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健康,我健康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体内,血管遍布我们的全身而存在,它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每个角落,通过血液将人体所需的养分送达各个部位,因此,保护血管的健康很重要。
  血管决定了我们身体的健康,而由胆固醇沉积形成的动脉粥样斑块则是威胁血管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为唤起人们对动脉粥样斑块危害的认识,从了解胆固醇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开始,主动管理血管健康,提高血管健康水平,降低心梗、中风、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全国血管健康日”。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2017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显示,中國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达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约1300万,冠心病患者约1100万,高血压患者约2.7亿。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公民面临的最大健康问题之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血管健康。

科学认识胆固醇


  将“全国血管健康日”定在5月18日,是源于一个指标值:5.18毫摩尔/升,即正常人血液内总胆固醇异常的临界值。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胆固醇与血管健康的重要关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马长生认为,“高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因,若不能有效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会引起心梗和卒中。”现在,我国高胆固醇血症的管理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调查显示,冠心病死亡病例中, 77%是由于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这一比例远高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其他危险因素;流行病学数据也显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不断增加,2013-2014年,我国LDL-C≥4.1 mmol/L的人群构成比占8.1%,较2002年的2.4%显著增加。
  然而,对于胆固醇的认知,大众普遍存在误区:一是认为血脂高就是甘油三脂高;二是认为所有人的胆固醇控制目标都一样。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顾东风解释道,胆固醇是血液中一种类似脂肪的物质,其1/3从食物中获得,因此,当人们吃进太多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时,血液中就会有很多的胆固醇。于是,一些人认为胆固醇高时,只要饮食清淡些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因为另外2/3的胆固醇是由人体自身合成的。另外,胆固醇又分“好坏”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是“好胆固醇”;后者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一旦过量,就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而被称为“坏胆固醇”。
  大量医学研究证实,降低“坏胆固醇”,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但并非所有人的胆固醇控制目标都是一样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办公室主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教授陈伟伟说,由于胆固醇在不同危险人群中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危害程度不同,因此LDL-C水平要控制在什么范围,需要因人而异。如果用赤(极高危)、橙(高危)、黄(中危)绿(低危)分别代表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则不同危险程度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坏胆固醇”控制目标。
  红色——极高危人群 曾患有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都属于极高危人群。他们应以降低LDL-C作为首要目标进行调脂治疗,努力将其降到<2.07mmol/L。
  橙色——高危人群 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慢性肾脏疾病或者高血压里面的一种或以上,再合并3个其他危险因素(指男性年龄大于45岁、女性大于55岁;吸烟、低高密度脂蛋白指标高;肥胖和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患者属于高危人群。此类人群应将LDL-C降到<2.59mmol/L。
  黄色——中危人群 患有高血压,再合并任何一个其他危险因素或者同时具有3个以上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属于中危人群,应将LDL-C降到<3.37mmol/L。
  绿色——低危人群 无高血压并且其他危险因素小于3个的患者,属于低危人群,应将LDL-C降到<4.14mmol/L。

不良习惯加速血管衰老


  “三四十岁的年龄,六七十岁的血管”,这看似一句玩笑,却是当今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国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四科主任徐京育介绍,吃得好、运动少、压力大以及熬夜、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正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血管健康。徐主任提醒,及时关注您的血管健康,不要让身体在各种隐患中受伤。
  不健康饮食
  习惯经常吃高油、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会增加患上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的几率,同时对血管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容易导致胆固醇等物质附着于血管壁上,增加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的几率。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仅2015年,缺乏健康饮食或者摄入大量不健康食物或许和40多万心脏和血管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研究者指出,健康食物的摄入水平较低,以及不健康饮食组分摄入水平较高或许是美国人群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这些健康食物包括坚果、蔬菜、全谷类食物和水果,而不健康的膳食组分包括盐分和反式脂肪。
  长期熬夜
  熬夜时,体内会过多地分泌各种激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长期熬夜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比正常人增加一倍,“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的说法并不是开玩笑。
  缺乏运动
  运动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缺乏有氧运动,会导致血液循环不好,血管里面的“垃圾”无法排出,在血管壁上逐渐堆积起来,最终造成血管堵塞。
  情绪不好   长期精神压力、情绪激动可能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科学也证明怒伤心,负面情绪如敌意、抑郁、焦虑等都是具有“心脑毒性”的,如对于患有脑血管畸形的人来说,情绪激动对血管的损伤可能是致命的。脑血管畸形就像隐藏在脑内的一颗不定时炸弹,在没有发病的时候,多数患者一般没什么感觉,而一旦由于情绪激动或遇到其他刺激时,变薄的畸形血管就可能由于不能承受突然升高的压力而破损出血,一旦发病,死亡率非常高。
  不爱刷牙
  没有好好刷牙,会使口腔中滋生过多细菌,久而久之形成牙菌斑。而细菌产生的毒素可进入血液循环,损伤血管。科学研究发现,牙周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是常人的2.7倍。
  吸烟喝酒
  吸烟时,会增加血管毒素的量,让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数倍,久而久之就会让血管的功能越来越差,血管问题越来越多。饮酒不但会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还可损害肝脏,影响脂质代谢。而脂代谢一旦出现异常,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会更高。

血管健康有标准


  面对世界范围内与日俱增的血管疾病患者,血管病变的临床前期发现并进行强化干预是最终降低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唯一出路。 为此,2004年6月原国家卫生部批准将“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作为“十年百项”计划向全国推广。2005年我国制订了国际上首个关于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的应用指南,并于2011年发布第二次报告进行更新。2010年4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血管医学中心,集合近些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基于临床的科学研究发现,创立了新的血管健康分类方法,即北京血管健康分级法(BVHS)——
  Ⅰ级: 正常,即结构和功能均正常。
  Ⅱ级: 动脉内皮功能障碍,指无影像学证实的粥样硬化,FMD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10%。
  Ⅲ级: 动脉僵硬期,指无影像学证实的粥样硬化,PWV(脉搏波传导速度)>9m/s,CAVI(心踝血管指数)>9。
  Ⅳ级: 结构性血管病变早期,即影像学证实的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50%
  a : 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弹性正常(P W V≤9 m / s,CAVI≤9)。
  b: 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弹性降低(PWV>9m/s,CAVI>9)。
  Ⅴ级: 结构性血管病变中期
  a: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管腔狭窄50%~75%,弹性正常(PWV≤9m/s,CAVI≤9)。
  b: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管腔狭窄50%~75%,弹性降低(PWV>9m/s,CAVI>9)。
  Ⅵ级:结构性血管病变晚期,指管腔狭窄>75%(心、脑、肾、下肢血管)。
  Ⅶ级: 临床血管事件期(需紧急住院),包括血管性猝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脑血管意外、下肢动脉闭塞。
  BVHS分级标准从血管功能和结构方面整合,综合评估全身血管床,可早期无创检出亚临床血管性病变,对于推动心脏和血管疾病的预防及诊治将带来巨大变革。
  此外,心血管病发作前多有征兆,除了到正规医院接受上述检查以评判血管健康情况,平时也要多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主任钱春发提醒,如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
  1.白天尿少,夜里尿多。心功能不全、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搏出量下降时,以及肾脏血流灌注不足时,就会出现白天尿量减少。当夜间平卧休息后,心脏负荷相对减轻,心脏排血量增加,肾灌注血量也增加,夜尿便明显增多。
  2.出现憋闷感的胃部不适。与一般胃病不同的是,此种胃部不适是一种憋闷、胀满感觉,有明显诱发原因,持续时间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伴有钝痛、灼热及恶心呕吐感。
  3.无明显诱因的心跳加速。如果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地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10分钟,并且常常是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应警惕这很可能是心脏发出的信号,且多半是心梗的征兆。
  4.毫无征兆的肩颈臂痛。因为心脏缺血时会将疼痛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区域,附近的器官如肩膀、脖子、下巴、手臂就在这个范围内,因此这些器官会感觉到痛感。这些疼痛的发作特点常常是会有转移的现象,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

健康生活,预防心血管疾病


  近日,第68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2019)发布的《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指出,预防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心力衰竭以及房颤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终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剧烈运动,增加蔬菜、水果、坚果、豆类、鱼类和全谷物的摄入等。
  建议1:减盐减糖
  ◎足量的蔬菜、水果、粗谷物、坚果和鱼等。
  ◎食用单价和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
  ◎含有较少胆固醇和钠的膳食。
  ◎尽量少摄入加工过的猪肉、精炼的碳水化合物和加糖的饮料。
  ◎避免反式脂肪的摄入。
  建议2:坚持运动
  ◎成人应常规到健康保健机构进行咨询,以最佳化体力活动生活方式。
  ◎成人应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或每周75分钟的高强度体力活动。
  ◎应尽力达到建议的最低体力活动量。对于无法达到目标者,增加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仍有获益。
  ◎尽量减少久坐。
  建议3:戒烟和避免二手烟
  指南指出,吸烟导致心血管疾病而致死的人数,远超过吸烟导致肺部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二手烟和电子烟一样有害。不论通过何种方式的戒烟,都能给心血管健康带来巨大获益。强烈建议所有使用烟草的成年人戒烟,而且所有成年人和青少年应避免二手烟。
  建议4:适量服用阿司匹林
  ◎40~70岁之间出血风险不增加的高危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人群,可以考虑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75~100毫克,每天1次)。
  ◎年龄大于70岁的人群,不应该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75~100毫克,每天1次)进行一级预防。
  ◎出血风险增加的任何成年人,不应该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75~100毫克,每天1次)进行一级预防。

>>相关链接 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了新利器


  近日,2019中国血脂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同时首个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宣布正式在华上市。该降胆固醇药物于2018年7月在中国获批,用于成人或12岁以上青少年的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瑞百安(依洛尤单抗)是一款具有开创性的降胆固醇药物,其可通过抑制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 9型(PCSK9)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受體(LDLR)的结合,增加能够清除血液中LDL的LDLR的数目,显著降低LDL-C水平,从而降低心肌梗死和卒中风险。中国工程院院士、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韩雅玲表示,依洛尤单抗在中国被批准使用,开创了调脂治疗的新纪元,有望对中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白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夜晚睡眠才会更加香甜。英国“顶尖健康网”最新载文,总结出经科学证实的可让大脑得到很好休息的3种最佳方法——  1.下棋。下棋既锻炼思维又愉悦身心,有益培养人耐心细心,舒缓大脑并让其得到充分休息。研究发现,下棋不只用到左脑,而是左右大脑都会用到。下棋的过程会让大脑神经元连接更快,进而缓解焦虑,更加轻松,延长注意力持续时间,增强自信心。  2.跳舞。跳舞既能保持健康,又能改善睡眠
全身脏腑器官在足部均有特定的反射部位,足浴后对相关部位进行刮拭,不仅能调和阴阳、舒筋通络、活血化淤,而且对于预防和治疗多种常见病、改善亚健康状态有独到之处。如刮拭脚底涌泉穴至足跟,可清退虚火,改善咽痛、口舌生疮、心烦失眠等症状;刮拭小腿内侧可强健脾胃,调理消化不良等脾胃病;刮拭小腿外侧可疏肝利胆,非常适合更年期女性。  常用的刮痧工具有牛角类、玉石类和木竹类刮痧板,先在皮肤上涂抹刮痧油、橄榄油或润
牛黄解毒片始载于明代薛凯的《保婴撮要》,经过数百年流传应用发展至今,因其疗效明确、用途广泛、价格优廉等特点而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  然而,任何一种药品,都有它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解毒片若使用不当,不仅不“解毒”,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中毒。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近日,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修订伤科接骨片、稳心制剂和牛黄解毒片制剂说明书的公告》(2019年第15号),从中我们可以
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长效糖皮质激素,其衍生物至今上市的已达12种以上。其合成最早始于1958年,我国最早由天津制药厂于1964年以薯蓣皂苷元为原料合成了地塞米松,1965年实现工业化生产。1969年上海十二制药厂又以海柯吉宁为原料合成了醋酸地塞米松。作用广,临床用药逐年增加  地塞米松主要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炎症、哮喘及皮肤科、眼科等多种疾病,其注射剂更是抢救垂危患者不可缺少的急救药
娄强,曲阳医院副院长兼疼痛科主任(原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骨与关节损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创伤专科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运动医学专科委员会委员。擅长各种常见疼痛性疾病、慢性复杂性难治性疼痛的诊断,多种疼痛微创介入治疗和预防。  腰酸背痛、脖颈酸胀,是现代人最常出现的不适症状。
高温高湿天气下人们非常容易中暑。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的急性疾病。轻度的中暑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为防中暑,不少人都会准备各种消暑药,以备不时之需。因此进入夏天后,药店里藿香正气水、仁丹、十滴
女生一天洗手的次数不下10次,加上洗澡、洗脸时手部会接触到洗面奶、冲凉液等化学物质,手部皮肤成了粗糙的重灾区。有点洁癖的姑娘,接触到一点脏东西都要洗手,而且每次都使用洗手液,其实这样对手部皮肤伤害很大。因为,手部皮肤本身有油脂平衡,每次洗手都会打破这种平衡。所以如果手部不是特别脏,只需用清澈流水冲洗1分钟便可,过多使用洗手液,反而会加大对皮肤的腐蚀。洗手液易残留皮肤  实验证明,滴一小滴洗手液在掌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试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地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來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  这个实验,说明了我们身边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
腋下有赘肉,有人认为是肥胖导致,有人则说是副乳。但这里面可能有你不知道的养生知识。  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吕沛宛表示,腋下长肉原因可不少,大体分3种。首先,长期从事体力活动的人腋下容易变得粗壮,平时运动量少和肥胖的人脂肪也容易堆积在腋下。其次,副乳腺也会导致腋下长肉,如果发现两边腋下长的肉不对称,且大小不一,并在月经来前有胀痛感,月经过后痛感消失,很可能就是副乳。第三,从中医角度看,腋下长肉
生命体征(有时亦称为“生命特征”或“生命徵象”)是用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医学最常用的四大生命体征的指标是:呼吸、体温、脉搏、血压。2017年初,美国心脏协会发表了一份重要的科学声明称,一个人的有氧能力被列为“第五临床生命体征”。有氧能力代表健康水平  美国库伯诊所是一家预防医学机构,是有氧运动中心,也是健康研究中心。这里没有病房、急诊室、手术室、监护室,但是一般医院有的体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