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线设计要点及思路分析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ju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各行各业呈现出繁荣景象。公路运输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公路工程的合理设计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使货物快速运输到全国各地,加快不同地方之间的贸易,促进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在公路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公路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满足公路工程的使用要求。设计师应参考相应的设计要点,以提高公路质量,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公路工程设计;路线设计;要点
  0 引言
   经济进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础工程和配套设施的数量也比过去大幅增加。公路作为决定交通运输质量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这类工程的建设工作复杂而艰巨。因此,为了保证整体施工质量,有必要明确路线选择和路线设计对其最终施工效果的意义。路线设计效果直接决定了公路后期的运营状态和安全性,其使用寿命与路线选择和路线设计密切相关。因此,深入分析该类工作的应用流程,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1 公路设计原则
  1.1 安全原则
   公路路线设计的安全性不仅体现在项目的设计阶段,而且对项目的后期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都有影响。第一,在设计阶段,设计规范中的指标标准已经包含了道路设计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的考虑,所以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设计师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计的路线线形可以保证行车安全。其中应注意曲线视距设计和长纵坡设计。由于公路平面线形中圆曲线较多,半径相对较小,转弯视距设计不当容易导致行车安全隐患;同时,在设计道路的纵向表面时,需要克服较大的高差。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长纵坡的设计,这一直是路线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设计不当,会严重影响后期行车安全。第二,在施工阶段,路线设计方案应尽量降低施工难度,以增加施工作业的安全性。第三,在运营阶段,合理的道路选线和合格的施工质量是后期道路运营过程中道路安全的重要保证。
  1.2 环境保护原则
   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如何将环保与线形设计统一起来,是道路设计控制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每个现代公路人必备的行业意识。道路设计前,应首先研究道路走廊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然后制定合理的道路选线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建设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同时制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恢复计划,做到道路建设和环境保护并重。
  1.3 经济原则
   在路线设计中坚持经济路线选择原则是我国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公路规划中,除了考虑公路功能、线形标准等因素外,工程造价的经济原则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道路地形复杂多变,施工操作比平坦地区更加困难和昂贵,因此不同设计方案的成本可能相差很大。因此,经济原则非常适合公路设计项目。在技术水平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运用经济学原理,使公路建设成本最小化,充分结合工程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是新形势下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公路路线设计的要点分析
  2.1 加强对公路沿线的勘察工作
   公路路线的设计离不开地质和地形测量。公路设计人员只有掌握准确详细的地形数据,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公路路线,最大限度地提高公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此外,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地质数据调整公路设施和公路结构,从而提高公路的整体安全性能。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或地形变化较大的,设计人员有必要分析当地交通事故的原因,利用这些信息了解当地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避免这些问题,提高公路路线设计质量。
  2.2 尽可能以曲线为主
   在公路工程論证阶段,政府有关部门应安排专业人员对所涉及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全面调查,让专业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综合考虑公路的路线布局。为了保证科学合理的线形,在遇到斜坡时,路线布置应尽可能以曲线的形式完成,以增加公路的平整度,从而保证车辆的安全通行。路线布置以曲线为主,以减少地形对公路的影响,增加路线布置的灵活性,降低公路地形跨度大造成的车辆行驶难度,从而增加公路路线的连贯性。同时,对于设计的曲线,设计者应调整曲线的设置,提高曲线的整体协调性,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安全,提高公路工程的便利性,更好地满足实际行驶需求,提高地区间的运输效率。
  2.3 纵向线形设计和爬坡车道设计
   为了提高路线布置的合理性,纵向线形和爬坡车道的设计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在设计公路时,设计师应该从驾驶员的角度来看公路设计的合理性,从而科学地测量公路的参数。在分析道路的坡度参数时,设计人员应确保设计道路满足坡度与预设纵坡高度一致的条件,以满足相关设计标准。这个环节的重点是纵向平面的线形设计和相应爬坡车道的设计,因为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准确计算参数,从而保证公路的交通稳定性。如果有陡峭的路段,设计人员应相应降低坡度,使公路纵向平面的线形设计更加复杂。保持相同的实际参数可以促进公路设计的合理性,提高公路的安全性能。
  2.4 改路设计
   在山区道路改路设计过程中,存在设计未能充分了解附近居民生产生活出行需求的情况。山区居民原有的出行道路一般根据当地地形修建,但新建道路等级相对较高,可能会切断山区居民原有的出行道路。在设计主干道时,有必要对切断的道路进行重新布线。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会产生改线设计相对于主干道设计不被重视的想法,只注重少占土地和经济的原则,而忽略了居民对出行便利性的需求。结果,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居民提出了改善和优化出行道路的要求,进而改变了道路变更设计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后期服务的工作量,也影响了项目的施工进度。
  2.5 线路交叉设计
   线路穿越是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情况,尤其是在立交部分,会增加公路建设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交叉口规模小,山地地形限制,不利于扩大交叉口面积;(2)道路陡峭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驾驶稳定性,也会影响驾驶舒适性,因此容易发生路口交通安全事故;(3)行车视距越小,行车风险越大。有鉴于此,本项目对立交桥的水平和垂直线形进行了优化,改善了匝道分合流段的线形过渡,加强了水平交叉口的渠化设计,从而提高了公路本身的服务质量,增加了行驶车辆的安全性能。
  2.6 对视距进行精准控制
   公路通车后,视距也会影响公路的安全。为了保证公路各个方向的安全,设计人员应考虑视距对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影响,通过适当调整视距的大小,实现公路设计的合理性,更好地保证驾驶员的安全。一般来说,公路视距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设计人员必须根据相关要求设置公路视距。但对于不同的公路,存在一个最佳视距范围,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合适的范围内不断调整视距,从而科学地设置公路的其他参数,保证公路的科学设计,为公路的正常运营提供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公路,公路在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和贸易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公路工程时,设计人员应结合设计要点,提高公路设计的合理性。设计路线时,设计人员应注意以下要点:尽可能以曲线为重点,设计纵向线形和爬坡车道,准确控制视距。提高公路工程设计质量,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春生.简析公路工程设计中路线设计及路基设计[J].四川水泥,2021(5):309-310.
  [2]杨玉杰.浅谈公路路线设计要点[J].四川水泥,2021(5):
  338-339.
  [3]高智.公路路线纵断面设计的经济性[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6):55-57.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典型的信息技术代表广泛地应用于诸多行业。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人工智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在尘世建设中至关重要,对于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高效推进、城市能耗和环境污染的控制意义重大。通过建设智能交通系统,能够为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便于国民的出行。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效果,需要
期刊
摘 要: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交通管控的重要平台之一。论文以西宁市交通现状分析为基础,提出了针对性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思路及框架,并设计了针对性的控制策略及控制方法,可为同类城市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瓶颈控制  0 引言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智能化应用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交通运输人才现状调研结果的分析统计,对人才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河南省宏观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对交通运输人才面临的形势及需求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新时期河南省交通运输人才发展方向及对策,即加强党政综合管理型人才、专业技术型人才、高技能型人才、专业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并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与提高治理效能的深度融合机制,为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摘 要:道路运输是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要求也有所提升,需要重点对道路运输车辆实施有效的服务管理干预,构建完善 的管理体系,为市场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技术服务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动力,使得管理工作向着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打造信息化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服务与管理的概念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各个行业每天都会有很多的海量数据,交通数据也在不断的增长,传统的交通管制以不在能满足当前的交通管理,这也给交通管理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可以很好的为智能交通管理提供一个处理框架,该技术可以有效进行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处理等多个方面的使用,这为交通违法、交通运行效率以及城市交通规划提供了保障支持,这也使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转变,推
期刊
摘 要:结合工程实例,围绕毫米级GPS-3D摊铺系统展开研讨,分析阐述毫米级GPS-3D激光数字控制系统在沥青路面工程中的应用及其工作原理,研究传统2D摊铺工艺与mmGPS-3D激光数字控制摊铺工艺对沥青面层施工质量(主要对厚度均匀性和平整度提升作用)的影响,明确3D摊铺的优势,旨在为后续云南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提供参考,以提高毫米级GPS-3D激光数字控制系统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毫米
期刊
摘 要:随着地铁控制系统控制技术的最新发展,地铁行车调度系统的应用正在增加,可以减少由于发射机故障而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当驾驶者错误地解决由于火车运行而导致的事故或结果恶化的问题时,就会发生事故,因此,行车调度系统是确保地铁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行车调度系统是地铁应急系统的终极保护和恢复机制,在地铁事故中有效预防和减少人为行车调度系统错误是保障地铁安全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地铁行车调度系统;人误影
期刊
摘 要:将道路交通中根据早晚的交通量来改变车辆的方向“潮汐车道”的概念引入轨道交通通道中,提出“根据客流预测数据以一小时为单位改变栏杆的位置”的客流组织措施解决城市轨道交通中双向通道客流不均衡的情况,尽可能提高通道利用率,改善车站服务水平。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通道;动态栏杆;客流组织  0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通道可按照通道内通行的客流是否存在对向的行人流分为双向通道和单向通道,双向通道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根据我国目前干线公路与支路交叉口的现状,开发了干线公路与支线公路交叉口安全智能预警系统,并经实际应用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公路;交叉口;智能预警  0 前言  公路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百年交通巨变,改写了神州大地的时空格局,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铺就通途大道。截止到2020年,我国公路建设总里程达501.2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
期刊
摘 要:目前阶段下,我国的经济有着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带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交通事业的进步。其中,以高速公路的修建作为明显,在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趋势下,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总长度有著明显的增长,现已经位居世界领先位置。并且,在环保生产,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针对高速公路的建设与管理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发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高速公路的建设与管理要体现出明显的绿色理念。结合我国地大物博的特点,在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