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体育教学改革正在全方位的进行着,不少教师仍热衷于外在课程形式的改革,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活跃,并没有真正激活学生内在的热情和学习的动机。要改变这种现象,须从根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来改变,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关键词】 体育教学;体育兴趣;自主学习意识
【中图分类号】 G807.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128-01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注重身体素质和强调运动技能和成绩的分析,这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的体育课程提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养成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意识。因此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民主教学的氛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在自练自评的体育教学中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1 体育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夸美纽斯)“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愿望。”(乌申斯基)体育活动中要求学生付出较多的努力,比较容易产生疲劳或厌倦。但是如果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就会精神饱满,积极热情地投入、刻苦努力学习。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促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学习中去。
首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乐趣。近年来,“音乐舞蹈进课堂”“情景式教学”“能动试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体现开放性自主性,教学方法能够做到活泼有趣、生动新颖、多样化,这无疑将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在课的准备活动时,教师可一改原有的集体慢跑为分散跑或自由跑,并配以悠扬的乐曲;也可采用球类游戏、韵律操作为热身运动,这样可迎合学生的心理爱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练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达到了充分准备的目的。
其次: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验成功。苏霍姆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两个相对现象,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比较。例,在中长跑教学中800m的练习,学生可以制定比自己原来成绩提高1~3秒的目标,也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目标。这种目标会给学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幽默的语言、娴熟优美的动作示范、竞赛活动和准备有趣的场地器材或一些体育信息将学生吸引到体育学习中来,让学生获得一种愉快的体验,从而逐渐形成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
2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2.1 教学观念的更新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须从观念上改变。教师要改变“教”的观念。学生须从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兴趣,使学生在自我追求中充分意识到“我要学”。在教学中,留有空间让学生主动体验领会,留有时间让学生浮想联翩,异想天开,发展思维,从而学会“举一反三”,学会创新。
2.2 让学生参与教学
2.2.1 参与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如能让学生参与制定更能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制定目标。例如,在篮球正面(单)双手投篮的练习中,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目标个数,并向教师汇报,教师再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这样的目标既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意愿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2.2.2 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在体育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设计部分的教学内容。课前让学生小组活动,自编游戏、舞蹈动作等,或是改造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也可个人创编后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可鼓励并帮助学生制定规则等,最后选用适当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合作、创造能力,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极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2.2.3 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我,从中获得鼓励,不断鼓舞自己向新的目标冲击。因此在教学的评价方式中适当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自评和学生间互相评价,再与教师的评定相结合。例如: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能水平自选测试的项目和标准,并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综合评价,最后教师结合学生在平时练习中的努力和进步情况,给予客观、合理的可发展性的评价。这样的教学评价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2.3 体育活动课由学生作主 体育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个时段,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组织。教师可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分为一个小组,也可让学生自由分组,然后小组讨论活动的内容,并共同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或是进行体育竞赛活动。所有的一切由学生自己选择作主,教师只需适当指导或协助即可。这样的活动课既达到了锻炼的目的,也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总之,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时时意识到“我要学”,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这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养成做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意识和习惯。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主编.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陈晓华.体育课堂评价改革“四变”[J].南通教育研究,2008,(3)
【关键词】 体育教学;体育兴趣;自主学习意识
【中图分类号】 G807.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128-01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注重身体素质和强调运动技能和成绩的分析,这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的体育课程提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养成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意识。因此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民主教学的氛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在自练自评的体育教学中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1 体育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夸美纽斯)“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愿望。”(乌申斯基)体育活动中要求学生付出较多的努力,比较容易产生疲劳或厌倦。但是如果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就会精神饱满,积极热情地投入、刻苦努力学习。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促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学习中去。
首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乐趣。近年来,“音乐舞蹈进课堂”“情景式教学”“能动试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体现开放性自主性,教学方法能够做到活泼有趣、生动新颖、多样化,这无疑将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在课的准备活动时,教师可一改原有的集体慢跑为分散跑或自由跑,并配以悠扬的乐曲;也可采用球类游戏、韵律操作为热身运动,这样可迎合学生的心理爱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练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达到了充分准备的目的。
其次: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验成功。苏霍姆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两个相对现象,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比较。例,在中长跑教学中800m的练习,学生可以制定比自己原来成绩提高1~3秒的目标,也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目标。这种目标会给学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幽默的语言、娴熟优美的动作示范、竞赛活动和准备有趣的场地器材或一些体育信息将学生吸引到体育学习中来,让学生获得一种愉快的体验,从而逐渐形成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
2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2.1 教学观念的更新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须从观念上改变。教师要改变“教”的观念。学生须从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兴趣,使学生在自我追求中充分意识到“我要学”。在教学中,留有空间让学生主动体验领会,留有时间让学生浮想联翩,异想天开,发展思维,从而学会“举一反三”,学会创新。
2.2 让学生参与教学
2.2.1 参与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如能让学生参与制定更能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制定目标。例如,在篮球正面(单)双手投篮的练习中,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目标个数,并向教师汇报,教师再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这样的目标既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意愿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2.2.2 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在体育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设计部分的教学内容。课前让学生小组活动,自编游戏、舞蹈动作等,或是改造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也可个人创编后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可鼓励并帮助学生制定规则等,最后选用适当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合作、创造能力,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极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2.2.3 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我,从中获得鼓励,不断鼓舞自己向新的目标冲击。因此在教学的评价方式中适当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自评和学生间互相评价,再与教师的评定相结合。例如: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能水平自选测试的项目和标准,并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综合评价,最后教师结合学生在平时练习中的努力和进步情况,给予客观、合理的可发展性的评价。这样的教学评价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2.3 体育活动课由学生作主 体育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个时段,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组织。教师可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分为一个小组,也可让学生自由分组,然后小组讨论活动的内容,并共同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或是进行体育竞赛活动。所有的一切由学生自己选择作主,教师只需适当指导或协助即可。这样的活动课既达到了锻炼的目的,也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总之,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时时意识到“我要学”,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这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养成做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意识和习惯。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主编.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陈晓华.体育课堂评价改革“四变”[J].南通教育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