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台湾三种中西闽南方言文献音系比较研究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x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笔者发现了19世纪末叶《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1895)和西文《中西字典》(1891)、《厦门音新字典》(1913),深入仔细地比较研究三部中西闽南方言文献的方言音系。全文四个部分:一、清末民初台湾三种中西闽南方言文献简介;二、中西三种方言文献声母系统比较研究;三、中西三种方言文献韵母系统比较研究;四、中西三种方言文献声调系统比较研究。最后,我们的结论是:台湾三部中西闽南方言文献的音系对导致台湾“混合腔”乃至“漳泉滥”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In recent years, I discovered “Taiwan’s 15 pentaton” (1895) and “Western Chinese Dictionary” (1891) and “Xiamen New Voice Dictionary” (1913)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Dialect Phonetic Documents. The four parts of the full text: Firs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n Taiwan, three kind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innan dialect profile; Second,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hree dialect literature consonant system comparison; Third, Chinese and Western three dialect literature vowel system comparative study; Tone system comparative study. Finally, we conclude that the phonetic system of the three Taiwanese dialects of Central and Southern Minnan Provinc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mixed chamber” and even “Zhang Quanluo”.
其他文献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有一个问题很值得关注,那就是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最大化,新课程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话题是因为如今很多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存在着“伪高效”的问题,何为“伪高效”呢?简单来说就是看起来高效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课堂,就拿化学学科来说,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把关注点放在学生掌握了多少个化学慨念,背会了多少个规律、公式等方面,至于课堂教学真正应该培养的诸多能力,如创新能力、探究能
数列是高考的一个热点问题,在高考解答题中经常会出现由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的题目,求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一般是通过将递推公式变形来构造我们所熟悉的等差或等比数列,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为此,我总结了由数列递推公式求通项的几种常用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快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谈谈自己的浅见。
通过梳理理论文献,文章归纳教育失衡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三种机理,即基于低教育水平的“代际贫困循环”、低人力资本与低附加值产业链接、以及低城镇化质量,然后对韩国、
种是基础,管是保证。加强小麦苗期管理,不但能保证小麦稳产,而且是促进高产的关键。麦田管理就是要保证全苗、壮苗,力争早分蘖、多分蘖,做到麦苗生长壮而不旺,稳而不疯,使群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多动手,勤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解决问题.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把课堂让位于学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观念;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  一、奇函数的性质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