语,通过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英语的交际性,从而使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人性化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的。回归人性,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中华英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英语教育理论上和教学实践上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真正做到把中学英语人性化教育落到实处。
一、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受教育资源紧缺和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影响,应试教育至今仍被部分老师当作中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考试转,把考试当成教育的中心环节,为考试而教学,忽略学生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强迫学生读死书,直接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低下。应试英语教育“造就”了一批英语的“聋、哑”学生,许多人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还是无法与外国人用英语正常交流。因此,中学英语素质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
二、中学英语教学面临新挑战: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国外的外语教学或第二语言教学逐渐地从孤立的、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将语言教学与内容教学相结合,出现了“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我国也开始进行英语教学目标和模式新的探索,新课标指导下的中学英语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这套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精神,建立了新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标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三、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应倡导人性化的英语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就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国外有些研究者根据这些个人因素对外语习得过程影响的方式和程度,通过实验和对比,描述了“理想的外语学习者”(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的一些基本特征是:1、能够适应学习环境中的团体活力(group dynamics),克服焦虑和干扰因素。2、寻找各种机会使用目的语。3、利用所提供的机会练习倾听针对输出的目的语并作出反应。4、通过学习技巧来补充与目的语社团成员直接交往的不足。5、语法学习的初始阶段,至少从少年开始而非小孩。6、具备足够的分析技巧和接受区分及贮存外语的特征,并监测错误。7、具备学习外语的强烈“整体”动机并具有强烈的“任务”动机。8、愿意冒险,勇于实践。9、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从以上九条来看一个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人格完美的人。这一点和我们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理论是不谋而合的。那么应该如何通过科学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出这样的“理想的外语学习者”,我认为应倡导人性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人性化教育又称为“人本教育”,体现了在教育过程中知识接受者的主体地位。人性化的英语教学中尤其要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把中学英语人性化教育落到实处,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改变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受传统英语教学法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根深蒂固,课堂上教师的话语霸权现象严重削弱了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导致学生缺少对话题的介入,没有真正得到语言体验、训练和实践。因此,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尽快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手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强化学生综合能力这个根本目标上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讨论、合作,自己去领会、理解知识,通过主体教育模式达到素质教育目的。
第二,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环境。中学英语学习不仅要注重智力和应用能力教育,还要重视与学生的道德、情感、生活、社交等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其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新编中学英语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活动内容,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大胆想象,发挥其创造性,并让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新教材中的“warming up”和“pre.reading”中的问题旨在激活思维,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他们主动参与主题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价值,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任何闪光点都要及时鼓励。
第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的英语学习能力。高效率的英语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给学生创设充分进行英语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如果我们经常注意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不仅学生的思维能活跃起来,而且也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除课堂教学外,我们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英语,通过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英语的交际性,从而使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人性化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的。回归人性,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中华英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英语教育理论上和教学实践上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真正做到把中学英语人性化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