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方法、策略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角色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开展的最具特色的一种游戏形式,角色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扮演一定的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主题。笔者,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近年来着重进行了如何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借助于角色游戏这一幼儿所喜爱的游戏形式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创设角色游戏氛围,为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新时代视野下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着力为幼儿的语言交往构建有效的情境,让幼儿在这样的愉悦情境中想去表达,敢于表达,喜欢去表达。而角色游戏为幼儿间的语言交往提供了平台,教师应为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活动构建轻松愉悦、气氛融洽的环境。教师应正确认识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引领、点拨、指导小班幼儿进行语言的训练,让小班幼儿的语言不断地得到优化与成熟。教师可以允许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有说错话的权利,以激发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活动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小班幼儿扮演“娃娃家”的角色游戏活动时会出现平舌与卷舌相混淆的现象。但教师也不可以将幼儿的发音错误“听而不闻”,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将幼儿的这种发音错误予以纠正,但应以保护幼儿的自尊为前提。
  教师在角色游戏中为幼儿创设语言表达能力情境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表演性的情境,如“逗蚂蚁”就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导入;可以是图画情境,如“小板凳歪歪”就可以通过一幅幅图片的形式去表现;可以是语言渲染情境,如“小兔子乖乖”就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去表现;可以是音乐渲染情境,如“藏猫猫”就可以用相匹配的音乐作背景;可以是多媒体情境,让幼儿更生动更形象更真切地理解感悟故事、儿歌、散文等的主要内容。
  二、提供丰富多彩的角色游戏材料,为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角色游戏活动材料为游戏的开展提供了物质支撑,为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1.提供多样化的角色游戏材料,让小班幼儿的内部语言获得发展。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小班幼儿通常以形象思维为主,小班幼儿善于模仿。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活动中更多地喜欢运用一些玩具去进行相关的角色游戏活动,游戏的内容总是喜欢重复些简单的操作、摆弄。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的某一环节发现缺少游戏材料时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亦或因为缺少某种游戏材料而中止游戏活动,教师有必要为角色游戏的顺利开展提供丰富多彩的、多样化的、真实的角色游戏材料,以确保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需求。比如,在以“娃娃家”为主题的角色游戏活动之前,教师就应为小班幼儿提供些诸如床、勺子、桌子、碗、筷、書、电话、布娃娃、被子、面纸等活动材料。只有充足的角色游戏材料,才能为小班幼儿的“娃娃家”角色游戏提供保障。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一边操作,一边摆弄的同时会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地与同伴展开交流,可以交往游戏的得与失、成与败等,这样自然而然地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2.提供资源共享式的角色游戏材料。教师完全可以为小班幼儿构建不同的“娃娃家”角色游戏活动,再辅之以一定数量的共享的游戏活动材料,如扫把、酱油等共享的游戏材料,这样当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活动中出现游戏材料缺少时,便会迫不得以的去向其他游戏活动的小组或同伴去借游戏材料,在借的过程中必须去与他人沟通、交往。必须用语言去与同伴发生互动,当然这样的语言可以是有声的语言,也可以是无声的肢体语言,如,眼神的暗示、点头的微笑,或其他的行动示意等。幼儿在共享角色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增进了幼儿彼此间的情谊,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交往、互动、协调、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良性的发展。
  3.教师的隐性语言示范,帮助小班幼儿丰富语言。当幼儿在角色游戏活动中出现一些困惑时,教师切忌袖手旁观,切忌视而不见,切忌不闻不问,而应以幼儿角色游戏引领者、点拨者、指导者的身份对幼儿的困惑及时予以“指点迷津”,让幼儿迅速找到解决困惑的方式、方法、策略,使角色游戏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当然,教师需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可以用教师的隐性语言去示范。比如,“娃娃家”角色游戏中由于小班幼儿担任“烧饭”的角色时间过长,会导致幼儿游戏兴趣大减,此时,教师不妨以“客人”的身份及时介入“娃娃家”角色游戏中,幼儿也许会因为“客人”的介入再次燃起游戏的欲望,会与“客人”兴致勃勃地交流起来,在交流中让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倡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发生有效的互动,推动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角色游戏活动中小班幼儿与游戏材料的互动固然重要,但教师更应鼓励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活动中与同伴进行互动,因为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可以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作用,需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表达内容,以适宜游戏中交往的需求。教师应鼓励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大胆地畅所欲言,尽情地表达,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师应鼓励小班幼儿多与同伴交流,不断丰富幼儿的交流经验,以发展幼儿的语言,提升表达能力与交往能力,鼓励幼儿互相对角色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在互相评价中推动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总之,创设角色游戏氛围,提供适宜的角色游戏材料,鼓励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活动中进行有效的互动,以促进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各阶段的教育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目前的教育新形势下,各学科的教师都在积极思考教学创新问题。因此,只有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教学创新,才能够打
【摘 要】基于儿童视角下的习作训练设计,要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展开,利用丰富教学引导方式,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习作情境,并通过细致观察思考,形成创新习作机会,以全新创作方法启动习作训练。图画作文、想象作文、网络作文,都带有个性特征,对学生习作思维形成多元激发。  【关键词】小学 习作训练 儿童视角  小学习作训练设计要提高契合度,需要充分观照学生学习视野,通过多元化创新设计,以提升习作训练的针对性。小学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传递语文知识与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知识与信息的主要载体。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来构建自己的内心世界,豐富自身对于情感的认知与理解。因此,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与培养,一直是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素养。本文就目前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现状,来简要谈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现
如果“以诗证史”方法不是方法论上的绝对谬误,那么魏源的诗就是鸦片战争前后历史最好的证明。魏源的坎坷人生,改革思想与无才补天的怨望,与诗言忠的古老传统一拍即合。出世入世
将案例推理技术应用于人参病害诊治专家系统的研究,从而解决人参病害诊治专家系统在知识获取上存在的瓶颈问题。通过对系统总体结构和各个功能模块、CBR的一般过程、案例的表
俗话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语文之本,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最重要的因素。《语文课程标准》中则这样规定:每一个中学生在六年级的时候阅读量至少要达到145万字。这仅仅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规定,甚至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看书,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而避免学生沉溺在题海战术中。这实际上也是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完成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阅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对学生的解答与成长常常追求完美与统一,在一线教学中,笔者发现在完美期待中成长的学生天性被过度驯化,缺少自我的舒展,常把更多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