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短跑作为体育生高考的重要科目,一直以来受到考生和教师的重视。短跑不仅测试考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反映考生的心理素质。本文在短跑训练新理论的基础上,从现代短跑技术和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两方面入手,提出有利于提高考生短跑成绩的训练项目,以供参考。
关键词:短跑训练;体育;高考;速度训练
速度训练是短跑训练的核心,短跑速度有了提高,考生的力量、灵敏度和心理素质都会有很大提升。大多数考生都是从高三开始训练的,一年的时间要达到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快速提升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科学的短跑训练应该把速度提升放在首位。
一、把速度提升放在首位
速度提升要从基础的体能训练,逐渐转化为对绝对速度的追求。
1.基础训练从准备活动开始。准备活动通常由拉伸运动和慢跑组成。拉伸运动可以在动作标准的情况下提高动作速度,培养考生的速度意识。慢跑要求从跑完全程即可逐步提升为同距离下按照不同考生的身体素质规定不同的到达时间。一方面,要了解考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要针对考生的身体素质制订不同的体能提高计划,从而加强考生对速度的追求。
2.通过绝对速度训练发掘考生自身的速度意识。可以就考生的身体素质分成不同的小组,采用竞技的形式让考生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完成同样距离的训练,这不仅提高考生对速度的追求意识和竞争意识,也能充分提高考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绝对速度训练的目的。
3.速度能力和绝对速度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分开来训练。速度能力是指以最大强度或接近最大强度来完成每一段训练。速度能力训练不同于绝对速度训练,速度能力训练强度较高。每次训练都要尽全力发挥出自身速度的极致,使肌肉产生疲劳感,并且每组训练不宜休息时间过长,绝对速度能力的提升旨在把考生跑的速度发挥到极致。
4.提升考生速度能力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略考生的速度耐力。速度耐力训练就是安排考生以短跑、长跑交叉训练的方式进行,并且始终保持在80%到85%的强度完成训练。让考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掌握奔跑的节奏,使考生的身体逐渐适应速度的提升,从而达到对速度耐力的训练。
二、加强考生的身体素质训练
考生其他身体素质的提升对速度的提升也很有帮助。比如力量、柔韧性、灵敏度等的增强对考生速度的提升也有大助力。
1.力量的提升就是通过训练提高考生身体的力量。在运动过程中,考生肌肉所展现出来的最大力量直接影响到最后成绩,必须处理好伸肌与屈肌之间的力量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速度。考生身體力量训练可以在热身准备时增加体前屈、俯卧撑深蹲等运动,以增强考生全身力量。
2.柔韧性能扩大肌肉的张力,使考生身体更容易适应高强度训练,不易受伤。柔韧性训练主要分为静力性柔韧训练和动力性柔韧训练。静力性柔韧训练是指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下腰等训练。动力性柔韧训练是指正摆腿、侧摆腿、后摆腿等。
3.灵敏度是考生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综合表现。灵敏度训练一定要在考生体力充沛、精神饱满、心理放松的条件下进行。提高灵敏度的训练,一般采用学生在奔跑过程中依照指令转换奔跑方向的方式进行。
三、重视考生的心理素质训练
影响考生心理素质的因素有很多,能否发现并解决考生的心理问题对最终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考生的心理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随着考生速度训练水平的提高,有些考生尽管非常努力,但在训练中并没有提升到满意的速度,整个人变得消极。这个时候就需要对考生耐心地引导,安排更合理的训练,并鼓励考生继续完成训练。
第二,高考考试中每1分甚至0.1分都会淘汰很多人,这在无形中给了考生很大的压力。这个时候就要安抚好考生的情绪,舒缓考生的压力,在训练的过程中化压力为动力,更好地提升训练成绩,从而增加考生的信心,消除考前压力带来的影响
四、总结
速度的提升是短跑的核心,速度的训练在短跑训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考生其他素质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是短跑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的提升也影响着考生的最终成绩,是整个短跑训练的关键。速度、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三项训练相辅相成,才是最有效的短跑训练方式。
参考文献:
[1]吴佃广,冯文龙.浅析体育高考生短跑项目训练与营养的补充[J].田径,2016(2):58-59.
[2]刘波,冯文龙.浅析体育高考生跳跃项目训练与营养的结合[J].田径,2014(5):40-41.
[3]樊军.体育高考生100米训练之浅谈[J].田径,2015(3):16-18.
[4]丁淑宁.体育高考生短跑训练常见问题列举[J].考试周刊,2014(37):7.
关键词:短跑训练;体育;高考;速度训练
速度训练是短跑训练的核心,短跑速度有了提高,考生的力量、灵敏度和心理素质都会有很大提升。大多数考生都是从高三开始训练的,一年的时间要达到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快速提升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科学的短跑训练应该把速度提升放在首位。
一、把速度提升放在首位
速度提升要从基础的体能训练,逐渐转化为对绝对速度的追求。
1.基础训练从准备活动开始。准备活动通常由拉伸运动和慢跑组成。拉伸运动可以在动作标准的情况下提高动作速度,培养考生的速度意识。慢跑要求从跑完全程即可逐步提升为同距离下按照不同考生的身体素质规定不同的到达时间。一方面,要了解考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要针对考生的身体素质制订不同的体能提高计划,从而加强考生对速度的追求。
2.通过绝对速度训练发掘考生自身的速度意识。可以就考生的身体素质分成不同的小组,采用竞技的形式让考生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完成同样距离的训练,这不仅提高考生对速度的追求意识和竞争意识,也能充分提高考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绝对速度训练的目的。
3.速度能力和绝对速度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分开来训练。速度能力是指以最大强度或接近最大强度来完成每一段训练。速度能力训练不同于绝对速度训练,速度能力训练强度较高。每次训练都要尽全力发挥出自身速度的极致,使肌肉产生疲劳感,并且每组训练不宜休息时间过长,绝对速度能力的提升旨在把考生跑的速度发挥到极致。
4.提升考生速度能力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略考生的速度耐力。速度耐力训练就是安排考生以短跑、长跑交叉训练的方式进行,并且始终保持在80%到85%的强度完成训练。让考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掌握奔跑的节奏,使考生的身体逐渐适应速度的提升,从而达到对速度耐力的训练。
二、加强考生的身体素质训练
考生其他身体素质的提升对速度的提升也很有帮助。比如力量、柔韧性、灵敏度等的增强对考生速度的提升也有大助力。
1.力量的提升就是通过训练提高考生身体的力量。在运动过程中,考生肌肉所展现出来的最大力量直接影响到最后成绩,必须处理好伸肌与屈肌之间的力量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速度。考生身體力量训练可以在热身准备时增加体前屈、俯卧撑深蹲等运动,以增强考生全身力量。
2.柔韧性能扩大肌肉的张力,使考生身体更容易适应高强度训练,不易受伤。柔韧性训练主要分为静力性柔韧训练和动力性柔韧训练。静力性柔韧训练是指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下腰等训练。动力性柔韧训练是指正摆腿、侧摆腿、后摆腿等。
3.灵敏度是考生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综合表现。灵敏度训练一定要在考生体力充沛、精神饱满、心理放松的条件下进行。提高灵敏度的训练,一般采用学生在奔跑过程中依照指令转换奔跑方向的方式进行。
三、重视考生的心理素质训练
影响考生心理素质的因素有很多,能否发现并解决考生的心理问题对最终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考生的心理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随着考生速度训练水平的提高,有些考生尽管非常努力,但在训练中并没有提升到满意的速度,整个人变得消极。这个时候就需要对考生耐心地引导,安排更合理的训练,并鼓励考生继续完成训练。
第二,高考考试中每1分甚至0.1分都会淘汰很多人,这在无形中给了考生很大的压力。这个时候就要安抚好考生的情绪,舒缓考生的压力,在训练的过程中化压力为动力,更好地提升训练成绩,从而增加考生的信心,消除考前压力带来的影响
四、总结
速度的提升是短跑的核心,速度的训练在短跑训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考生其他素质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是短跑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的提升也影响着考生的最终成绩,是整个短跑训练的关键。速度、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三项训练相辅相成,才是最有效的短跑训练方式。
参考文献:
[1]吴佃广,冯文龙.浅析体育高考生短跑项目训练与营养的补充[J].田径,2016(2):58-59.
[2]刘波,冯文龙.浅析体育高考生跳跃项目训练与营养的结合[J].田径,2014(5):40-41.
[3]樊军.体育高考生100米训练之浅谈[J].田径,2015(3):16-18.
[4]丁淑宁.体育高考生短跑训练常见问题列举[J].考试周刊,2014(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