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三个转变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an814606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以为: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是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既要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蕴含的思想感情,更要准确地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及其内在规律。因此,阅读教学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变“讲课文”为“学语言”。摆脱跟着课文内容讲课文的教学怪圈,真正将重心转移到语言文字上来。“聚焦语言形式,揣摩语言的音、形、义。品味语言的色、香、味,乃至掂量语言的轻与重,估摸语言的刚与柔。”(郑逸农语)《爱之链》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学生一读就懂,并不复杂。如果还要在思想内容上花时间,所讲的必定是学生已懂的,无疑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而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上,却仍然需要教师的教学指导。如生词的默写与书写,故事情节的概述,环境描写等,学生处于似懂但未必真懂、似会但未必真会的状态。所以需要专门的训练,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学、去练。在训练中看得到学生的发展,就是最有效的教学。
  二是变“读课文”为“学阅读”。改变从头读到尾的低水平重复状态,真正将精力集中到教会学生阅读上来。根据不同的文本特点(文体特点),教给学生阅读该类文体的阅读策略。如教学《爱之链》,就要教学生了解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读小说,就是要把握人物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是要把握人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情节,就是要关注环境的变化。这仅仅是一般的小说阅读。《爱之链》这篇小小说在结构上还有一大特点:“人物不知道,读者全知道”,种种意外及巧合构成了小说的情感魅力。教学这篇小说,就是要在这些学生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加以引导和点拨,为学生打开小说世界的大门。领略小说的无限风光,从而逐渐学会阅读小说,进而爱上小说阅读。如果把这篇小说当成一般的记叙文来教,难免会误导学生将虚构的故事当成真人真事来理解,从而陷入小说阅读的误区,消解了小说这一文体的独特性。有人认为在小学阶段讲诸如“人物、情节、环境、意外、巧合、暗示、衬托”等名词术语。是否过于偏重阅读知识。与课程标准中要淡化语文知识的思想背道而驰,我以为语文教学不过于追求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并不是不要语文知识的教学。假使数学教学中没有了诸如“圆心、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体积”等名词术语,学生如何认识圆,如何测量圆?同样的道理,不讲小说的这些基本的入门概念和名词术语,学生怎么能了解小说,进而学会阅读小说?只要是适合学生阅读需要的,且为学生所理解与运用的,我们当讲则讲,讲必讲好。那种读来读去,就是读不出滋味,或者读出了滋味却仍然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不是理想的阅读教学。适当的理性知识,可以将感性体验借助这些名词术语,说得更加透彻一些,也促使学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让人达到一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学习新境界。
  三是变“悟课文”为“学表达”。好的文章往往蕴含着表达的方法与艺术。阅读教学并不仅仅要学生“悟”思想、“悟”意境,而要更好地“悟”写法、“悟”如何表达更加贴切、更加具有表现力。这样,阅读教学就为作文教学做了极好的铺垫,作文教学其实从阅读中就开始了。我一直坚持读写结合的原则,寻找并创设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适时动动笔。《爱之链》中的环境描写具有衬托人物心情,凸显主题的作用。而恰恰在结尾处留下了一个环境描写的空白,引导学生借鉴前文的写法,根据结尾处的情感基调,选择恰当的景物,作适当的描写,既锻炼表达能力,又加深对小说主题的领悟,可谓一举多得。从学生的即兴练笔中,可以看到他们在模仿中的创造力。教学,正是为了学生时时有这样的语言潜能的进发!
  《爱之链》这个教学实录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其中一些教学环节体现了个人的教学特色,有人称之为教学艺术,它具有不可模仿性,不具有普适性。作为教师观课议课,须透过这些个性化的教学场景,触摸到语文教学的本真规律,准确把握不同文体的不同教学策略与课堂组织方法,从而能学以致用。
其他文献
校长档案:  谢翔,南京市澡水县实验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名校长。从教29年来,他坚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信条,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育观。任校长以来,他尊重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规律,在平静中努力回归教育的本真,使深水实小这所百年老校稳步发展,不断前进。  对于一名校长,面对各种诱惑,难能可贵的是固守一份平静。平静不只是一种手段、一种风
有这样一些孩子,平时读书很少,提到背诗诵典就头疼。尽管老师要求他们备有“读书笔记本”、“采蜜本”,布置诸如读书,做笔记等一类的作业,但他们为了完成作业,只是变“摘抄”为“直抄”,翻开一本《好词、好句、好段》,按作业要求直抄。这样的动笔墨摘抄式阅读,对他们来说只能是负担、是压力,只会扼杀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阅读,应是愉悦的、宽松的,应富有“童真”、“童趣”。我从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和
淮安市实验小学,由时任江北提督刘永庆上奏折并于1908年创办,时为江北师范学堂附小,是当时江北第一所公立小学。它坐落于古老的里运河畔,毗邻苏皖边区政府、周恩来童年读书处。百年历史。沧桑巨变,今天的淮安市实验小学已经是一所拥有三个校区(幼儿园)、9千多名在校生、6百多名教职工的教育集团。  这所自上世纪就一直以课改先行者形象活跃在人们视线之内的著名小学,其取得的成就让人感动。但真正让人肃然起敬的是她
2008年6月26日,清晨的徐圩很安静,透着一丝淡淡的凉意。我一个人站在安静的校园里,天空中有几只海鸥在飞,或二三五成群,或孤影长空。屋顶上的小鸟扭转着脑袋注意着我,安静如我,一定让它们迷惑了吧……  一年!忆起这一年来所经历的种种,我百感交集:每一种经历都有它的意义存在,一个人有益的经历越丰富,沉淀在其精神中的有益素质就越丰厚、越坚实。支教徐圩,对于我来说,就如同洗礼般,从内至外锤炼了一番。  
科学放弃,有舍有得  胡建军    管理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作为一校之长,他的管理思想,就是一所学校的办学之魂,魂之所在,决定着这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命运。在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我深深领悟到,管理不仅要管,更重要的在于理,怎么管理好一所学校,关键在于如何理好这所学校,其“理”的着力点就在于: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该管的怎么管,不该管的怎么放手,在管理中学会科学放弃,做到有舍有得。“理”
加强中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对于其“成人”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中学教育阶段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人文素质培养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升学的压力使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都还存在着关注表面分数、成绩的倾向,忽视了内在的人文素质教育,以及对学生的“做人”的教育。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当下,在“教育新政”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工作者已经注意并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开始挖掘中学校园内部的一些积极因子。发掘各种各样有
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高度提炼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是数学知识和方法产生的根本源泉,是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指路明灯. 一道好的试题,不在于华丽的“包装”,而在于本身所蕴涵的思想方法.  在数学的知识和技能中,蕴涵着具有普遍性的数学思想,它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人们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高度提炼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是数学知识和方法产生的根本源泉,是解决数学问题的
十月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惬意,透过梧桐或广玉兰的枝叶洒落下斑驳的日影,这是汉口西路一天当中最为美丽、宁静的时光。这条狭长的城市街道的一头是著名高等学府南京大学,另一头连着以水利工程著称的河海大学,中间绵延的是素有“东方最美丽学府”之称的南京师范大学。力学小学,这所由爱国和平老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邵力子及其夫人傅学文共同创办,曾经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关怀的学校就依偎在她们的怀抱之中。拾阶而
本期独家策划,我们将要探讨的问题是:名校的超越。显然,这是对本刊今年第一期独家策划“名校是怎样炼成的”——名校的生长问题的一个继续和深入。如果说“名校的生长”着重探讨的是名校生长的原点以及特色、品牌的形成,那么,“名校的超越”着重探讨的则是名校在特色、品牌等形成以后如何创新和发展的问题。  超越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对大多数校长和学校而言,超越比生长更具挑战意义:  他们必须明白:我从哪里来——名
【校长档案】    周武,江苏省淮安市北京路小学(淮安小学)校长、书记,淮安市基础教育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十佳”辅导员、全国优秀辅导员。在他的引领下,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主动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主动担当”成为全体北小人的准则。他先后被授予淮安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省科技教育先进个人、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