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高年段计算能力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tt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小学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学生计算能力参差不齐,在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培养学生的数感,让他们找到优化计算方法的衔接点,为后面高年段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提供螺旋上升的空间。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研究,阐述中高年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小学中高年级 计算能力 培养策略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今后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与保证。而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四年级简便运算律的使用,原本要使计算化繁为简,提高计算速度,达到较高正确率,强化学生巧算意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但是奇怪的是,学生在学习这些运算率时往往感到不解,认为使用运算律是增加负担,当计算找不到窍门时,学生会选择直接计算,但不使用运算律解决问题又与老师的教学相违背,难以选择,造成情感受挫。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克服这些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让学生找到学习之间的衔接点,利用方法提高计算速度与正确率,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为后面高年段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提供螺旋上升的空间,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强化口算估算增强数感培养
  数感强的学生就很容易能观察到数的特点,而巧算就是利用运算律和数之间的衔接点,使计算变得简化,而数感比较弱的学生往往与之向反。所以强化学生的数感就是他们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石。数学新课标准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性。口算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有很强的应用性,而估算是对口算之前的得数做先前的判断,它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而是纯粹靠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字间的联系和运算间的联系,应从低段就引起重视。学生在学习简算的时候就能根据简算的需要适当进行“凑整数”。如加法大数教学就是末尾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数字“凑整数”有:75 25,24 76,2.74 0.26,……数字“拆解数”就是知道了75 25=100,那75 27就应该拆成75 25 2=102。在教学中,要加强对这些重要的数字运算组块进行有针对性的口算估算练习,形式力求多样,如57 ( )=100,47 ( ) ( )=103,198 201大概等于多少等类型的题目,通过反复练习与巩固,使学生对凑整的简算特征产生深刻表象,进一步增强学生数感,提高学生找到简算条件的能力。以此引导学生发现加法与乘法也有它们的衔接点,根据125×8=1000推算出125×4=125×8÷2=1000÷2=500,125×16=125×8×2=2000,等等,同时我们还应帮助他们在计算之间、在计算和问题中出现的特殊数字之间建立起衔接点。数感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让学生学会理性辨别数字之间和运算之间的衔接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比让学生死记硬背运算率重要得多。
  二、提炼运算律感受律的“变形”
  当运算定律用字母提炼了以后,它们就以简单字母出现,在教学时,我通过互相比较衔接的方式,加深对这些运算定律的理解与运用。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相比较:通过字母表示是a b c=a (b c)→a×b×c=a×(b×c)。通过自学结合律,衔接连加与连乘的算式相同点,都是通过添加或减少减括号使运算顺序发生变化。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历来是学生最容易出现失误的,对这两个定律的教学和比较应该作为该部分内容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学会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不同特点,通过字母表示就是a×b×c=a×(b×c)、a×b a×c=a×(b c)。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乘法分配律在简便运算中的使用最广泛,但是学生最分不清的就是这类题目。运算律变形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把式子“变形”一下:比如a b c=a (b c)→a-b-c=a-(b c)。例如:3000-999=3000-(1000-1)=3000-1000 1,感受减法在同一级运算中数据及其所带符号的位置发生的变化。a×b a×c=a×(b c)→a×b-a×c=a×(b-c)其实同属于乘法分配率。其中律的变形也可能涉及这样题型34×3720 640×372=34×3720 64×3720=(34 64)×3720=100×3720=372000,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对一些运算律实例虽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到了要把运算律概括提炼成模型时,他们还是会觉得很困难。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概括提炼”这样一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把原有零散的感性认识螺旋上升为一定的理性认识,从而建立初步的数学学习模型。
  三、分析错题类型对症下药
  在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让学生错误地认为,运用运算的定律或运算的性质,就能使计算变得简便。比如:3600÷45÷2运用除法的性质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而600÷(6 5)如果使用除法的性质却会使计算变得更麻烦、复杂。要使学生懂得简便计算是根据一定的规律改变运算顺序,但不会改变计算的结果,它只是简化了计算的过程,所以只有符合简便计算条件的算式才适合使用简便计算,凡是不能用简便计算的,就应该按运算顺序一步步进行计算。教师还应收集、积累学生答题中容易出错的、容易混淆的简算题,进行明确的分析和归类,教学时应做到心中有数,练习课、复习课让学生学会独立辨析。如25×4÷25×4、(8 4)×125与8×125×4×125、67×101和67×99、183-(83-17)和183-83-17、510-198和510-202等收集易错题类型,分析相似题型的衔接,做到对症下药。安排时间专门以改错类型的课,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及时针对学困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正,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并在改错中化知识为能力。在学生纠错练习本针对错误提出意见,或者标注一题多解方法。只有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重点“扶持”,让这些学生追赶上能力水平中间甚至偏上的学生,才能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学习节奏,灵活解题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起来,是在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日积月累的学习中逐步学会的。数学老师要充分利用和把握数学知识间的这种螺旋式结构,让学生学会找准学习的衔接点,举一反三,提高计算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验数学所带给我们的乐趣和便捷,引领学生攀登数学高峰。
  参考文献:
  [1]王佩.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27):207.
  [2]周卫.小学阶段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2-03-01.
  [3]叶健明.浅谈数学的螺旋式上升教学.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2-08.
  [4]朱黎生.指向理解的小学“数与运算”内容的教材编写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房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房地产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其他行业相比,房地产具备较高的行业风险,因此需要更加严格的内部控制策略,从而确保房地产企业的顺利发展。本文针对新时期房地产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展开了相应的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房地产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房地产;会计工作;内部控制  在新时期我国经济
摘 要: 小学的九年义务教育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起点,而数学这门学科更是小学学科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同时高效课堂又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高效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是一种教学形态。高效课堂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摇篮,是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有效教学手段,能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教师应当积极地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引入课堂,实现真正
摘 要: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工作可以有效强化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力度,目前很多企业由于内部控制环境较为薄弱,风险评估机制不够健全以及控制活动存在缺陷等原因,难以充分发挥其在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中的作用,不利于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探究内部控制视角下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为相关管理部门及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一、前言 
摘 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都具有积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作者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逻辑思
摘 要: 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练习的针对性不强,内容封闭,形式单调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从练习设计的原则、练习设计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新授课的练习设计,不断优化课堂练习。  关键词: 练习设计 小学数学 新授课  练习是新授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大纲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然而当前的数学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的提出,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方法,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并且解决问题应多样化。为解决问题多样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本文就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方法多样化  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思
摘 要:传统审计工作组织模式下的决策与领导权较为集中,审计实施的运行模式也相对固定,这保证了审计工作的严谨性。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审计工作越发多样,这种情况下审计组织模式需要更加灵活才能满足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审计组织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探讨传统审计组织模式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审计组织模式的创新策略,以期为审计部门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审计组织;模式