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同课异构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zxok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与变化,以及社会人类活动的地域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一门学科。当前环境下,有多项教研资料表明,于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同课异构教学法,可通过多维角度分析和探讨教学重难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且还可增强教学效率与学生人文地理知识实际运用能力,教学效果良好。本文主要从现阶段我国人文地理教学现状及其主要问题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同课异构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人文地理 同课异构 教学 应用
  一般来讲,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基础理论为“人地关系”,内容涉及面较广,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对增加学生人文地理学科知识积累,拓宽视野,培养和发展其探索精神与唯物论等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许多教育机构的人文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理念与课堂设计落后、教学目标偏移、教学方法单一等多种问题,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同课异构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现论述如下。
  1 依据人文地理学特点,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从本质上来讲,人文地理知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据时代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发生改变的,所以该学科的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也需因势而变。同时,从人文地理教学来看,其教学目标主要为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两方面内容,故其教学目标的设计也许及时转变。
  当前环境下,教师在人文地理实际课堂教学中需依据该学科特点,科学设计或制定教学目标,具体来讲就是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对于人文地理学来讲,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效果很难评价,且操作不易,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其日常行为习惯等,或可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了解和明确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时发展情况,之后再制定教学目标。同时,为准确评定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水平,教师需提前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效,若其顺利完成若干指标,才可评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达标,且以上各项检查指标需具体,且具备可操作性,以保证教学评定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2 通过同课异构,突出课堂教学重点
  人文地理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如文化历史、区域规律、社会问题等,而不同类型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重点也各不相同,所以在人文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依据学科特点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性地选择课堂教学侧重点,通过同课异构教学突出乡土地理特征与人地关系,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突出乡土地理特征。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应用同课异构教学法,需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作为课堂讲解案例辅助教学,这样一来不仅可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亲切感,使其了解当地的地理条件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发展什么产业,而且通过乡土地理教学还可增强学生自身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其学习效果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其次,人地关系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界与社会生活环境均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如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等,在此种情况下,人文地理教学需将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作为课堂教学侧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据当地农业、工业的发展特点,教导学生如何面对环境破坏以及该采取哪些环保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与节能减排意识。
  3 革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以往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均采用固定、单一的“授-受”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氛围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乐观。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及时转变或革新教学方法,为同课异构教学提供方便,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此处以“案例教学法”为例简单阐述一二。首先,人文地理学具有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学生需具备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与社会经验,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指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历史古迹参观与问卷调查等,不仅操作方便,花费时间和精力较少,而且此种案例教学还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并掌握相关地理现象,以培养其地理思维。其次,教师在课堂中所应用的案例需符合新课程标准,并在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案例的科学性与充足性,将抽象的教材知识具体化,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学校的人文地理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合理应用同课异构教学法,依据人文地理学特点,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并在“同课异构”理想指导下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及时革新课堂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康平.中学人文地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研究[J].学周刊b版.2014,(11):190.
  [2]黄春红.浅谈“同课异构”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5,(03):135.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普通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容乐观。学生的作文错误百出,词不达意,甚至整篇文章正确的句子很少。本文分析了英语写作错误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 错误原因 对策  引言  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考试中的重要部分,是语言输出的主要形式,对于学生将来的高考或是参加工作都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普通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现状不容乐观,作文错误百出,词不达意,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有着其独特而重要的意义。主要从当前医院档案管理的实际现状和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矛盾出发,提出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为学生阅读、写作做铺垫的,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那么其写作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因此培养阅读能力非常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有助于对学生识字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可以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基础。可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当前新课标也提出了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正确学习方法进行掌握
目的:对原发性脑室出血的诊断做出准确判断。方法:收集我院1997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脑室出血的60例患者,探讨了原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表现的特点及对预后的评价。结果:影
身体的活动作为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部分和人类各种健康和疾病的状况有着一定的关系.人体运动量及能量消耗的测量方法很多,我们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论证了身体加速度绝对值对
数学教学作为利用数学文化知识培养新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它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認为我们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数学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及时捕捉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高质量的教学预设要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  数
阐述了不同显微镜检术中显微镜照明光路系统的调试和使用方法。提出了显微镜使用时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管理保养措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亟待调整和完善。为了实现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初中英语老师就要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实现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策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